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法律基础知识讲座(青少年犯罪)ppt课件

14
案例2: (成都)9名少年偷垮高压电塔 一座高压电力输送
塔突然拦腰倒塌,事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00余万元。倒 塌原因竟是电塔底部被人偷走了68块钢条,而下手的竟是 9个未成年的孩子! ❖ 民警们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工作,最终得到一条线索, 就在电塔倒掉的前几天,有人曾看到王平(化名)和几个 男孩出现在塔下。民警们立即找到王平询问。王平终于交 代,倒掉的电塔上的钢条就是他和另外8人一起偷的。每 块钢条可以卖得10元左右。总共偷了68块钢材。少了这样 多的塔材,严重改变了电塔的受力结构,恰好头天晚上, 当地刮起了大风,最终造成高压电力输送塔拦腰折断。他 们没有想到的是,因为贪图这点钱而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 很快,另外8人也落网,他们都将面临法律的制裁,收赃 的老板也受到了相应的处罚。
15
青少年犯罪分析
以上三个案例,均是青少年犯罪,这 些案子每年都在发生,虽然发生在不同的个 体身上,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 大多是青少年,之所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就 在于他们不懂法,发生纠纷以后不是通过正 当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武力等手段解 决, 或是与不良个体交往,与之一起走向犯 罪的道路。
5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这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 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这个概念包含 “青年”和“少年”两个年龄段的人群,横跨
了未 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年龄区域。
6
青少年犯罪分析
未成年人在法律上的含义是指已满14周 岁又未满18周岁的人。
他们刚刚走上生理和心理的成熟之路, 初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易受外界因 素的干扰,往往容易“近朱者赤,近墨者 黑”。辨别是非能力很差,易冲动,好感情 用事,做事不计后果,而且极易受外界因素 的影响,
法律讲堂
(未成年人预防犯罪)
1
我国的法律体系介绍-法律体系
❖ 1 宪法
10、未成年人保护法
❖ 2 行政法
1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3 民法
❖ 4 商法
❖ 5 经济法
❖ 6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
❖ 7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 8 刑法
❖ 9 诉讼法 2
违法与犯罪
❖ 违法和犯罪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既有联系又
7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犯罪动机: 随着当今社会传播媒体的空前发展,青少 年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 的变化,见多识 广,早熟、早知、思维活跃。有些年轻人多 出于贪利性、享乐性、报复性、模仿性、虚 荣心、好奇心或哥儿们义气而产生犯罪动机。
8
青少年犯罪分析
青少年犯罪其特点主要有: 1、犯罪人年龄偏小,呈现低龄化趋向 2、多是出于享乐、精神空虚而实施犯罪,且
12
青少年犯罪分析
----------------14-----------16------------18-----------收容管教 八罪刑法 均受刑法
13
Hale Waihona Puke 案例1:14岁的小林是城区某中职学校一年级学生。在上晚自习 前,小林拿着同学一部新手机把玩,旁边有不少同学围观。
小林在未关机状态下将手机电池取了下来。这时,同学
多采用结伙犯罪形式 3、犯罪时缺少预谋,具有突发性和随意性,往
往不计后果。
9
案例讨论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甲女(已满18周岁)教唆乙男 (不满十四周岁)去抢劫丙(女学生)。乙对丙实施了抢劫行 为。
问,该案应该如何处理? 法律背景知识:1、不满十四周岁的人,不负刑事责任。
2、教唆不满十四周岁的,负其所教唆的罪
有区别。
违法是指一切违反国家的宪法、法律、法令、行政
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行为,其外延极为广泛。犯罪则
必须符合我国《刑法》关于犯罪的规定,必须具备
以下特征:第一,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行为对
社会的危害性,是犯罪最本质的特征。第二,犯罪
是触犯刑律的行为。也就是说危害社会的行为必须
同时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才构成犯罪。第
小孙刚好看到,凑过来对着他大声说:“你会不会玩手机啊? 没关机就取电池。”
这句话让小林感到无地自容。“关你屁事。”小林回敬
一句。小孙顶了一句。一来二去,两人吵起来。上课铃声响 后,老师走进教室,两人暂停争吵。
但小林觉得在大家面前丢了面子,下晚自习后回到宿舍
拿了一把刀,将小孙叫到校园操场边,趁其不注意,从背后 连捅几刀,致小孙重伤。(该不该受刑罚?)
三,犯罪必须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只有应受刑
罚处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这就
说明,行为的情节和对社会危害的程度是区分违法
和犯罪的界限。
3
学习法律基础知识目的
❖ 在我们生活的大千世界中,在社会生活的各 个领域,常有犯罪案件发生,这些案件侵犯 了国家安全、集体利益、公民的财产和人身 权利等等。而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 和刑罚的法律,学习刑法知识,对于我们提 高分辨是非善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 能力,更好地遵纪守法并积极同犯罪行为作 斗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0
青少年犯罪分析
我国对违法犯罪青少年实行“教育、感 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的原则,对未满14周岁的青少年犯罪的,不 予追究刑事责任,可送少教所或工读学校进 行教育改造;一般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为16 周岁,但对于杀人、爆炸等八种刑法规定的 严重犯罪的,年满14周岁就要追究刑事责任。
11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
❖ 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
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 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 刑事责任。
❖ 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 或减轻处罚。因不满16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 责令其家长或监护人加以管教;必要的时候, 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
4
青少年犯罪分析
近年来,在检察机关办理的犯罪案件中,有不少是青少 年,每年都有几十个,甚至也有不少我们中学学生,当前青 少年犯罪成员已占全社会犯罪成员的70-80%,青少年之所 以会走上犯罪道路,就在于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 值观,充满义气、暴力等不该有的思想,发生纠纷以后不是 通过正当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通过武力等手段相互斗殴, 从而严重侵犯了社会管理秩序、败坏校园风气,他们的行为 在给社会、给他人造成损害的同时,也使自己和家庭付出了 极其惨痛的代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