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

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年-2030年)安徽省交通运输厅二○一七年五月目录前言 (1)一、规划基础 (2)(一)发展形势 (2)(二)发展要求 (3)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 (4)(一)指导思想 (4)(二)基本原则 (4)(三)规划目标 (5)三、规划方案 (5)(一)总体规模 (5)(二)布局方案 (5)(三)远景展望 (6)四、高速公路命名与编号 (7)五、实施安排 (8)(一)近期实施计划 (8)(二)远期实施计划 (10)六、效果评价 (10)七、保障措施 (11)(一)强化规划衔接 (11)(二)强化资金保障 (11)(三)强化要素保障 (12)前言2005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 经过十年的建设,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经基本建成通车,有力支撑了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国务院、安徽省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先后出台了多个区域发展、交通运输、城镇体系等相关规划, 对全省高速公路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经通车的高速公路交通量增长也较快,部分主通道路段交通拥堵已经常态化,急需扩容改造。

当前,安徽省高速公路网正处于网络形成到网络优化、基本适应到服务引领的关键阶段,距离《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的规划期限也仅剩余四年时间,为满足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对高速公路网的新要求,系统性谋划安徽省未来高速公路发展,特编制了《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2016年-2030年)。

— 1 —一、规划基础(一)发展形势根据《安徽省高速公路网规划要点》,到2020年全省将形成“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规划总里程约5500公里。

后期在五年发展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先后增加了沪渝高速铜陵连接线、宁洛高速公路凤阳支线、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接线、蚌埠-五河高速公路、岳武高速东延(无为-岳西段)、宁国至安吉高速公路等项目。

2013年5月,由国家发改委、交通运输部联合编制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正式发布实施,安徽省新增了G3W德州至上饶、G1516盐城至洛阳、G42S上海至武汉、G4012溧阳至宁德4条国家高速公路。

至此,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到5799公里。

截至2015年底,已经建成通车4246公里,在建624公里。

已经通车高速公路中,双向四车道3885公里,双向六车道306公里,双向八车道55公里。

目前,安徽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已经基本形成,规模效益初显,交通出行条件大幅改善,强有力的支撑了安徽省经济社会的发展。

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在路网布局、路网结构、通车里程、服务能力等方面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客货运输实际需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一是路网布局仍需优化,以网格状路网为主的结构仍不能满足交通需求,皖北地区主要城市之间尚不能实现市-市快速直通,省际间、经济圈、城镇群内外联系高速公路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路网结构仍需调整,高速公路主通道— 2 —技术标准偏低,交通拥堵明显,急需扩容改建,“T”型交口较多、网络不顺畅、交通量分布不均衡等现象突出;三是路网覆盖深度不足,皖北地区、沿淮地区和大别山区交通薄弱,旌德、泾县、石台、固镇四县尚未通高速公路,霍邱县城距离高速公路一般互通也较远;四是城市快速发展对高速公路环线带来了较大的交通需求。

(二)发展要求1.适应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的要求。

未来安徽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人均国民收入稳定增长,汽车保有量快速增加,交通运输总量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根据预测,到2030年南京-合肥-六安、合肥-安庆、合肥-芜湖-杭州、南京-蚌埠-洛阳、徐州-蚌埠-合肥等高速公路主通道交通量已经达到6万辆/日(小客车)以上。

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

未来安徽省将加快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全省将构建“两圈两带一群”的城镇空间结构,形成多元化、多极化、多中心的城镇体系,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规模扩大和城镇数量不断增多。

与此同时,安徽省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仍比较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加快高速公路均衡发展问题。

此外,合肥都市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原经济圈、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设也要求加快安徽省与周边区域的交通一体化建设。

3.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

高速公路作为公路网的最— 3 —高层次,对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意义重大。

加快转变交通运输方式,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合理配置和优化利用交通资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综合运输的组合效率,促进综合运输协调发展,要求发挥高速公路的骨干作用,加强与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

二、指导思想和规划目标(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明确的“一大目标、五大任务”,以需求为导向,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增强通道能力、扩大覆盖范围、加强方式衔接、提高运输效率,构建外通内联、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先行官。

(二)基本原则规模适中,适度超前。

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优化网络布局,合理确定规模,提升高速公路覆盖度。

重视高速公路作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引导作用,规划、建设上体现前瞻性,先行于社会经济发展。

布局合理,分类指导。

高速公路布局要满足区域发展战略要求,加强与城市、国土、旅游、产业等关联规划的衔接,加强与周边省份高速公路互连互通,做到布局合理。

针对各地区需求不同,坚持差异发展,规划方案各有所重。

— 4 —衔接顺畅,协调发展。

在高速公路布局和建设上,要从综合运输体系的高度,充分考虑高速公路与一般公路、重要港口、民航、铁路、城市交通的衔接、协调、匹配,发挥综合运输的整体效率。

生态交通,绿色发展。

统筹规划廊道资源,新建和改建相结合,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贯彻低碳发展理念,避让环境敏感点和生态脆弱区,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

(三)规划目标到2030年,全面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功能完善、畅通高效”高速公路网络。

实现省际互通、市市直通、县县联通;重要交通经济带和城镇发展轴形成多通道路网格局,区域中心城市、重要经济区、城市群内外交通实现多路连接;高速公路主要通道扩容改造完成,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道路拥堵明显改善;地级市基本建成高速公路环线,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三、规划方案(一)总体规模安徽省已经规划高速公路5799公里;本轮新增高速公路20条,计1685公里;到2030年,安徽省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到7484公里。

(二)布局方案1.新增高速公路— 5 —本轮新增高速公路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一是提升合肥全国综合枢纽功能,强化合肥市辐射周边的高速公路。

规划项目有明光-合肥、合肥-霍邱-周口、合肥-霍山-商城、无为(塔桥)-合肥、合肥-无为(石涧)、滁州-合肥等高速公路。

二是提升重要交通走廊和交通节点通行能力的高速公路。

皖北地区规划项目有徐州-固镇-蚌埠高速公路,皖江地区规划项目有安庆-九江高速公路、安庆海口长江公路大桥、芜湖泰山路长江公路大桥。

三是优化路网,实现市-市短直连接的高速公路。

该类规划项目主要在皖北地区,有徐州-淮北-阜阳、宿州-阜阳、蒙城-亳州等高速公路。

四是强化安徽省与周边省份连接的省际出口通道,规划项目有来安-六合、太湖-蕲春高速公路。

五是旅游公路、城市环线、路网联络线等,解决城市交通需求,强化路网交通流转换,改善风景名胜区出行条件。

规划项目有沪陕高速滁州支线、杭瑞高速徽州支线、合肥绕城高速联络线、沪汉高速安庆支线、沪蓉高速天堂寨支线等。

2.规划布局方案通过多方案的比选、优化,确定布局方案由主线和联络线组成。

主线采用纵横网格相结合的形式,包括5条纵向路线和9条横向路线组成,归纳为“五纵九横”高速公路网。

联络线共32条。

— 6 —— 7 —(三)远景展望从服务更加高效、路网结构更加完善、覆盖范围更加广泛的角度考虑,规划了4条高速公路远景展望线,约397公里,分别为凤阳-定远、和县-合肥、和县-无为、宣城-甘棠-东至高速公路。

四、高速公路命名与编号本轮新增规划高速公路命名与编号坚持以下原则:1.服从上位规划,国家高速公路采用《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已经确定的命名与编号。

2.坚持延续性,原规划项目延续既有命名与编号,新增项目在原命名规则和编号规则下补充新的命名和编号。

3.注重实用性,高速公路命名与编号应充分考虑道路功能和出行特点,方便群众出行;应满足高速公路管理部门方便管理的需要。

五、实施安排规划项目按近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分阶段实施。

(一)近期实施计划2016-2020年,重点实施高速公路扩容和网化两大工程。

有序推进高速公路主通道扩容改造,加快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实施高速公路“县县通”项目,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网络化水平和服务能力。

高速公路扩容工程。

围绕构建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通道,强化合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功能以及与长三角地区的快速对接,积极推进建设年限较早、路网功能突出、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实施扩容改造,提升高速公路主通道服务能力。

— 8 —高速公路网化工程。

推进高速公路“县县通”项目建设,实现县县通高速;完善高速公路网,基本解决高速公路“断头路”问题;加密皖北、合肥都市圈等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支持皖北振兴和提升合肥辐射功能;建设京台、合芜高速公路专用过江通道,解决高速公路过江瓶颈问题。

— 9 —(二)远期实施计划2021-2030年期间,进一步完善路网布局,扩大高速公路网络的覆盖面,加强省际通道建设,对高速公路拥堵路段实施扩容改造,全面提升高速公路网服务能力。

六、效果评价1.路网覆盖大幅提高。

到2020年,解决了旌德、泾县、石台、固镇四个县不通高速和霍邱县城距离高速公路一般性互通较远的问题。

到2030年,高速公路规划总里程达到7484公里,面积密度达到5.37公里/百平方公里。

基本覆盖了重要的港口、空港、铁路场站等运输枢纽,实现了公路与铁路、航空、水运的顺畅衔接。

2.服务水平大幅提升。

到2030年,高速公路网总规模达到7484公里,比“十二五”末增加3238公里,以县城为节点,路网连通度为2.16。

路网功能突出、交通流量较大的路段实施扩容改造,— 10 —六车道以上高速公路达到2000公里左右,占高速公路总里程的26.7%,比现状提升了18个百分点,服务更加高效。

3.城镇体系支撑加大。

全省省辖市之间实现了高速公路短直连接,县县实现高速公路联通。

沿江城市带、淮蚌合芜宣发展带实现两条高速公路贯通;合肥联通周边地区高速公路达到14条;皖江地区高速公路过江通道达到10座。

覆盖广泛、畅通高效的高速公路网络强力支撑了安徽省“两圈两带一群”城镇体系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