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区电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

地区电网规划研究毕业论文

开封地区电网规划研究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

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5.装订顺序1)设计(论文)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教研室(或答辩小组)及教学系意见摘要开封地区位于河南省东部,开封电网是河南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开封供电区现有220kV变电站4座,公用110kV变电站17座,用户变电站2座,220kV 线路14条,110kV线路36条。

本设计针对开封供电区110kV及以上高压输配电网,以国家有关规划导则为前提,在负荷预测基础上,对电力需求进行分析,对开封电网进行规划。

关键词:开封电网负荷预测规划2005年开封供电区全社会用电量24.94亿kWh,最大负荷497.85MW;预测2006年供电区全社会用电量30.32亿kWh,最大负荷590.5MW;预计至2010年,全社会用电量45亿kWh,最大负荷850MW。

开封供电区2005年底有220kV变电站4座,变电容量660MV A,公用110kV 变电站17座,变电容量890MV A,用户变电站2座,变电容量86.3MV A,220kV 线路14条,长度389公里,110kV线路36条,长度410公里。

2010年末,预计开封供电区共有220kV变电站5座,主变容量1380MV A;110kV公用变电站29座,变电容量1818.5MV A,另有专用变4座。

220kV线路长度538.5公里,110kV线路长度570.3公里,形成了以祥符500kV变电站和开封火电厂为电源支撑,220kV电网为高压送电网,110kV电网为主力配电网,覆盖全域,荷载力强,运行灵活的电网。

1开封地区概况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偏东,是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

开封东临商丘,西连郑州,南接许昌、周口,北靠黄河,与中原油田隔河相望,介于东经113°51′51″—115°15′42″,北纬34°11′43″—35°11′43″之间。

南北宽约92公里,东西长约126公里。

开封自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中原逐鹿的重要战场。

今天,作为重要的交通要道,开封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

开封西距郑州国际机场50公里,陇海铁路横贯全境,京广、京九铁路左右为邻,黄河公路大桥横跨南北,310、106国道纵横交汇。

京珠高速公路、连霍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的日南、阿深高速公路,加上即将开工的开封至郑州国际机场高速公路,使开封成为国内少有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的城市。

目前,全市已形成干支结合、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新格局,公路密度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并以运输半径短、综合运营成本低成为发展现代物流的理想之地。

1.1.2历史渊源开封古称汴梁,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和我国七大古都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也是河南省中原城市群和沿黄“三点一线”黄金旅游线路三大中心城市之一。

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

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

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

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

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

开封具有“文物遗存丰富、城市格局悠久、古城风貌浓郁、北方水城独特”四大特色。

在开封27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开封城虽屡毁屡建,但城址和中轴线始终不变,被誉为城市发展史中罕见的特例。

同时,开封城下还叠压着5座城池,其叠压层次之多、规模之大,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目前,全市有文物保护单位238处,其中北宋东京城遗址、开封城墙、铁塔、延庆观、山陕甘会馆、繁塔、焦裕禄烈士陵园7处文物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物25处,国家4A级旅游点4处。

龙亭湖风景区被评为全国创建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包公湖景区被命名为省文明风景旅游区。

名胜古迹、人文景观以宋代特色为主,元、明、清、民初各代特色齐备,史有“一苏二杭三汴州”之说。

1.1.3行政区划开封地区下辖五县一市:兰考县、开封县、杞县、通许县、尉氏县及开封市区。

1.1.4自然条件开封市气候主要受蒙古高压、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交替控制,属温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

其主要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降水集中于夏季,冬夏温差大,具体表现为春季气温回升迅速,冷暖变化剧烈气候干燥;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雨雪。

年均日照率为51%,平均日照时数为2267.6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14.0~14.2,年无霜期为207~22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27.5~722.9毫米,年平均大气蒸发量为1959.1毫米。

开封所辖区域地下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和天然气,预计石油总生成量为5.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485亿立方米,现已大量开采利用。

煤炭资源埋藏较深,预测可靠储量为77.9亿吨。

此外,地下还有丰富的石灰岩、岩盐、石膏等矿藏。

开封市境水资源主要包括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资源总量多年平均为8.35亿立方米(不含过境水)。

其中地表水为3.51亿立方米,占资源总量的42%,地下水4.84亿立方米(允许开采量),占资源总量的58%。

开封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条件较好,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为发展轻工、食品业提供充足的原料,开封工业门类齐全,有利于工农业的发展。

开封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养殖业兴旺发达。

开封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土地肥沃,气候温和。

盛产小麦、大豆、玉米、棉花、西瓜、花生、大蒜、泡桐、苹果和葡萄等,是全国重要的小麦、棉花、花生生产出口基地,被国家定为粮棉生产基地、板山羊基地、淡水养鱼基地。

开封是小麦主产区,小麦品质好、产量高,所属五县均为全国商品粮基地,黄河鲤鱼、杞县酱菜、汴梁西瓜、兰考豆腐乳、尉氏大青豆、开封县豆腐棍、朱仙镇五香豆腐干、花生饮料等农副土特产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桐木、苹果、葡萄、奶山羊、生猪等平原林果业、畜牧业有很大发展潜力,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前景广阔。

1.1.5社会经济2005年开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建成和开工了一批交通能源、农林水利、工业结构调整、生态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东区污水处理厂、开封县污水处理厂、山货店街改造、金明汽车客运站及开发区道路向西延伸、兰考黄河滩区移民迁建等一批项目正在实施,黄河标准化堤防建设工程基本完成;河南大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市二十七中、乡镇卫生院、市县级疾控中心、贾鲁河整治开发、农村道路建设等项目有较快进展。

这些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开封经济社会发展的后劲。

1.2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2.1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思路是:坚持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和开放引进战略,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文化旅游产业化进程,努力做强五大产业(纺织、食品、专用设备制造、化工、医药),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教育中心,强力开发汴西新区(杏花营组团),把开封建设成百万人口以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融合、人居环境更加优美、独具魅力的现代城市。

1.2.2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功能定位开封市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功能定位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专用设备制造和化工医药基地,教育、文化、旅游中心;中原最适宜居住的城市。

在经济发展中,将以旅游、文化为包装,坚定地走工业强市之路。

1.2.3“十一五”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1.2.3.1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1.2.3.1.1大力培育“四区一带”调整和优化工业布局,按照结构优化升级、企业集群带动、区域协调推进的战略要求,努力打造汴西新区、金明工业园区、老城东区、开封县食品工业区四个工业聚集区和尉氏—通许—兰考纺织产业聚集带,辐射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中原城市群纺织、食品、专用设备制造、化工、医药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