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现代化分级知识与技能
2.叶片结构档次划分
根据烟叶的结构状态:
叶片结构
疏松 尚疏松 稍密 紧密
⑴疏松
指正常发育成熟、大部 分尚熟的中下部叶 (CX1K\X2V\C3V)及完熟 叶,叶片细胞排列间隙 大,松弛程度高。
其外观具备了成熟 叶片的质量特征,韧性 和弹性好,色泽饱满, 人工加压不会使烟叶粘 结而出现难以松散的现 象。
外观特征 成熟的最低程度。多指青 黄色或发育不完全的烟叶,不具备成 熟叶片的质量特征。弹性差,色泽弱, 叶片结构紧密,无孔度,有硬实感或 光滑感,多带青色。如青黄烟和光滑 叶以及严重挂灰。
(5)假熟
假熟 泛指脚叶,外观似成熟,实质上未达到真 正成熟。脚叶常受上位叶遮盖,光照不足,由于 受顶端优势的影响,养分吸收少,常处于饥饿状 态,从而出现成熟征兆,故假熟叶又叫饿熟叶。
(二)颜色与质量的关系
金黄
柠檬黄
正黄 淡黄
深黄 橘黄
老黄
土黄
红黄
青黄
棕黄
红棕
(
四 ) 烟
1. 柠 檬 黄 色 组 (L):烟叶表面呈现纯 正的黄色,包括淡黄、正黄。黄色色 素约占100%。
叶 2.桔黄色组(F):烟叶表面以黄色为
颜 主。并呈现较明显的红色,包括深黄
色 和金黄。黄色色素约占70%,红色色
工艺成熟期 烟叶从生理角度进入 了衰老时期。
2.烟叶的成熟过程的第二历程
调制阶段:完成调制后熟。
✓ 淀粉彻底分解 ✓ 蛋白质降解到符合吸食需要的范围 ✓ 糖和氨基酸等有利的成分达到要求 ✓ 有利于香吃味的成分如一些有机酸、低级脂肪酸、
糖和氨基酸的缩合物形成 ✓ 当烟叶的生化成分变化达到了吸食的最大需要并且
外观特征 此类烟叶着生位置靠近地面,叶数 2~3片,多由烟株自苗床带来,叶形宽圆,叶小 而薄,主脉细小,颜色浅淡,色度淡,油分少, 弹性差,不具备成熟叶质量特征。
(二)叶片结构
1.叶片结构概念 叶片结构是指烟叶细胞排列的疏密程度, 以孔度表示。 实际上,叶片结构也是一种状态,是调 制后烟叶细胞发育和排列的综合状态。
主组的划分
一、部位分组
通常将烟株下部2~3片叶
称为脚叶,向上4~5片叶称
为下二棚叶,烟株顶端3~4 片叶称为顶叶,向下4~5片 叶称为上二棚叶,中部4~6
上 部 叶
片叶称为腰叶。
将脚叶和下二棚叶合称为
下
下部叶,上二棚和顶叶合称
部
为上部叶,腰叶称为中部叶。
叶
部位的概念
烟叶在烟株上的着生位置
生产上常常分为5个部位: 脚叶、下二棚、腰叶、上二棚、顶叶。
3
腰叶 3
❖上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主脉较粗,较显露,支脉突起。叶脉呈褐 色,主支脉夹角较小。脉槽较深,主脉硬
实。
2.叶形 叶形较宽,叶尖部较锐。 3.叶面 叶面稍皱折。 4.颜色 叶色较深,多呈现桔黄和红棕色。 5.身份 叶片较厚,少数叶色浅的上二棚叶
厚薄中等。油分较多,弹性较强。
4
❖顶叶的识别
腰叶
分级上分为3个部位: 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脚叶 下二棚
上二棚 顶 叶
判断部位的方法
首先观察脉相、叶型、叶面,然后观 察颜色、身份等。
(一)不同部位烟叶的外观特征
部 位
脉相
叶形 叶面 身份
颜色
下 部
较细
较宽圆 平 坦
薄至 稍薄
多柠檬黄 色
中 部
适中,遮 盖至微露 叶尖处稍
弯曲
宽至较 宽叶尖 部较钝
1
下二棚烟叶识别
1.脉相 叶基部平;主脉较细,靠叶尖部分不显露, 靠叶基部分微露,支脉细平;叶脉发白,近叶尖处 较弯曲。
2.叶形 叶形较宽圆,叶片较大,叶尖较钝。 3.叶面 叶面平坦。 4.颜色 叶色淡黄、正黄和金黄(发育良好),叶
尖部色稍深,基部稍浅。 5.身份 叶片稍薄,叶尖部与叶基部厚薄不匀,尖部
稍厚,基部稍薄。油分少至稍有少,弹性略差。
2
脚叶
1
下二棚
2
中部烟叶识别
1.脉相 主脉粗细适中,遮盖至微露,叶尖处稍弯 曲,主支脉夹角较大,叶柄不弯曲。
2.叶形 宽至较宽,叶尖较钝。 3.叶面 叶面皱缩。 4.身份 厚度均匀一致,稍薄至中等(有一定内含
物质,无虚飘、紧实感),少数叶色浅淡的叶片为 稍薄,在水分适宜的情况下,叶片柔软,弹性强。 5.颜色 一般多呈现桔黄色,少数为柠檬黄色。
这些成分得以固定的时候,烟叶的调制才真正结束, 实现了这种变化了的烟叶才是调制后成熟的烟叶。
3.成熟度划分
➢ 根据调制后烟叶的成熟状态,现行 国家烤烟分级制标准将烟叶成熟度 划分为
➢ 完熟、成熟、尚熟、欠熟、假熟五 个档次。
(1)完熟
完熟 指上部烟叶在田间达到高度的成 熟,且调制后熟充分。
外观特征 完熟烟叶由于达到高度成熟, 内在化学成分消耗较多,叶片结构已表 现出疏松状态,油分较少,叶质较干燥, 叶面皱叠,颗粒多,多为桔黄色和红棕 色,有明显成熟斑,常伴有赤星病斑, 闻香突出。
原因:调制过程干 筋期升温过高或过 快,干球温度过高 或湿球温度过高造 成。(干球温度超
过68℃,湿球温度 超过43 ℃时)
特征:使烟叶表面(正\ 背)呈现鲜艳的红 色。
质量特性:香气减 少、杂气(糊焦气) 增加。
潮红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调制后的烟叶吸湿导致烟叶出现棕色化, 使烟叶表面出现暗红色。
➢ 烟叶分级的依据是分级因 素。
➢ 2.什么是分级因素?
➢ 用以衡量烟叶等级的外观 因素叫分级因素(品级因素)。
➢ 分级因素有七个:
➢ 成熟度、身份、油分、叶 片结构、色度、长度、残伤
分级因素
品质因素 控制因素
品质因素:反映烟叶质量的外观因素。 控制因素:影响烟叶质量的外观因素。
残伤
成熟度、身份、油分、 叶片结构、色度、长度
皱缩
稍薄 至中
等
多橘黄色
上 部
较粗到粗 较显露至
突起
较宽至 较窄
叶尖部
稍皱 折至 平坦
中等 至厚
多橘黄至 红棕色
较锐
❖脚叶的识别
1.脉相 主脉细小而不外露且柔软, 叶基部平,即脉槽浅。
2.叶形 叶片小而圆。 3.叶面 叶面平坦,由于靠近地面,叶
面附有砂土。 4.身份 叶片薄,轻飘且均匀一致,油分
少,弹性差。 5.颜色 叶色多为淡黄或土黄,色度淡。
副组的划分
副组为生长发育不良或采收 不当或调制失误以及其他原因造 成的低质量烟叶。
一、杂色叶组K
(一)杂色的定义 烟叶表面存在的与基本色不同的颜色斑
块(青黄烟除外)。轻度洇筋、局部挂灰、 蒸片、严重烤红、潮红、全叶受污染、青 痕较多、受蚜虫危害。
洇筋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洇筋是在主脉两侧或两侧的叶片上 出现棕色的现象。
全叶受污染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接触其他异味物质(农药、化肥、油 类)或环境污染造成。 常见的是烟叶在田间或采收后受到灰尘、花 粉、水泥或石灰粉尘的污染,造成调制后烟 叶表面出现大面积非基本色(多种颜色)。
质量特性:香气减少、杂气增加并往往有异 味、余味不协调。
烤红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⑵尚疏松
指正常发育成 熟的部分好的 上部叶或部分 尚熟的中下部 (CX2K\GY1), 叶片细胞排列 间隙尚大, 松弛程度尚高。
⑶稍密
指正常成熟、尚熟 的上部叶,叶片细 胞排列间隙较小。
⑷紧密
多指上部(顶叶) 烟叶和欠熟的烟 叶,细胞间隙小, 排列致密。其特 点是组织细密, 结构紧实, 韧 性尚好。
质量特性:香气差、杂气重(生杂气、 蛋白臭等)、刺激性增加、余味差。
挂灰形成的原因及其质量特性
原因:变黄末期或定色初 期烟叶水分排除不及时, 造成棕色化现象 。
质量特性:烟叶碳水化合 物减少,香气质变差,香 气量减少,杂气增重,刺 激性增大,余味不协调。
烟叶表面出 现灰色斑点 或斑块的现 象。
青黄是含青的综合状态,可以从含青程度 或含青面积两者任一角度判定。
含青程度不超过三成时,不论其含青面积 多大,都属于青黄烟范畴;
含青面积不超过三成(30%)时,则无论 其含青程度几成,也属于青黄烟范畴。
四、微带青叶组
微带青烟叶定义: 黄色烟叶上叶脉带青或叶片含微浮青且 面积在10%以积达到或超过 20%的叶片。
二、光滑叶组 S
(一)光滑的定义 光滑是指烟叶组织平滑或僵硬。
(二)光滑叶定义 任何光滑面积占全叶20%以上的烟叶 均称光滑叶。
三、青黄叶组GY
青黄烟的定义 指黄色烟叶上含有任何可见的青
色且不超过3成。 下限:任何可见的青色,无论其含青 程度多么微弱。 上限:不超过3成。
1.脉相 主脉粗大、显露、支脉突起,主支脉夹
角小,呈棕褐色,脉槽深硬实感强,顶手。 2.叶形 叶形稍窄,叶尖部锐。 3.叶面 叶面平坦 4.颜色 叶色偏深,多呈现桔黄和红棕色。 5.身份
叶片厚,油分较少,弹性略差。
5
4
上二棚腰叶
顶叶 35
二、烟叶颜色组的划分
(一)有关概念 (1)烟叶颜色的概念 烟叶颜色是指新鲜烟叶调制后呈现 的色彩。 (2)基本色 烟叶在大田生长发育正常且调制得 当的烟叶颜色。有柠檬黄色、桔黄 色、红棕色。
组 别
素约占30%。
的 3.红棕色组(R):烟叶表面呈现红黄色
划 或浅棕红色,包括红黄和棕黄。黄色色
分 素约占10%~30%。
三、完熟叶组
完熟叶组产生在上二棚以上位置 (包括上二棚),烟叶达到高度 或充分成熟。
完熟叶的特征
烟叶油分稍有,烟叶质地干燥,手 摸有干燥感,叶面皱折,颗粒多, 有成熟的斑点,叶色深。这种烟叶 闻起来有明显的香甜味,手摇可听 到干燥的嘶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