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林业政策与法规一、填空题1.林业政策一般通过党的组织和国家机关以决定、通知、规定、办法等形式公布。
(2页)2.林业政策根据具体业务,可分为造林绿化政策,森林资源管理政策,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荒漠化防治政策,林业产业政策,林产品价格政策,林业财税政策等。
(4页)3.林业建设的基本方针之一是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生态效益优先。
(11页)4.行政法规指由国务院依法制定和修改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19页)5.林业法律法规表现形式有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等。
(37页)6.制定林业法规必须以党和国家的林业政策为依据,制定林业政策不得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相违背。
(35页)7.林业不但要满足社会对木材等林产品的需求,还要满足改善生态状况,保障国土生态安全的需求。
生态需求已成为社会对林业的第一需求。
(10页)8.对林业建设应当实施分类指导,分区施策。
就某一区域而言,应是扩、治、用、休多策并举,做到扩中有治,治中有用,用中有休,休中有扩。
(11页)9.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可依法继承、抵押、担保、入股和作为合资,合作的出资或条件。
(13页)10.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国家鼓励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的合理流转,各种社会主体都可以通过承包、租赁、转让、拍卖、协商、划拨等形式参与流转。
(13页)11.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全国林业可分为公益林业和商品林业两大类,分别采取不同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和政策措施。
(15页)12.森林、林木、林地的权属,通常称为林权,也被人们称为山林权。
(50页)13.林权的主体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
(50页)14.林权争议解决的方法有当事人协商解决,行政解决和诉讼解决。
(57页)15.林权争议的焦点是森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或使用权的归属问题,其性质属于财产权益争议的民事纠纷范畴,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处理。
(57页)16.实践证明,林权争议的主要解决办法是协商解决。
(57)17.森林公安机关实行林业主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双重领导,以林业主管部门领导为主的体制。
(71页)18.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71页)19.森林防火条例规定,森林火灾扑救时,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74页)20.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75页)21.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作为考核领导干部的一项主要内容。
(75页)22.防治森林病虫害施药必须遵守有关规定,防止环境污染,保证人畜安全,减少杀伤有益生物。
(78页)23.国家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实施在其天然生长地区进行保护为主的措施。
(14页)2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法》于2002年1月1日施行。
(149页)25.对防沙治沙工作,坚持以生物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治理方针。
(157页)26.退耕还林是国家组织的一项重要生态环境建设活动,国家要对退耕还林者给予一定的资金和粮食补助。
(229页)二、选择题1.在《森林法》施行以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是否适用《森林法》(B)(47页)A、适用B、不适用C、暂不适用2.森林法关于森林保护的规定,关于限额采伐、凭证采伐制度、用材林消耗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以及对不同林种采伐的规定,都体现了下列哪一条森林法基本原则(B)(49页)A、以营林为基础、永续利用的原则B、严格控制森林资源消耗的原则C、依法治林的原则3.对权属明确并已核发林权证的,要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尚未核发林权证的,要尽快核发。
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由农户无偿使用,不得强行收回。
这些符合下列哪一条森林法基本原则(B)(48页)A、依法治林的原则B、稳定森林、林木、林地权属的原则C、依靠全体人民办林业的原则4.下列哪项不属于符合林权登记申请需具备的条件,(E)(55页)A、申请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位置、四至界限、林种、面积或者株数等数据准确B、林权证明材料合法有效C、无权属争议D、附图中标明的界桩、明显地物标志与实地相符合E、登记人无刑事记录6.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经济组织依法采取承包、租赁形式,获得国家或集体林地的使用权,是否同时拥有(50页)A、林地所有权()B、不拥有林地所有权(√)7.森林所有权的主体是(50页)A、①国家②集体③个人()B、①国家②集体(√)8.林木所有权的主体是(50页)A、①国家②集体()B、①国家②集体③个人(√)9.集体所有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由所有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请,由该县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54页)A、所有权(√)B、使用权()10.在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的前提下,从安定团结大局出发,本着互谅、互让、合理公开的原则,当事人之间协商解决林权争议,并通过协议确认。
该协议是否应上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办理确认权属的登记手续(57页)A、将协议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认权属(√)B、以双方协议确定权属()11.下面两种法律程序描述,哪一种正确(59页)A、林权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因不服人民政府做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林权争议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因不服人民政府做出的林权争议处理,应当先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2.护林公约是林区的基层单位为保护森林,经民主讨论制定的乡规民约,属(71页)A、一种行为规范(√)B、一种地方性规章()13.对森林病虫害防治措施,应实施以营林措施为主,其他3项措施相结合。
这3项措施指(77页)A、①生物防治②化学防治③物理防治(√)B、①行政措施②经济措施③法制保障()14.发生疫情的地区,植物检疫机构可以派人参加当地道路联合检查站或者木材检查站,发生特大疫情,要设立植物检疫检查站,其批准机关是(77页)A、省级人民政府(√)B、地级市人民政府()15.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盗伐林木20~50m3或幼林1000~2000株的属(93页)A、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巨大的(√)B、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16.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盗伐林木100~200 m3以上或幼树5000~1000株的属(93页)A、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巨大的()B、盗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特别巨大的(√)17.滥伐林木犯罪行为的刑事处罚分为滥伐数量较大和数量巨大两类。
请判别滥伐林木10~20 m3,或幼树500~1000株的属哪一类(94页)A、滥伐林木数量较大的(√)B、滥伐林木数量巨大的()18.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下列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藏羚羊、野马等,应列为(111页)A、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9.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下列动物如小熊猫、穿山甲、黑熊等,应列为(111页)A、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B、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0.下列动物如;青蛙、蛇类、黄鼬等,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属哪一种类型保护动物(112页)A、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B、具有一定的经济、科研价值或者在保护生态环境中具有显著作用的野生动物(√)21.根据《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受保护的野生植物应具有以下特征(139页)A、①稀缺性②濒危性③经济、科研价值高()B、①原生性②天然性③珍贵稀有程度高(√)22.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对珍贵野生植物的监督管理的范围指:(140页)A、全国林区内野生植物和林区外珍贵野生树木(√)B、全国国土范围内的珍贵野生植物()23.建设项目对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和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时,建设单位在提交的环境影响报告中,是否应对当地野生植物生长影响的程度作出评价。
(142页)A、应当依法进行环境评估的法律规定(√)B、不必要进行环境评估的法律规定()24.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其最终目的是(165页)A、要恢复和增加地表植被,重建生态系统(√)B、要消灭荒漠化,夺回失去的土地()25.根据《防沙治沙法》对土地沙化情况的监测分为两级,这两级指(160页)A、①全国土地沙化情况②地方土地沙化情况(√)B、①区域土地沙化情况②乡镇土地沙化情况()26.根据《防沙治法法》规定,从事营利性治沙的,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履行相应的申请程序。
如果治理者不是沙化土地所有者,是否需先行取得土地的使用权(168页)A、需要(√)B、不需要()27.集体或个人在取得沙化土地合法使用权的治理范围内,其他单位和个人是否可以进入该沙化土地范围内从事开垦耕地、建设项目等开发利用活动(170页)A、严格禁止(√)B、允许开发()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林木种质资源属(197页)A、国家所有(√)B、所在地集体所有()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对于农民个人自繁、自用的常规种子有剩余的,是否应当办理林木种子经营许可证(201页)A、不需要办理(√)B、需要办理()30.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气侯、土壤、自然、水利和经济发展情况差异较大,农民文化素质不同,对农业新技术的消化、理解也不一样,因此,推广农业技术应结合各地实际,逐步稳妥地开展。
这种作法,符合下列农业技术推广哪一条原则(205页)A、尊重农业劳动者意愿的原则()B、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的原则(√)31.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事业单位,推广农业技术是代表国家扶持农业,其推广经费是应由国家财政负担。
农业技术推广对农业劳动者原则上应实行(205页)A、有偿服务()B、无偿服务(√)32.下列两种政策叙述哪一种符合《退耕还林条例》规定(229页)A、退耕土地还林后的承包经营权期限可以延长到70年。
承包经营权到期后,可依照有关法律继续承包,退林还林土地和荒山荒地造林后的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继承、转让。
(√)B、退耕土地还林后的承包经营期限由合同约定,需要继续承包的,应重新签订承包合同,退耕还林土地和荒山荒地造林后的承包经营权归集体所有。
()33.林业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林业行政执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形象称为“民”告“官”,请判断在林业行政诉讼中,被告指的是(266页)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B、林业行政执法主体(√)34.林业行政诉讼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林业行政执法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形象称为“民”告“官”,请问在林业行政诉讼中,原告一方应指(266页)A、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B、林业行政执法主体()四、简答题(共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请简述护林员的主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