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

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初稿(简本)目录1 规划概述 (1)1.1 规划概况 (1)1.2 规划方案比选 (1)2 规划协调性分析 (2)2.1 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2)2.2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2.3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协调性分析 (3)2.4 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协调性 (4)2.5 与水利发展和流域规划协调性分析 (4)2.6 与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协调性分析 (6)2.7 与“三先三后”原则的符合性分析 (6)3 项目区域环境现状 (8)3.1 生态环境现状 (8)3.2 水资源现状 (8)3.3 水环境现状 (8)3.4 地下水环境现状 (9)3.5 社会环境现状 (9)4 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 (9)4.1 对陆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9)4.2 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影响 (10)4.3 对水资源及水文情势影响 (10)4.4 对水环境的影响 (11)4.5 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11)5 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的要点 (12)5.1 预防性措施 (12)5.2 最小减量化措施 (14)6 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17)1 规划概述1.1 规划概况规划范围包括调出区、调入区和输水线路区。

引绰济辽工程调出区为绰尔河流域,涉及呼伦贝尔市的牙克石市、扎兰屯市,兴安盟的阿尔山市、科右前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的龙江县、泰来县等。

调入区为西辽河干流地区、霍林河、洮儿河,涉及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等。

输水线路穿越洮儿河、霍林河、乌力吉木仁河、新开河等河流,途经乌兰浩特市、科尔沁右翼中旗、扎鲁特旗等地区。

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经过402.20km输水渠道,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和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调水,解决这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促进该地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同时改善通辽地区地下水超采的现状。

规划水平年:现状基准年2010年,近期水平年2020年,规划水平年2030年。

1.2 规划方案比选本规划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绰尔河向外流域调水的最大规模为8亿m3左右,综合考虑绰尔河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和文得根水库的地形条件,同时考虑松辽流域规划确定的调水规模,拟定4.0亿m3、5.0亿m3、6.0亿m3、7.0亿m3、8.0亿m3五个方案进行比选。

这五个方案通过淹没面积、移民、工程投资等全方面比选,认为7.0亿m3从环境角度基本可接受、经济上可行。

规划输水线路分为有压重力输水线路和无压重力输水线路。

其中无压重力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穿越代钦塔垃五角枫及荷叶花湿地珍禽两个省级自然保护区,从环境角度分析对环境干扰较大。

因此输水线路突泉至莫力庙段从环境角度推荐有压重力输水线路。

从经济角度分析,文得根至突泉县无压输水线路更为经济,故本次最后从环境及经济角度的推荐方案为有压无压相结合重力输水方案。

通过调水水量环境影响分析及输水线路方案比选,本次推荐方案为:规划拟在绰尔河干流修建文得根水利枢纽,并以其为调水水源,通过有压重力和无压重力相结合输水渠道,全长402.2km,向沿途兴安盟的乌兰浩特市、科右前旗、科右中旗、突泉县和通辽市的科尔沁区、开鲁县、扎鲁特旗、科左中旗、科左后旗调水,拟定年调水量7亿m3。

2 规划协调性分析2.1 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分析“引绰济辽”工程是一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跨流域引水、本流域农业灌溉供水为主,结合农业灌溉供水发电,兼顾改善西辽河干流地区水生态环境状况等综合利用,实现水资源在通辽市、兴安盟地区间的优化配置。

本规划符合水法关于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相关法律规定,工程实施将有效解决西辽河干流地区缺水问题,缓解该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状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同时,本规划的编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关于流域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污染防治、防洪灌溉、河道保护等相关内容。

上述各项法律法规是本规划的编制依据,对文得根水利枢纽开发规划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2)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符合性分析引绰济辽调水工程规划是对中央1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1〕21号文件的落实,规划的实施将对流域防洪及下游灌溉、引水工程建设、蒙东工业园区建设、西辽河地下水超采产生有利影响,对促进兴安盟与通辽市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和谐、壮大县域经济发展、区域煤化工产业整合和发展、缓解西辽河地区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状况等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与当前的国家宏观政策相符合。

2.2 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分,该规划区属于东北平原主产区(农产品主产区)、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重点生态功能区)两个限制开发区域。

引绰济辽的水源工程和隧道工程主要位于东北平原主产区内,项目建设将提高绰尔河下游灌区灌溉保证率,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强化沿岸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并为缺水的通辽市、兴安盟地区提供清洁水源,符合国家对东北平原限制开发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要求。

而211.14km的管线主要布置于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区内,工程建设将对区域环境产生一定扰动作用,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措施,待项目运行后,随着流域水资源量的增加,区域防风固沙功能将逐渐增强。

总体看来,引绰济辽工程规划符合国家主体功能区的发展要求,项目建设也将促进区域经济和农牧业的稳定发展,对维护民族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2)与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2010-2020年),引绰济辽工程规划区涉及自治区级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国家级农产品主产区限制开发区(通辽市科尔沁区、兴安盟科右前旗、突泉县、扎赉特旗)、国家级科尔沁草原生态功能限制开发区(开鲁县、扎赉特旗、科右中旗)。

引绰济辽工程属线性工程,穿越上述三个主体功能区,通过引入水源,实现通辽市、兴安盟地区间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受水区城市化及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水源工程文得根水库的建设,将调节绰尔河流域径流,增加下游农业灌溉面积,加快国家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此外,工程引水入西辽河流域后,将有效遏制西辽河干流地区地下水超采状况的持续发展,退还地下水超采量,改善该地区的生态环境状况,利于科尔沁沙地治理与防护。

因此,引绰济辽工程规划符合内蒙古自治区相关主体功能区的功能定位与发展方向,与其开发重点和发展目标一致。

2.3 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协调性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十二五期间,……着力解决全区结构性和工程性缺水问题,建设锡林郭勒引水、引绰济辽等一批跨流域调水工程,水利建设重点包括新建三座店、文得根、晓奇、引绰济辽等蓄引水工程……”。

《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域经济社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水利枢纽和水源工程,增强水资源保障能力,按照水煤组合的要求,实施“引绰济辽”等调水工程和文得根等水库枢纽工程。

引绰济辽工程规划是对蒙东地区“十二五”经济规划的落实,是实现其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骨干工程。

此外,在兴安盟和通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均将引绰济辽工程列入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并规划配套建设灌区和节水改造。

因此,引绰济辽工程的建设与各地方国民经济“十一五”规划相协调。

2.4 与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协调性2007年8月2日国务院以国函[2007]76号文批复同意《东北地区振兴规划》。

2009年9月9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文),……推进内蒙古东部地区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高资源转化利用水平;结合实施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基础条件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

引绰济辽工程建设符合该文件的政策要求,为蒙东地区能源基地、工业园区建设与农业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条件。

2.5 与水利发展和流域规划协调性分析(1)与流域综合规划的协调性1994年8月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流域规划》、《辽河流域规划》和《松花江辽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规划》(简称“三大规划”)提出了“北水南调”工程方案,提出引绰济西辽河工程,以解决西辽河平原风沙干旱区的缺水问题。

本规划的实施可缓解西辽河地区的城市生活及生产供水需求,符合原“三大规划”的用水要求和引水条件,与其协调一致。

在目前已修编完成的《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辽河流域综合规划》中,均将绰尔河引水工程拟定为流域规划的主要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文得根水库确定为绰尔河引水的水源工程,具有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综合利用工作任务,规划2030年引绰济辽工程调水量6亿m3。

按照本次工程规划预测,由于绰尔河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导致农业灌溉用水减少1.21亿m3,当工程调水量为6~7亿m3时,绰尔河流域河道外总供水量均小于松花江流域综合规划确定的绰尔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水量指标。

本次工程规划水平年调出水量7.00亿m3,跨一级区之间,由嫩江调往西辽河仅为3.89亿m3;由此可见,绰尔河调出水量中,嫩江流域本区域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占有相当的比重,这符合嫩江流域、兴安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

调入西辽河的净调入水量为3.62亿m3,与辽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的西辽河调入水量3.33亿m3基本一致,从总水量来看,不影响松花江流域内总的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基本符合流域综合规划的调水要求。

(2)与松辽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协调性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的《松花江区、辽河区水资源综合规划》将引绰济辽工程列为流域的骨干水资源工程和重大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

规划提出:“东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总体格局是…东水中引,北水南调‟;……西辽河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已不大,未来用水增长主要靠节水和产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在条件成熟时,实施绰尔河引水,以满足西辽河能源基地、通辽市工业和城镇用水的增长需求;……西辽河应合理开采地下水,严格控制地下水的超采,超采区要逐步退还地下水超采量。

”本规划的实施将为兴安盟、通辽市等西辽河地区城市生活、工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水源保证,是一项以城市供水为主,兼顾生态保护,同时实现松辽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骨干工程,符合规划骨干工程布局与区域水资源配置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