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填空题1.交换式通信网的一个最大优点是易于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型网络2.程控交换机的系统设计包括电话网结构、系统配置、编号计划和_______________等。
入网方式3.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通信网朝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数字话、智能化、宽带化、个人化、全球化。
4.交换技术实现的方式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两大类,其中_______主要用于进行实时的交换业务,是最早也是最成熟的交换技术。
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电路交换5.多级交换网络的拓扑结构用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参数说明。
容量、级数、连接通路6.我国的公用电话通信网以___________为主体,由__________与长途网组成,并通过国际交换中心进入国际电话网。
自动网,本地网7.世界上第一代电话交换机采用的是___________电路交换方式,利用接点等开关元器件构成________交换网络。
空分、电路交换8.在internet 网中完成信息交互和网络互联的技术是通过_________来实现。
路由器9.空分交换单元是由空间上分离的多个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一定的规律连接构成。
小的交换部件或开关部件10.程控交换机的用户电路功能可归纳为____________七项,目前,这七项用户电路功能仅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片专用集成电路及少量的外围辅助电路便可实现。
BORSCHT、用户线接口电路、编译码电路11.电话交换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发展阶段。
磁石、供电、步进、纵横、程控交换机12.交换网络的三大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换单元、不同交换单元的拓扑连接(组织结构)、控制方式13.从交换系统的功能结构来分,电路交换的基本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连接、信令、终端接口、控制14.信令方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令的结构形式、信令在多段路由上的传送方式、信令的控制方式15.交换式通信网的一个重要优点是较易于_________。
组成大型网络16.两个用户终端之间的每一次成功的通信都包括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呼叫建立、消息传输、话终释放17.电信网的主要任务是提供面向信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处理、交换、传送任务18.报文交换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存储--转发”19.快速分组交换是一个总的概念,在实现的技术上有两大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帧中继(Frame);信元中继(Cell Relay)20.宽带交换技术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速电路交换、帧中继、ATM、IP交换和标记交换、光交换21.电路交换适合_______________,但无法适配各种速率的业务,并且网络利用率低。
实时业务22.连接特性反映交换单元入线到出线的_____________,是交换单元的基本特性;可以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来描述。
连接能力,连接集合,连接函数23.交换单元的外部性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容量、接口、功能、质量24.在TST网络中,空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对同步时分复用信号的不同复用线之间的交换功能,而不改变其__________位置。
时隙25.时间接线器用来完成在一条复用线上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功能。
时隙交换26.一般将总线包括的_________和控制线数叫做总线的宽度。
数据线数27.在交换网络中,有3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阻塞网络。
严格、可重排、广义28.我国电话网是由__________长途交换中心和________本地网端局组成的五级结构。
四级、一级29.控制系统的结构与程控交换机的控制方式之间有密切关系,控制方式不同,控制系统结构也有所不同。
控制方式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控制。
集中控制、分散控制30.为了统一接口类型与标准,CCITT对程控交换系统应具备的接口种类提出了建议,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种接口的电器特性和应用范围。
中继侧接口、用户侧接口、操作管理和维护接口31.数字中继接口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
A接口(通过PCM一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机)和B(通过PCM二次群线路连接其它交换机)接口。
32.用户侧接口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口。
二线模拟接口Z和数字接口V33.数字中继接口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方面的功能。
信号传输、同步和信令配合34.一个局内呼叫过程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处理过程。
输入处理、内部处理和输出处理。
35.广域网交换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技术36.从交换技术的发展历史看,数据交换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综合业务数字交换的发展过程。
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37.数据通信用户设备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数据终端设备和__________________两部分。
数据电路终接设备38.分组交换的两种工作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式。
数据报方式、虚电路39.当前广泛应用的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以及因特网都是采用的____________,但是,两者使用的通信协议不同:前者采用____________,按虚电路方式工作;后者采用_______________,按数据报方式工作。
分组交换技术、X.25协议、TCP/IP协议40.时分复用技术的特点是所有子信道(时隙)传输的信号以____________的方式工作。
串行41.X.25建议是ITU-T制定的在公用数据网上供分组型终端使用的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间接口建议。
DTE、DCE42.X.25协议包括了OSI模型的_____________的功能。
1-3层43.帧中继是在______________充分发展,______________线路逐渐代替已有的模拟线,用户终端日益智能化的条件下诞生并发展起来的。
分组技术、光纤传输44.帧中继(FR)技术:是一种_____________技术,帧中继是在OSI______________层上用简化的方法传送和交换数据单元的一种通信技术。
广域网、第二层(数据链路层)45.帧中继采用统计复用技术,以_____________机制为每一帧提供地址信息。
“虚电路”46.信令是_____________采用的一种对话方式。
电路交换(例如电话交换)47.信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控制信道的接续、传递网络管理信息。
48.信令系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施系统。
呼叫信息交流49.为了统一局间信令,ITU-T自1934年起陆续提出并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信令系统的建议,且每四年要修改一次版本增加新内容,逐步使信令系统趋于完善。
No.1、No.2、No.3、No.4、No.5、No.6、No.7; R1、 R250.信令系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及均属随路信令形式,_____________信令为共路信令形式。
No.1、No.2、No.3、No.4、No.5;R1、 R2;中国1号信令;;_No.6、No.751.局间信令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上传送,除___________________情况可直接传送直流信号外,一般采用频分方式传送载波中继信号,或采用PCM时分多路复用方式传送数字中继信号,以提高中继线利用率。
中继线、实线52.电信网中的信令按其传输信道来分可分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类。
随路信令、共路信令CCS(公共信道信令)53.各种机电式交换机都采用_______________,程控交换机早期采用随路信令,它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和潜力。
为充分发挥程控交换机的优点,采用先进的共路信令是当前程控交换技术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随路信令、共路信令54.信令的结构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
未编码、已编码55.中国一号信令是一种____________信令。
它是国际_____信令系统的一个子集,是一种双向信令系统,可通过2线或4线传输。
按信令传输方向,分为前向信令和后向信令;按信令功能,分为____________信令和____________信令。
随路、R2、线路、记发器56.中国1号寄发器信号采用____________、连续互控,一般采用端到端传送。
多频编码57.公共信道信令技术的基本特征是: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分离,在单独的数据链路上以信令消息单元的形式集中传送信令信息。
通话信道、信令信道58.现代通信的三大支撑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