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也称附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非主营业务活 动所获得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业销售积压材 料收入)等。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统称为营业收入。 ★投资收益
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 的投资损失后的净额。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5.费用 1)费用的定义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 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包括成本和费用两个方面。 2) 费用的确认
广义的收入包括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补贴收入和 营业外收入等;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主营业 务收入
投资收益
收入
其他业 务收入
补贴收入
营业外收入( 直接计入当期 利润的利得)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主营业务收入 也称基本业务收入,是指企业在其基本或
主营业务活动中所获得的收入(如汽车制造企 业销售汽车收入)等。 ★其他业务收入
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
实收资本(投资者 根据章程或合同约 定直接投入部分)
权益
资本公积(资本在运 营过程中发生的与正 常经营活动无关的增 值,如接受捐赠等)
利 润 盈余公积(按规定比例从实 现的利润中留存企业部分)
未分配利润(已经 实现但留待以后年 度分配的利润)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所有者权益与负债(债权人权 益)的不同点:
三、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 1.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科
学分类。 2.会计要素是设置会计科目和
会计账户的基本依据。 3. 会计要素是构成会计报表
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节 会计等式
一、会计等式的含义及种类 1.会计等式的含义
也称会计平衡公式,或会计恒等式。 它是运用数学方程的原理描述会计要素 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等式的种类 1)静态会计等式(基本会计等式)
●定义:由静态会计要素组合而成的 表明企业某一特定时点财务状况的等式。
●组合方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对静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静态会计等式体现了同 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资金存在 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 费用与成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
• 都是反映资金的耗费 • 都意味着企业经济利益的减少 • 都是由过去已发生的经济活动 起或形成的。
区别:
• 费用与期间相联系,成本与产品相联系 • 成本要有实物承担,费用一般没有实物承担者。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6.利润 1)利润的定义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 投资者对企业 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B 投资者有权 按投资比例分享 企业利润等
C 投资者有
法定的管理
负
净资产 投资 企业的权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债
者投
形
资形
成
企业资产总额
成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
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
1、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2、能可靠地计量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 是以往事 项所导致的现 时义务
B 将来必须 以债权人所能 接受的经济资 源加以偿还
负债
C 清偿 负债会 导致经 济利益 流出企 业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负债的内容
企业的负债按其偿还期可分为流动 负债(偿还期不超过一年)和非流动负 债(偿还期超过一年)。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的 经营成果,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2)利润的确认
利润的实现表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负 债的减少,其结果是所有者权益的增值。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 企业在一 定会计期间 (月度、年 度等)的经 营成果
利润
B 与收入 费用有直 接关系
负债
流动负债
短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 预提费用
非流动负债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定义
所有者权益也称股东权益,是指资 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 在数值上等于企业全部资产减去全部负 债以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对动态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利润的实质是实现的收 入减去相关费用以后的差额。
收入大于费用时为利润;收 入小于费用时为亏损。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利润会随着收入的增减 成正比例变化;
※利润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利润随着收入的减少而减少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二、经济业务及其影响会计等式的类型 1.经济业务的含义 ●应办理会计手续、能运用会计方 法反映的经济活动。亦称作会计事项。
经济 活动
应办理会计手 续、能运用会计方 法反映的经济活动
经济 业务
不能办理会计 手续、不能用会计 方法反映的经济活 动
非经济 业务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经济业务影响基本会计等式的类型 (四大类、九小类)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 素与会计等式
2020/12/10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一节、会计对象
会计
反映
监督
资金运动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产品制造企业的资金运动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商品流通企业的资金运动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节、会计要素 1.资产 1)资产的定义(Definition Criteria)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 加而增加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资产会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 的减少而减少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动态会计等式
●定义:由动态会计要素组合而 成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 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收入-费用=利润
收入
费用
利润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 2、流出额能可靠计量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 应当是企业 在日常活动中 发生的
费用
B 应当会导致 经济利益的流 出,该流出与 向所有者分配 利润无关
C应当 最终会导 致所有者权益的 减少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费用的内容
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 的各种耗费,包括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 发生的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各种 间接费用。应在确认收入时将已销售商品或 提供劳务的成本从当期收入中扣除,即计入 当期损益。
扩展会计等式的形成过程分析
A.将两个等式合并: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B.由于“利润”可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化为: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C.将上面B中的第一个公式移项即成: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营业周期——一般为1年,某 些特殊行业(如轮船、飞机制造业) 可能以超过1年的单件产品的生产 周期为一个营业周期。
变现——转变为货币资金。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流动资产主要包括:
等
等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负债 1)负债的定义
负债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所形 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 现时义务。 2)负债的确认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 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 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2)资产的确认(Recognition Criteria)
1、有关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2、资源的价值能可靠地计量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A 是由过 去的交易或 事项所形成 的
B 必须为 一定的会计 主体所拥有 或控制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所有者权益要素内部此增彼减 例:将100万元资本公积金按法定程序转 增实收资本 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1,000,000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类:经济业务的发生,导致等式一 方(右边)的要素发生增减,但增减金 额相等,故等式保持平衡。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资产
费用
负债
所有者权益
收入
(含利润)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对扩展会计等式的理解 ▲第一,资金两个不同侧面的扩 展:资金存在形态与资金来源渠道。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二,等式双方是在数量增加 基础上的新的相等。
资产
负债
所有者 权益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第三,利润会随着费用的增减 成反比例变化。
※利润随费用的增加而减少
收入
费用
利润
※利润随费用的减少而增加
第二章会计对象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3)扩展(综合)会计等式 ●定义:由静态会计等式和动态
会计等式综合而成的全面反映企业 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等式。
●组合方式: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