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球磨机

球磨机


第三节、粉磨作业的特点、工艺技术指标 和粉磨系统
一、粉磨作业的特点 在建材、冶金、化工等工业生产中,有大量经过破碎到 一定粒度的物料,根据工艺要求,都要进行粉磨作业。因 此粉磨作业工作量相当大,目前这项作业都是在粉磨设备 内进行的。由于球磨机工作效率低,能耗高,金属消耗量 大,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就必须在了解粉磨作业特点的前 提下,根据物料的性质、入料粒度和出磨产品细度要求, 合理选择粉磨工艺流程和粉磨设备。为此,各有关行业的 粉磨作业都规定了技术条件和工艺技术指标。 二、粉磨作业的技术条件和工艺技术指标 粉磨作业的技术条件是指入磨物料的粒度、易磨性、水 分和温度以及产品细度要求,上述这些是选择粉磨工艺、 粉磨设备和进行生产管理的依据。
(2)按筒体的形状分 短筒磨机 :筒体长度和直径之比L/D≤1.5。(用于粗磨或
一级磨) 长筒形磨机 :筒体长度和直径之比L/D>1.5。当L/D之值 为3~7,则称为管磨机 (水泥厂用的较多) 圆锥形磨机 :筒体仍为圆筒体,两端盖成圆锥形,其 L/D=0.25~1.0。(多用于选矿场 )
物料粉磨作业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a) 开流式生产;(b)、(c) 圈流式生产 1—磨机;2—提升机;3—选粉机;4—进料端;5—出料端; 6—中间卸料;7—粗粉回料端
开流系统的优点是:流程简单,设备少,投资省,操作简 便,但物料必须达到产品细度要求后才能出磨。因此,要 求产品较细时,已被磨好的物料将产生过粉碎现象,并在 磨内形成缓冲大垫层,妨碍粗料进一步磨细,有时甚至出 现细粉包球现象,从而降低了粉磨效率,增加了电耗。 圈流系统的优点是:可以及时将细粉排出,减少了过粉碎 现象,使磨机产量提高,同时产品粒度均匀,并且可以用 调节分级设备的方法改变产品的细度。 按图(b)工作流程,从选粉机分离出来的粗粉又进入磨仓与 新入磨的物料混合。而按图(c)工作时,由选粉机分离出的 粗粉不再与新入磨的物料混合,而直接进入细磨仓,这种 分别粉磨流程更有助于提高粉磨效率,不过这种中间卸料 的磨机在结构上较为复杂。
磨机按传动装置分类图 (a) 中心传动;(b) 边缘传动
(5 )按支承方式分 主轴承支承:球磨机两端的中空轴支承在主轴承上,如图 (a)所示。这种支承方式比较普遍。 滑履支承:它是通过紧固在磨机筒体上的轮带支承在滑履 上运转,如图(b)所示。 (6)按其他形式分 按生产特点又分为干式和湿式球磨机;间歇磨和连续磨。 其中间歇磨多作为化验室的试验磨以及陶瓷磨机。工业生 产都用大型连续磨。
图中(a)、(b)、(c)类磨是靠研磨介质的冲击和研磨作用 粉磨物料的有介质磨;(d) 类是无介质磨;(e) 类是靠压研粉 磨物料的立式磨;(f)和(g)类借锤与料、料与料间撞击摩擦 来粉磨物料;(h)类靠两相对回转的辊子对物料挤压来进 行粉磨的。在结构上(a)、(b)、(c)为圆筒形。
二、球磨机的分类
5、出磨产品细度 产品细度,对该产品以后将要进行的物理、化学反应的效 果有很大影响。通过粉磨不仅增加了物料的比表面积,同 时使物料颗粒表面也受到破坏以致破裂,使参加反应的其 他物料更易渗透到颗粒中去,促使化学反应完全、充分。 水泥生料的细度一般控制在0.08mm方孔筛筛余为8%~ 10%范围内。
(4)按传动方式分 中心传动:由卸料端经空心轴直接与减速机出轴连接,由 电动机带动,传动轴的中心与筒体中心线一致,如下图(a) 所示。 边缘传动:磨机的传动装置是将电动机的动力经过减速机 后,传到与磨机筒体中心线相平行的传动轴上,再经过这 根轴上的小齿轮带动装在磨筒体上的大齿轮,使磨机回转, 如图 (b)所示。
实际上,研磨体的运动状态是很复杂的
第七章 球磨机
第一节、球磨机工作原理及研磨体运动分析 一、球磨机工作原理及研磨体运动的基本状态 1、球磨机工作原理 球磨机的主要工作部分是一个装在两个大型轴承上并水平 放置的回转圆筒,筒体用隔仓板分成几个仓室,在各仓内 装有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研磨体。 当球磨机回转时,研磨体随筒体一起回转,并被带到一定 高度,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冲击底部的物料把物料击 碎。此外,在磨机回转的过程中,研磨体还产生滑动和滚 动,因而研磨体、衬板与物料之间发生研磨作用,使物料 磨细。由于进料端不断喂入新物料 ,研磨体下落时冲击物 料产生轴向推力磨内气流运动等作用使料却可以由进料端 缓慢地流向出料端,完成粉磨作业。
2、物料的易磨性 物料的易磨性是指物料被粉磨的难易程度,用相对易磨系 数来表示。 测定方法:以平潭标准砂为标准样品,用化验室小磨机将 等量的标准样品和被测物料(取入磨物料日平均样,大块 事先破碎,选粒度5~7mm的作为被测样品)分别粉磨相 同的时间,所得表面积之比即为相对易磨系数。 K=S/S0 式中:K——相对易磨系数; S——被测物料的比表面积,cm2/g; S0——标准样品的比表面积,cm2/g。 所用标准样品除平潭标准砂外还有湿法回转窑熟料。 易磨系数的大小与物料的结构有很大关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可能的条件下应尽量选用易磨系数 大的原料,采取措施改善熟料的易磨性。
1、入磨物料的粒度 对磨机的产、质量和动力消耗影响很大。 粒度小,喂料均匀,则容易粉磨,磨机的产、质量也高, 动力消耗也低。 入磨粒度大,喂料不均,粉磨就困难,磨机产、质量低, 动力消耗也大。 入磨粒度越小,对提高磨机产、质量指标越有利。但降低 入磨物料粒度将受到设备条件的限制。不同的物料入磨粒 度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熟料:<30mm;石灰石:< 25mm;石膏:<50mm;混合材:<30mm。 对于规格直径小于1.5m的磨机,由于研磨体的规格和冲击 能力小,入磨物料的粒度最好控制在10~15mm以内。
(2)缺点
工作效率低能量利用率低,有效利用率只有2%,其余绝 大部分转为热能和声能而消耗。水泥厂用于粉磨作业的电 量约占全厂用电量的2/3以上,每吨水泥耗电不低于 70kW· h。 体形笨重,大型磨总重可达几百吨以上,因此一次性投资 很大。 磨机转速低(15~30r/min)如用普通电机驱动,需配昂贵 的减速装置。 研磨体和衬板的消耗量很大每吨水泥约耗钢材1kg左右。 操作时噪声大。
4、入磨物料温度 物料在磨内粉磨过程中要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入磨物料 温度过高,则粉磨物料温度就会更高,磨内温度过高所带 来的一系列不良后果如下: 磨内温度高达120℃左右时,其中的生石膏,即二水硫酸 钙(CaSO4· 2H2O)就会脱水,生成半水石膏,或完全脱水变 成无水石膏,使之引起水泥速凝或假凝,影响水泥质量; 另外,还会发生糊球和聚结现象,细粉粘附在研磨体和衬 板的表面上,使粉磨效率降低,电耗增高,一般入磨物料 温度超过80℃时,水泥磨产量降低10%~15%。因此,不 少工厂在水泥磨外表面淋水降温。 磨内温度高,对机械设备也很不利。筒体和轴承等零部件 温升过高,影响长期安全运转,润滑作用降低,造成维护 困难等,为此,对于入磨物料温度最好不超过50℃。
国家标准规定不同品种的水泥细度要求不同,各生产厂一 般多控制在5%~8%范围。 工艺技术指标是用来评定粉磨作业进行得是否正常,是 否维持在较高水平上的重要依据。例如:磨机的产量、单 位动力生产能力、粉磨技术效率及磨机的运转率等。如这 些指标较高就说明粉磨作业进行得比较合理、有效。
三、粉磨系统 开流 :粉磨过程中,物料一次性通过磨机后即为成品 圈流 :物料出磨后经过分级设备选出成品,并使粗粒返 回磨内再粉磨。
磨机筒体支承方法 (a) 两端主轴承支承;(b) 两端滑履支承
三、 球磨机的特点 球磨机不但在建材工业中广泛使用,在冶金、选矿、化工、 电力等工业中也广泛应用。它主要特点如下: (1) 优点 物料适应性强可制成规格大小不同的磨机,因而能适应各 种生产能力的要求,每小时产量从几百克至二、三百吨。 尤其是能连续生产,生产能力很高,可满足现代大规模工 业生产的需要。 粉碎比大可达300以上,并易于调整产品细度,产品粒度 均匀,混合作用亦好。 适应性强可在各种不同情况下作业,能干法生产,也可湿 法生产,还可把干燥和粉磨合在一起同时进行。 结构简单、坚固,操作可靠,维护管理方便,能长期连续 运转。 有很好的密闭装置,可防止灰尘飞扬。
球(棒)磨机主要工作部分是一水平放置的回转圆 筒,差别在于筒体的形状、研磨体的形状、筒体 支承方式、传动方式、卸料方式、操作方法和生 产特点不同。 (1)按所装研磨介质的不同来分
球钢棒作为粗磨介质
砾石磨 :用砾石、卵石、瓷球为研磨介质,花岗 岩、瓷料等作衬板 。用于生产白色或彩色水泥以 及陶瓷工业原料
第二节 磨机的分类及球磨机的特点
一、磨机的种类
建材工业中一般常见的有球磨、棒磨、立式磨、自磨 磨机、辊压机、陶瓷磨等。有时在生产和科研中还使用振 动磨、气力磨等超细磨设备。其中以球磨(包括棒磨)应用 最多、最普遍,近年来辊磨机(又称立磨)和辊压机在新 型干法水泥生产线上大量采用。
磨机的分类方法 (a) 振动磨;(b) 球磨;(c) 棒磨;(d) 自磨; (e) 立式磨;(f) 锤击磨;(g) 流能磨;(h) 辊压机
第六章 粉磨设备概述
第一节 粉磨的意义
一、粉磨的意义 1、增加物料的表面积:在水泥生产中,保证生料在窑中得 到充分的化学反应,使煤粉能够充分完全燃烧,水泥有 利于水化,产生较高的强度。 2、使各种物料混合均匀:水泥生产中,生料里的石灰石、 粘土和铁粉,水泥中的矿渣、石膏和熟料等经过磨机粉 磨以后不但能磨细,还能混合均匀,以保证水泥的质量。
球磨机按筒体形状及卸料方式分类 (a)、(c) 溢流式中心卸料; (b)、(d)、(e) 格子式卸料; (f) 中部卸料
(3) 按卸料方式分 中心卸料:这种磨机是在中空轴上开孔作为出料口,其中 又分为: • ① 溢流式中心卸料,如上图(a)、(c)所示。这种磨机在粉 磨时,磨内料面必须高出卸料口,使物料溢流而出,工作 时料球装得多,磨内结构简单,但操作不灵活,粉磨过程 不能调整。 • ② 格子式卸料。为克服上述卸料缺陷,在磨尾装有格子式 提升板以帮助卸料,如上图 (b)、(d)、(e),这类磨机在水 泥厂应用较多。 中部卸料:这种磨机的卸料是在筒体中部的周壁上开孔以 卸料,如上图 (f)所示。实际上它相当于两台端部周边卸料 磨机合成,而使设备紧凑、省材料、单位动力产量高,是 较新的一种磨机,多用于圈流粉磨生料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