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

念奴娇.赤壁怀古(南)

——仕途坎坷
乌台诗案
苏轼因反对王安石推行的激进的变法主张,自请外任,先后在 杭州、密州、徐州、湖州任职。1079年(元丰二年),御史中丞 李定等以苏轼在诗文中讥讽时政、毁谤朝廷的罪名逮捕了苏轼,七 月二十八日朝庭命官皇甫遵来到湖州,将上任湖州太守三月的苏轼 如捉鸡鸭般抓走了,之后苏轼被贬黄州。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乱:险怪 穿:高峻 惊:汹涌
拍:搏击的力度 卷:翻江倒海 雪:绘形绘色
手法:夸张、比拟、比喻
特点: 旷远深沉 宏伟壮阔 气势磅礴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2、上片写景有什么作用?
(1)为英雄人物的出场作了铺垫。 (2)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读诗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 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湖北省浠水县实验高中 南策林
旷世奇才
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绘画:善画枯木怪石,主张神似 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 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自题金山画像》
心 似 已 灰 之 木, 身 如 不 系 之 舟。 问 汝 平 生 功 业, 黄 州 惠 州 儋 州。
本词的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正面描写赤壁美景, 以引起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怀念。 (咏赤壁)
下阕:借对周瑜的仰慕, 抒发自己功业未成感慨。(怀周瑜 发感慨)
品诗
1、词的上片描写了怎样的赤壁图景?运用了哪些传神的词语? 请简要分析。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着笔,随 即用“浪淘尽”,把倾注不尽的大江 与名高累世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布 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
赤壁怀古
雨霖铃

大江乱石

惊涛峭壁

寒蝉烟波


杨柳残月


指挥若定

谈笑却敌

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


壮志难酬

之恨

清秋离别


之恨

要求:请根据整首词,联系苏轼的生平、思想和写作背景, 发表自己的观点,要求有根有据,能自圆其说。
1)——被捕入狱,谪居黄州,对他的打击是巨大的。 在他看来是怀才不遇,遭人陷害,并使他壮志难酬。 “人生如梦”两句,正是这种身受迫害、怀才不遇和壮 志难酬的悲愤,一种无人理解而寄托于江月的旷达。
2)——“人生如梦”两句是诗人由江山人物的推移 和自己“早生华发”的对比中发出的。长江依旧,英 雄已逝;幼时壮志犹在,而今年近“知命”,“早生 华发”,就不能不感到人生的短暂与万事皆休的悲凉。
起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写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天下英雄谁敌手?生子当如孙仲谋。 (驰马射虎的孙权)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写足智多谋的周瑜)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写能文能武的曹操)
译文:遥想当年周公瑾,美丽的小乔才嫁给他,雄姿勃发。手拿 羽扇,头戴纶巾,谈笑之间,曹操的战船被烧成灰烬。我在想象中游 历了一番故国(三国)的战场,该笑我太多愁善感了,以致过早地长 出了白发。人的一生真象一场梦,还是洒一杯酒祭奠江中的明月吧!
整体感知
怀古咏史诗:写景(陈迹)——怀古(人事)——感悟(抒情)
此案先由监察御史告发,后在御史台受审。“乌台”,即御史 台,因官署内遍植柏树,又称“柏台”。柏树上常有乌鸦栖息筑巢, 乃称乌台,故称“乌台诗案”。
苏东坡与黄州
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 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 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 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 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于公余 便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 号便是他在这时起的。
3、苏轼为何独爱周瑜?
周瑜
小乔初嫁了 _______ 年轻有为
雄姿英发 _______ 英俊潇洒


羽扇纶巾 _______ 从容闲雅

谈 笑 间 _______ 指挥若定

樯橹灰飞烟灭 _______ 足智多谋
周瑜——苏轼
项目
周瑜
苏轼
年龄
24
47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慕 英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词句疏通
上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 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大江:长江
风流:优秀的、杰出的
人道是:人们说,那里是
雪:比喻浪花
译文:长江向东奔流,滚滚浪涛把千古以来的英雄豪杰冲洗
尽了。旧营垒的西边,人们说:那是三国时周郎大破曹兵的赤壁。
——一蓑烟雨任平生
解题
“念奴娇”,词牌名,又叫词调名பைடு நூலகம்相传念奴是唐天宝年间 的一个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悦耳,于是取为调名。这首词 又名为《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等,这是取苏 轼这首词中的句子为调名。
“赤壁怀古”是题目,是词要咏怀的内容。这是苏轼被贬黄 州团练副使,怀着抑郁的心情游览黄冈城西的“赤壁矶”后所 作。一般认为三国赤壁鏖战的古战场在现在湖北蒲圻。

怀
职位
东吴都督
团练副使
古 伤
功业
功成名就
功业无成

对比——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课文小结
景 赤壁 描壮观之景

人 周瑜 怀英豪之人
放 之

情 苏轼 抒未酬之壮志
大江 去
景物 乱石 穿
惊涛 拍
上阕
巨浪 卷
豪杰 多
周瑜 下阕
自己
雄姿英发 儒雅从容 功业早成
早生华发 功业无成 人生如梦
游古迹 (渲染环境气氛)
苏轼是中国古代最高贵,最亲切,最有魅力的文人。
苏东坡成就了黄州,黄州成就了苏东坡。
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
——余秋雨
思想体系
儒家的入世和有为,使他在顺境时积极进取,经世济民; 道家的出世与无为,使他在逆境中从容不迫、淡泊名利; 佛家的圆融静空,又使他在仕途上进退从容,在生活上清静如云。
怀古人 (周瑜形象)
慨自己 (壮志难酬)
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 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 黄州惠州儋州。
即兴对对联
周瑜:官场,战场,情场,场场得意
请用苏轼的遭遇对出下联
苏轼:黄州,惠州,儋州,州州贬官
4、有人说,全词结尾一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反映 了苏轼思想上消极的一面。你是如何看待的?
3)——这种感慨,是由追慕古代英雄引起的。和周瑜 那么年轻就建立了赫赫战功而千古流芳比较起来,就不 能不激起自己一种老之将至而壮志难酬的深沉苦闷,就 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渺小与惭愧。这种与英雄对比自愧功 业无成的伤感,不正包含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吗?
拓展
《雨霖铃》与《念奴娇》比较鉴赏,体味豪放、婉约 两派词风的不同。
陡峭的乱石插入天空,惊涛骇浪拍打着江岸,卷起的浪花如同千万
堆白雪。江山美丽如画,那一时期涌现了多少英雄豪杰!
词句疏通
下片: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羽扇纶巾:名作动,拿着羽扇,戴着纶巾。樯橹:借代,指战船。灰 飞烟灭:灰、烟,名作状。故国神游:倒装,这为“神游故国”;神 游,在想象中游历。多情应笑我:倒装,应为“应笑我多情”。华发: 华, huā,花白头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