河海大学2011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办法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硕士研究生复试工作,严格执行教育部及江苏省招生政策和规定,根据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情况,特制定本复试录取工作办法。
一、复试工作原则1. 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坚持“按需招生、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提高录取选拔质量;2. 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和优化,积极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3. 进一步强化对录取工作的管理,促进教育公平公正,推进研究生教育科学发展。
二、复试组织管理(一)组织形式我校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采取学校领导、研究生院组织、院(系)实施的方式进行。
1.学校成立由主管校领导为组长的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生院在该小组的领导下,负责组织学校的研究生招生工作。
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选派纪检部门、有研究生指导经验的教师和熟悉招生工作的管理人员成立复试巡视工作小组,对复试工作进行全面、有效监督和检查。
2. 院(系)成立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由5-7人组成,组长由学院(系)领导担任,成员中应包括教师代表,并配备秘书一名。
3. 院系可根据复试人数情况组建若干个招生专业复试小组,每个复试小组由不少于5名本专业的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导师资格、办事公正且无直系亲属报考本院专业的教师组成。
同一专业有多个复试小组时,应明确并统一各小组的考核环节和考核标准。
院(系)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和招生专业复试小组人员组成名单须按时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二)工作职责1.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国家招生文件,研究制定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政策,并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
负责对本校研究生复试工作的领导和统筹管理,制定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办法,协调落实复试工作所需的人员、场地、设备、经费保障等,审定全校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及奖学金等级。
全面负责复试过程的公平、公正和复试结果,监督各院(系)复试录取工作的实施过程。
研究生院负责学校研究生招生文件及复试办法的起草、学科专业招生计划的编制及调整;负责对学校招生文件的解释、调剂及破格考生复试申请的审定以及同等学力考生加试科目的考试和复试资格的确定,负责审核学院报送的建议录取名单,受理考生向学校提出的复议申请,确定并向校领导小组提交拟录取名单及奖学金等级。
2. 院(系)研究生复试工作小组负责对本学院(系)复试录取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和管理,其主要职责为:负责根据本办法制定适合本院(系)学科专业特点的复试方案、内容和程序,负责审核所属学科专业的复试细则;负责组织考生复试,提出建议录取考生名单及研究生奖学金等级;负责组建本院(系)的招生专业复试小组,对复试教师进行政策、纪律、复试内容和复试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复试工作严格按照既定方案和程序进行,充分体现复试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保证复试质量;按照教育部初试自命题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复试笔试试卷的命题、印制、保密保管工作和考试、评卷以及复试面试记录等工作,并以各学院(系)为单位做好复试材料的归档工作。
对录取考生的材料保留到毕业离校为止,对未录取考生的材料保存一年,对要求转出的材料要做好记录。
对本学院(系)考生的复试、录取工作进行监督,并对复试结果负责。
当考生对复试提出质疑时,要负责对其提出书面说明,做好解释工作并协调解决。
学院(系)确定专人负责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核,负责组织外语听力的考务工作。
3. 招生专业复试小组根据专业特点及生源情况,负责制定本专业复试细则,明确笔试的题型结构、评分标准并组织命题和阅卷工作,明确面试(含外语口语)方法、评分标准,并具体组织实施。
复试小组成员须现场独立署名评分,在评分前需召开复试小组会议,研究对考生的考察评价标准。
三、关于招生计划和专业复试分数的基本要求根据教育部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考生进入复试基本分数要求,并结合我校各专业生源和培养条件的实际情况,制定河海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分数基本要求(附表1)及招生计划(附表2)。
四、关于硕士研究生考生的复试(一)复试方式和内容1. 复试人数一般按招收统考生计划的120%确定。
第一志愿考生参加复试的人选由研究生院按照分数线确定,调剂人选由学院(系)和研究生院共同确定。
考生原则上必须参加所报考或申请调剂专业的复试。
2. 复试包括笔试、外语听力、口语测试及面试三部分,复试成绩满分为300分。
其中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笔试科目按招生目录要求确定,考试时间为2小时;外语听力成绩满分为50分;口语测试及面试成绩满分为150分,每生面试总时间应不少于20分钟,条件许可的学院或专业可单独安排实践(实验)能力测试,纳入面试考核内容。
各专业应从选拔创新人才的高度,制定科学规范的复试选拔方式。
复试中重点考察考生所掌握的知识结构、从事科研的能力和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方面。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复试要突出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和专业能力倾向的考查,加强对考生实践经验和科研动手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3. 笔试试卷必须有明确的赋分标准,采用密封方式阅卷,笔试试题及其标准答案均系国家机密材料,考前要有严格的保密措施;外语听力考试由学校统一安排,院(系)准备放音设备,保证放音质量;口语测试及面试要制定详细的提纲,明确赋分标准,精心设计题目,并在《河海大学2011年报考硕士研究生复试情况表》(附表4)上做好详细记录。
复试完毕后,各学院(系)应及时将复试情况表报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
(二)关于调剂复试1. 调剂原则(1)符合招生简章中规定的调入专业的报考条件;(2)初试成绩符合报考第一志愿专业所在门类的国家复试分数基本要求;(3)调入专业与第一志愿报考专业相同或相近;(4)初试科目与调入专业初试科目相同或相近(调入专业初试科目设有数学的,考生初试科目中须有数学)。
第二单元外语科目要按顺序调剂(英语二不可调往英语一);第三单元设有统考数学科目的学科要按顺序调剂(数学三不可调往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二不可调往数学一);(5)第一志愿报考照顾专业(含工程硕士照顾专业)的考生若申请调出照顾专业,必须达到调入专业所在学科门类(类别)的教育部最低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第一志愿报考非照顾专业的考生若调入照顾专业,必须符合报考第一志愿专业所在门类的国家复试分数基本要求。
(6)需调剂的专业应是我校生源不足专业、学校发展所需学科或交叉学科专业。
调入时遵循优质生源优先及第一志愿报考河海大学生源优先原则。
(7)第一志愿报考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能调入该三个专业。
第一志愿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考生不得调入其他专业,其他专业的考生也不得调入该专业。
(8)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到该计划以外录取;未报考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不得调剂为该计划录取。
(9)参加单独考试的考生不得进行调剂复试。
2. 调剂方法校内调剂:在满足调剂原则的要求下,直接持《河海大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调剂申请表(校内)》(附表5)申请。
校际调剂:在满足调剂原则的要求下,登录中国研招网全国硕士研究生调剂信息服务系统填写志愿。
经同意后,参加调入专业的复试。
对于复试合格的考生,我校在网上将其置为“待录取”状态,考生必须选择接受“待录取”。
在网上调剂工作结束后,接受“待录取”的考生经教育部审查合格,将被正式录取。
3. 调剂复试考生的录取计划占所确定的专业招生计划,需调整招生计划的学科须由院(系)在4月15日之前向研究生院提出申请。
(三)关于参加单独考试考生的复试参加单独考试的复试名单根据我校单独划定的分数线确定,其复试办法参照统考生进行。
(四)关于同等学力考生的加试和复试达到统考复试基本要求的同等学力考生(大专毕业生、成人高校应届本科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结业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学科的本科主干课程,且不得与初试科目相同,具体科目见《河海大学2011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加试方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每科3小时,每科成绩满分为100分。
研究生院负责加试工作组织并及时公布合格名单。
同等学力考生的复试办法与非同等学力统考考生相同。
(五)关于破格复试我校一般不接受考生破格复试申请。
(六)特殊考生和特殊专业的复试1. 享受少数民族政策的考生以网报时填写的信息为准,报考登记表中民族栏须与身份证民族项填写一致,复试时更改无效,资格认定和复试要求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2. 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包括经教育部批准备案的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项目),完成服务期并考核合格的考生(名单已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布),三年内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的政策。
考生在复试时须提供参加相关项目的证明。
未在研招网上公布的人员不享受该政策。
3.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考生的复试要求按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执行。
(七)关于推荐免试生的复试由于推荐免试生已经过复试,学校对其复试不作必需要求。
各学院(系)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规定。
(八)复试成绩的使用1. 复试成绩为复试各方式考核成绩之和。
面试成绩低于90分的考生不予录取。
2. 复试成绩和初试成绩相加,得出入学考试总成绩。
3. 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及在科研或相关实践中表现突出者,由院(系)复试工作小组提交说明材料经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可适当加分,计入复试成绩。
(九)学校认为需进一步考查时,可对考生再次进行复试(含笔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