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
两个巫师的不同预言 在中东,有一位国王做了一个可怕的梦,梦见自己的牙齿一个 个地全掉光了.他大不为安,于是将圆梦才传来.圆梦者仔细地听完 国王对梦的描述后说:“陛下,这可是一个坏的兆头。就像您一个 个掉光的牙齿一样,您全家的人也将会一个个地先于您死去。” 国王听后大怒,命令将圆梦者投进监狱,并吩咐再传一个圆 梦者来。 这个圆梦者听完了国王的梦后说:“陛下,这可是个好兆头 呀。梦的意思是,您将比您家里所有的人活得都长。” 国王非 常高兴,给了这个圆梦者一大笔赏钱。 大臣们十分不解,问这个圆梦者说:“你所说的跟先前那个 可怜的家伙说的是一个意思呀,为什么他受罚而你受赏呢?” 那个走运的圆梦者说:“大家说得对,我们两个人对梦的解释是 同样的。但是,问题不在于你说些什么,而在于你是怎么说的。”
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指标
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 3、能协调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小C
原因(马虎)
注意力不集中 注意力容易转移 不良行为习惯
对策
分析原因 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 学习方法、知识储备、学习习惯、注意力 集中(先处理好“牵肠挂肚”的其他杂事; 明确目标,加深对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的 理解;净化学习环境,排除干扰因素 )
学习疲劳
是指长时间连续紧张学习后由于身心过度疲劳所 导致的学习效率下降。 产生的原因: 1. 大脑疲劳,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 2. 教师、家长的过高期望与要求加剧了学生的心理 压力与疲劳。 3. 学习科目多、任务重,搞题海战术是导致学生心 理疲劳的关键所在 。
原因(考试怯场)
生理: 睡眠少、疲劳 心理: 期望高、复习不充分、信心不足
三、情绪
沮丧 愤怒 紧张 焦虑 Curt Richter 白鼠实验 抑郁 自卑
原因
家庭影响 学习成绩影响 人际关系影响
对策
放松练习 合理发泄 改变观念
四、人际交往(自我中心)
心胸狭隘 嫉妒 固执 任性 孤僻 依赖
原因
独立自主的需要与管教的矛盾 自尊的需要与群体中地位的矛盾 渴望友谊与不受欢迎的矛盾 家庭问题
对策
爱心 把负性评价转化为正性评价 保护自尊心 集体生活有趣
第三部分:青少年发展性问题特点及策略
1 2 3 4 5 6 认知特点 情绪特点 意志特点 个性特点 学习特点 交往特点
小于
2
情绪
刚刚开始步入高中生活的小于说:“看到 周围的人都很优秀,我很有压力,变得很 郁闷,不想和别人说话。”在学校的多数 时候,小于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 即使上课老师提问也从不发言。开学一个 多月了,看着其他同学三五成群,经常在 一起玩闹,小于却只能羡慕地看着他们, 不敢上前交谈。
《中日韩美四国高中生学习意识与 状况比较研究报告》—2010,4
初次性行为100%不用安全套; 有过性经历的事实,而父母与老师100%不知道 他们对学校和家庭的性教育100%不满意。
青春期性教育是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它是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
你认为同学早恋的目的是什么 高男: 交流感情50.4% 、追求时尚5.3%、 自填9.5%、互相帮助11.9% 、 获取利益2.6% 、为了结婚1.1%、 得到性满足8% 高女:交流感情50.9%、追求时尚18.6%、 互相帮助13%、获取利益1.8%、为了 结婚1.3%、得到性满足2.7%、自填 10.5%
原因(厌学与逃学)
表面原因: 学习跟不上 不想跟上 学习跟不上的深层原因: 知识准备与承接问题、学习方法欠缺、智商问题 不想跟上的深层原因: 讨厌老师、寻求自尊
对策
采取民主方式,创建民主和谐的气氛,避免粗暴 干涉和体罚。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之产生积 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第二 课堂来吸引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起对学习的 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坚持多表扬,少批评,肯定优点,发挥特长的原 则,培养学生自信心。 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使其能不断体验成功的快 乐,以增强个人效能感
3
学业
压力来父母。据统计,八成多(81.1%)中国学生认为父母 对自己期望太高,其中24.5%的父母希望孩子考班级前十名, 这个数据是四国中最高的。 第二个来源于自己。73.5%的中国高中生认为自我期望带来学 业压力。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把别人对他们的期望变成了自己 的期望。调查显示,中国孩子对自己成绩的满意度特别低, 84.1%的人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美国高中生正相反,82.1% 的人对自己的成绩感到满意。 第三个来源于同伴。中国孩子很多把同伴看做敌人和竞争对手, 所以不少人做了习题怕同学知道,课外班也偷偷上。这对他们 的合作意识培养有害无利。 和学业压力相对应,中国学生做家庭作业的时间最多,平时每 天花两小时以上的占将近一半(45.2%),日本、韩国和美国 分别为8.2%、5.2%和26.4%。面对学业压力,超过七成的中国 学生有情绪低落(76.7%)、烦躁(76.0%)情绪,在四国中比 例最高,近半数(47.4%)中国学生甚至有“睡不着”的表现。
第二部分:青少年适应性问题及策略
1 2 3 4 5 6 青春期问题 学习问题 情绪问题 交往问题 问题行为 人格问题
一、青春期问题
什么时候进入青春期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早熟与晚熟的影响 性别差异 性心理
一个调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著的校园性问题访谈 实录〈藏在书包里的玫瑰〉,对13位在初中或高 中恋爱并发生性关系的学生进行实录采访,有三 个100%的事实:
预防对策
合理安排学习课程。劳逸结合,动静交替。一天、 一周人的身心状态也有起伏。 保证睡眠。一般来说,15~20岁的青少年,每天 至少要睡9~10个小时,成年人要保证8小时。 参加运动。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对 大脑来说是一种积极的休息,能调节大脑继续有 效的工作。 注意营养。为了保证脑的功能,还应当从饮食结 构上给以补助以增加脑的能量。如摄入豆制品、 蛋白、鱼、精肉等,都可以达到这一目的。
小C是一个文弱内向的女孩,学习成绩不错,但是人际关系 却很差。在班级里没有什么朋友,寝室里其他同学也不怎么 愿意和她交流,所以她经常独来独往,倍感孤独。 她说,其实她也很想结交朋友,但是很难摆脱心灵的桎梏。 我问她:“你所谓的心灵的桎梏是什么?”她回答说:“其 实也就是一个很小的阴影,妈妈从小一直向我灌输一个思想, 那就是‘不要相信任何人,如果别人对你好,他一定有所 图’。” 经过母亲不厌其烦的灌输,这种思想像杂草一样长满了她的 心间。当别人对她好时,她很害怕别人有所企图,因此在交 往的时候就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结果时间一长,别人就 会对她不冷不热了。而这种结果好像反而证实了她母亲的理 论,造成她越发缺乏安全感了。这种心态不但造成了她人际 交往的障碍,还令她经常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第四部分:教师心理
1 不该做的
2
该做的
不该做的
第一印象 首因效应 标签效应 刻板印象 晕轮效应 破窗效应
该做的
教学效能感 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期待效应 以身作则 因材施教 惩罚与表扬适时适度 与家长多沟通 好好说话
良好心态
故事:怎么说比说什么重要
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
内容
1 青少年心理健康概况
2
适应性问题、原因及策略 3
4
发展性 心理特点及策略
教师心理
第一部分:青少年心理健康概况
1
2 3 4
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标准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一、健康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 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 康 ”。
该报告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 韩国青少年开发院及美国艾迪资源系统公司联合实 施。关于四国高中生的比较研究。 中国高中生的压力居四国之首,而且与其他国家的 孩子不同,他们已经越来越懂得给自己施压。 报告指出,中国高中生的压力是四国中最大的。 86.6%中国学生认为学习压力大或较大,远高于日 本(69%)、韩国(74.8%)和美国(67.1%)。
1
人际关系
小欣
步入高二的小欣学习成绩向来不错,但开 学以来却总是情绪不佳。 “我不知道怎么 跟别人说话,跟同学在一起,我总是不知 道该不该说话,也总担心自己会说错话。 看到他们一伙一伙地在聊天时,我也很想 加入,可就是不敢。有时,我想鼓起勇气 说两句,可我一加入他们谈话的圈子,他 们就谁也不说了。”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春期问题 学习问题 情绪 人际交往 问题行为 人格
结论:
心理和行为问题较多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增多 小学13%,初中15%, 高中19%,大学25%
四、青少年心理问题成因
青少年自身因素: 遗传因素、气质类型、身心发展水平 家庭因素: 溺爱、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氛围不良 学校教育因素: 学业负担过重、教师教学方法不当、心 理健康教育缺乏
中小学性健康教育的目的:
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性观念和性态度 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性侵犯 学会与异性交往的技巧为婚姻做准备 学习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识减少性困惑 能够推迟恋爱或避免性行为 掌握生殖与避孕知识保保障性健康
how
学校 社会 家庭
二、学习
厌学与逃学 马虎 学习疲劳 考试怯场 注意力分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