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学第一章1.建筑、建筑物、构筑物的定义建筑物和构筑物的统称为建筑,建筑物一般泛指可供人居住/生活/生产的空间建筑形式。
构筑物一般泛指不能直接供给人居住/生产/生活空间的建筑形式;如大坝、道路、涵洞、桥梁、水塔等。
2.民用建筑的分类按使用功能分类:①居住建筑②公共建筑;按规模大小分类:①大量行建筑②大型性建筑按层数和高度分类:按层数分类:1~3层为低层住宅,4~6层为多层住宅,7~9层为中高层住宅,10层及10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包括首层设置商务服务网点的住宅)按高度分类:①普通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②高层建筑:建筑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不适用于单层主体建筑高度超过24m的体育馆、会堂、剧院等公共建筑以及高层建筑中的人民防空地下室。
)此外,高层建筑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疏散和扑救难度进行分类,分为一类高层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
③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
按耐火等级分:现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把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一级的耐火性能最好,四级最差。
性质重要的或规模宏大的或具有代表性的建筑,通常按一级、二级耐火等级进行设计;大量性的或者一般的建筑按二、三级耐火等级设计;很次要的或者临时的建筑按四级耐火等级设计。
建筑物的耐火等级是按组成房屋的构建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这两个因素来确定的。
按设计使用年限分类:临时性建筑(5年),易于替换结构机构的建筑(25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50年),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物(100年)依据《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4.基本模数的数值和符号。
基本模数的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为M,即1M=100mm。
5.导出模数包括什么?导出模数分为扩大模数和分模数扩大模数是指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M,6M,12M,15M,30M,60M共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分模数是指整数除基本模数的数值,分模数的基数为M/10,M/5,M/2共三个,其相应的尺寸为10,20,50(mm).6.如何判断是否符合建筑模数?(1)水平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至20M,(2)竖向基本模数的数列幅度为1M至36M,(3)水平扩大模数的数列幅度:3M为3M至75M;6M为6M至96M;12M为12M至120M;15M 为15M至120M;30M为30M至360M;60M为60M至360M,必要时幅度不限。
(4)竖向扩大模数的数列幅度不受限制。
(5)分模数数列的幅度:M/10为M/10至2M;M/5为M/5至4M;M/2为M/2至10M。
7.建筑工程设计包括哪些内容?建筑工程设计是指设计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所要做的全部工作,一般包括建筑设计、结构设计、设备设计等几个方面。
8.民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划分民用建筑工程一般应分为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9.在不同设计阶段,其设计深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如在工程造价方面所能满足的深度如何?方案设计阶段只能做到估算的20%;初步设计阶段是概算的10%;而施工图设计室预算的0%。
10.建筑设计的要求有哪些?满足建筑功能要求,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考虑建筑美观要求,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11.建筑设计的依据有哪些?(1)使用功能①人体尺度及人体活动所需的空间尺度②家具、设备尺寸和使用它们所需的必要空间,(2)自然条件①气象条件②地形、地质及地震烈度③水文12.现行建筑抗震的设计规范适用的抗震设防烈度区是如何规定的?地震烈度在6度以下时,地震对建筑物影响较小,一般可不考虑抗震措施。
9度以上地区,地震破坏力很大,一般应尽量避免在该地区建造房屋。
因此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地震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均需进行抗震设计。
第二章1.建筑从组成平面的使用性质如何分类?使用部分(主要使用房间和辅助使用房间)和交通联系部分(水平交通,垂直交通,交通枢纽)2.建筑物的类型是由什么决定的?建筑物的类型由使用房间决定3.建筑平面设计包括什么?建筑平面设计包括单个房间平面设计及平面组合设计。
4.一般功能要求的民用建筑房间平面形状为什么常采用矩形?(1)矩形平面体型简单,墙体平直,便于家具布置和设备的安排,使用上能充分利用室内有效面积,有较大的灵活性,(2)结构布置简单,便于施工,(3)矩形平面便于统一开间、进深,有利于平面及空间的组合。
5.钢筋混凝土板的经济跨度和钢筋混凝土梁的经济跨度各是多少?钢筋混凝土板较经济的开间尺寸是不大于4.00m,钢筋混凝土梁较经济的跨度是不大于9.00m。
6.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是什么?交通联系部分的设计要求有足够的通行宽度,联系便捷,互不干扰,通风采光良好。
此外,在满足使用需要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交通面积以提高平面的利用率。
7.内走道的采光对走到长度不同的要求是什么?(1)当L(走廊长度)≤20m时,至少走道一端放采光窗,(2)当20<L≤40时,走道至少两端设采光窗,(3)当L>40m时,走道两端设采光窗,再加中间辅助采光口。
8.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是如何要求的?一般单人通行的楼梯宽度应不小于850mm,双人通行为1100~1200mm。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但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小到850~900mm。
9.常用室内坡道,室外坡道,供轮椅通行坡道的坡度是如何规定的?室内坡道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不宜大于1∶10,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10.什么是平面组合设计的核心?使用功能是平面组合设计的核心。
11.平面组合的优劣重要从那几个方面评价?平面组合的优劣主要体现在合理的功能分区(主次关系,内外关系,联系与分隔)及明确的流线组织(要使各种流线简捷、通畅,不迂回逆行,尽量避免相互交叉)两个方面。
12.平面组合的形式有哪几种?其适用范围如何?(1)走道式组合,适用于一般性的民用建筑,特别适用于房间面积不大、数量较多的重复空间组合,如学校,宿舍,医院。
(2)套间式组合,通常适用于房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使用房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下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展览馆,火车站等。
(3)大厅式组合,常布置在大厅周围并与主体房间保持一定的联系。
(4)单元式组合,广泛用于大量性民用建筑,如住宅,学校,医院等。
13.建筑的防火间距,日照间距及通风等卫生条件均需建筑间隔一定距离,一般情况下,哪个间距最大?①防火间距≥6.0m②日照间距:L=H/tanα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间距约为1.0H~1.7H。
③采光通风条件:间距要求应大于或等于2.5H,而最小间距不小于12m。
④卫生条件:间距应大于2.0H,对于1~2层病房,间距不小于25m;3~4层病房,间距不小于30m;对于传染病房与非传染病房得间距,应不小于40m.一般情况下日照间距最大。
14.对于大多数民用建筑,什么是确定房屋间距的主要依据?日照间距是确定建筑物之间间距的主要依据。
15.窗宽和位置对房间的天然采光有何影响?①窗宽影响了室内的通风量的多少。
②窗口的位置:决定了光线的方向及室内采光的均匀性;决定了气流的走向,影响到室内通风的范围。
16.楼梯以及住宅门宽的规定一、住宅门宽:单元门≥1.2 m;分产门≥1.0 m;卧室书房≥0.90 m;厨房≥0.80 m;卫生间≥0.75 m二、公共建筑当中:一般办公室等房间、单扇门1.0m,双扇门1.2~1.8m。
三、楼梯宽度:i公共建筑:一般不小于两股人流疏散宽度,即不小于1.1m。
ii住宅:六层及六层以下,楼梯宽度≥1.0m;七层及七层以上,楼梯宽度≥1.10 m;住宅户内楼梯一侧靠墙时≥750m m,两侧靠墙≥900m m.第三章1.大多数民用建筑的剖面形状均为矩形,为什么?这是因为矩形剖面简单、规整、便于竖向空间的组合,容易获得简洁而完整的体型,同时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2.从建筑剖面图中,你能看出哪些内容?(1)表示被剖切到的墙、梁及其定位轴线。
(2)表示房屋的层数和各部分的标高,如层高、净高、窗台高度、室内外地面标高。
(3)表示房间的剖面形状、尺寸及比例关系。
(4)表示天然采光、自然通风、保温、隔热、屋面排水及选择建筑构造方案。
(5)选择主体结构与维护结构的方案。
(6)房屋竖向空间的组合。
3*.窗高对房间天然采光有何影响?大多数的民用建筑,窗台高度主要考虑方便人们工作、学习,保证书桌上有充足的光线。
窗台过高,书桌将全部或大部分处在阴影区,影响使用效果,一般常采取900~1000mm,这样窗台距桌面高度控制在100~200mm,保证了桌面上充足的光线,并使桌上纸张不致被风吹出窗外。
4.一般民用建筑窗台高度常采用多高?一般常采取900~1000mm,这样窗台距桌面高度控制在100~200mm5.室内外地面高差的确定是如何规定的?室外地面小于室内地面,室内外地面高差必须大于150mm。
还需满足①内外联系方便②防水、防潮要求③地形及环境条件④建筑物性格特征第四章1.影响体形和立面设计的因素有哪些?使用工能,物质技术条件,城市规划及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因素。
2.建筑构图的基本法则有哪些?其中那条是重要原则?统一与变化,均衡与稳定,韵律,对比,比例,尺度。
均衡与稳定是建筑构图中的一个重要原则。
3.体形和立面的概念体形是指建筑物的轮廓形状,它反映了建筑物总的体量大小、组合方式以及比例尺度等。
立面是指建筑物的门窗组织、比例与尺度、入口及细部处理、装饰与色彩等。
在建筑外形设计中,可以说体形是建筑的雏形,而立面设计则是建筑物体形的进一步深化。
4.体形组合的形式①单一体形②单元组合体形③复杂体形5.建筑物的重点处理部分有哪些?①建筑物主要出入口及楼梯间是人流最多的部位,要求明显突出、易于寻找,也是为了吸引人们的视线②根据建筑造型上的特点,重点表现有特征的部分,如体量中转折、转角、立面的突出部分及上部结束部分,如机场瞭望塔、车站钟楼等。
③为了使建筑统一中有变化,避免单调以达到一定的美观要求,也常在反映该建筑性格的重要部位,如阳台、凹廊、公共建筑中的柱头,檐部等,仔细推敲其形式、比例、材料、色彩及细部处理,对丰富建筑立面起着良好作用。
第五章1.建筑构件和建筑配件的划分建筑构件主要指墙、柱、梁、楼板、屋架等承重结构;而建筑配件则是指屋面、地面、墙面、门窗、栏杆、花格、细部装修等。
建筑构造设计主要侧重于建筑配件的设计。
2.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哪些?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的影响;气候条件的影响;人为因素的影响);建筑技术条件的影响,建筑标准的影响。
3.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①坚固实用②技术先进③经济合理④美观大方第六章1.在平面图中给墙体命名墙体按水平位置和方向分类墙体按垂直位置分类①墙体按所处位置分为:外墙和内墙②按布置方向:纵墙和横墙③按受力情况:承重墙和非承重墙④按照结构方式:实体墙、空体墙、组合墙⑤按施工方法:块材墙、板筑墙、板材墙2.砖混结构中,墙体承重方案常用哪几种?横墙承重体系;纵墙承重体系;双向承重体系;局部框架体系3.在抗震设防地区,在砖混结构中,为什么要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同时是否提高墙体的承载力?抗震设防地区,为了增加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在多层砖混结构房屋墙体中,还需设置贯通的圈梁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使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骨架,加强墙体抗弯、抗剪能力,使墙体在破坏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减缓墙体的酥碎现象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