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军事理论完整版

军事理论完整版

一、1.国防的含义和类型?国防,即国家防务,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日韩)、中立型(瑞士、瑞典)2.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一)现代国防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二)现代国防是多种斗争形式的角逐(三)现代国防即是一种国家行为又是一种国际行为(四)现代国防具有多层次的目标3.中国国防历史的启示是什么?(一)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二)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三)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4.新中国国防建设成就有哪些?(一)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武装力量领导体制(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有了突破性进展(三)形成了门类齐全、综合配套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5.我国现行的国防政策是什么?(一)实行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坚决保卫国家利益(二)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四)独立自主地建设和巩固国防(五)实现国防现代化(六)实行军民结合,全民自卫(七)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二、1.中国在陆地上与周边(14 )个国家接壤。

A.9B.11C.14D.152.中国海防边界长(1.8 )万千米。

A.1.6B.1.8C.2.0D.2.63.中国与印度陆上领土争议面积为(c)万平方千米A.9B.12.5C.12.55D.13.54.中国与日本存在( C )争端。

A.黄海大陆架划分与东海大陆架划分B.黄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C.东海大陆架划分与钓鱼岛主权归属D.东海大陆架划分与琉球群岛主权归属5.中国南沙海域存在争议有( C )。

A.5国B.5国6方C.6国7方D.6国6.中国对南沙问题的立场是主权归我、(BC )。

A.寸土必争B.搁置争议C.共同开发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7.中国海洋面积约( D )万平方千米。

A.150B.200C.250D.3008.联合国海洋法中规定,海域划分( CD )。

A.有传统习惯线按传统习惯线划分B.按大陆架划分C.共架国按中间线划分D.相向9.联合国海洋法规定:领海12海里、毗连区(B )、专属经济区( D )、大陆架200-350海里。

A.20B.24C.150D.20010.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总体上是( AB )。

A.和平B.稳定C.恶化D.紧张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不丹王国(B )。

A.建有外交关系B.无外交关系C.曾建有外交关系D.断交后又恢复外交关系12.我国周边安全环境主要存在( AC )忧患。

A.军事大国的威胁B.领土、海洋权益争端C.相邻国家的矛盾冲突D.恐怖组织的威胁论述题:论述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现状一、和平稳定是目前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流1.改善大国关系,解除了敌对状态2.签订了边境条约,缓解了邻邦矛盾3.加强多边协作,改善了周边安全态势二、我国安全环境中存在许多忧患1.军事大国对我国安全存在长期影响2.我国与邻邦边界、海权争端是我国安全最大的隐患简答题:国家周边安全环境的含义是什么?周边安全环境,是指一个国家周边的安全状况和形势。

包括与相邻国家矛盾冲突,边界纠纷争议,特别是有无对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构成威胁,有无军事入侵、渗透和颠覆等。

如何面对挑战构建良好的国家安全环境?(1)大力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确保长治久安(2)加强国防建设,提高我军的实战能力和威慑能力(3)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推进多级制衡格局(4)构建周边安全机制,营造睦邻友好环境四、1.什么是国防法规,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国防法规是调整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领域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它是国家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国防和武装力量建设的基本依据,对于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防法规的共性鲜明的阶级性;高度的权威性;严格的强制性;普遍的适用性;相对的稳定性。

(二)国防法规的个性1.调整对象的军事性2.公开程度的有限性3.司法适用的优先性4.处罚措施的严厉性2.我国的国防法规体系主要是由哪些层次构成?法律、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3.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兵役制度?我国公民履行兵役义务的主要形式有哪些?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服现役、服预备役、参加学生军事训练、4.我国国防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1)独立自主,自立更生(2)积极防御(3)全民防卫(4)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5.如何理解学生军训的意义?(一)学生军训是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需要(二)学生军训是加速人民解放军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三)学生军训是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需要(四)学生军训是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需要五1.什么是航天技术?航天技术主要由哪些技术组成?航天技术又称空间技术。

是一项探索、开发和利用太空以及地球以外天体的综合性工程技术。

航天运载器技术、航天器技术、航天测控技术2.常用的航天器主要有哪些运行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太阳同步轨道、极轨道3.卫星绕地球运转所具备的基本条件有哪些?速度条件:第一宇宙速度7.9km/s 环绕速度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16.7km/s4.航天技术在军事领域应用的成果有哪些?5.侦察卫星有哪些特点和用途?军事通信卫星又有哪些特点?侦察卫星:①速度快。

②效率高。

③效果好。

④适用广。

第一,详细侦察对方各种战略目标。

第二,对敌方领土进行准确测图。

第三,侦察敌方战略导弹系统的数质量情况第四,侦察敌方地面部队的调动的部署情况。

第五,侦察对方的战场情报。

军事通信卫星:一、通信距离远。

第二、通信容量大第三,传输质量高。

第四,机动性能好。

第五,生存能力强。

6.全球有哪四大卫星导航定位系统?1、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

2、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

3、欧洲“伽利略”系统。

4、中国“北斗”系统。

7.我国卫星技术已实现了哪七大卫星系列?航天技术又过了哪些六大关?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上天返回一箭多星地球同步太阳同步载人航天8.未来的军事航天技术有哪些发展趋势?(1)军用卫星系统以直接支援部队作战为主,加强战术应用能力(2)军用卫星系统将逐步向网络化方向发展,以争夺制信息权为目的(3)发展更加实用的小型卫星和更加经济的运载工具(4)建立更加完备的载人航天体系和天军(5)军事航天活动将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六、1、中国武装力量的组成P31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部队、预备役部队、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2、中国人民解放军军种组成P32现役部队: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和第二炮兵一个独立兵种预备役部队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性质和任务P33性质:担负国家赋予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社会秩序,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

任务: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国家领导机关、重要目标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战时协助中国人民解放军作战。

4、武装部队的组成P33内卫部队;边防、消防和警卫部队;黄金、水电、交通和森林部队。

5、陆军部队的组成及主要作战兵种的特点P34组成:步兵、装甲兵、炮兵、防空兵、航空兵、工程兵、通信兵、防化兵、电子对抗兵等兵种及各种专业勤务部队特点:实在找不到!6、海军的组成及任务P35组成:潜水部队、水面舰艇部队、航空兵、陆战队、岸防部队。

任务:保卫国家海上方向安全、领海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

7、空军的组成及任务P37组成:航空兵、地面防空兵、空降兵、通信兵、雷达兵、电子对抗兵、技术侦察兵、防化兵。

任务:国土防空;实施相对独立的空中进攻作战;协同陆、海军作战;实施空降作战;实施空中威慑;实施空中输送;实施电子对抗、航空侦察、无线电技术侦察和雷达侦察。

8、第二炮兵的性质和任务P39性质:是以地地战略导弹为基本装备,实现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重要核反击力量。

是我国反对超级大国的核威慑,完成核反击任务的主要力量,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和空军战略轰炸部队构成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和力量。

任务:打击敌海、空进攻力量,削弱敌远程航空兵和海军的作战能力,减轻来自空中和海上对我的威胁;打击敌重要交通枢纽,中断敌交通运输,以组织或迟滞敌人的战略机动和屋子补给;打击敌重要交通枢纽,削弱敌战争潜力和进攻能力;打击敌政治、经济中心,在政治上、心理上威慑敌人,使其国民经济和战争潜力遭到严重损失;打击敌军政首脑指挥中心,打乱和破坏其战略指挥;打击敌重兵集团,杀伤其有生力量,削弱其地面部队的作战能力;配合其他军种实施常规导弹突击,遂行常规作战任务。

9、我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力量的组成二炮轰炸机空军战略轰炸机海军战略导弹第七套:聚焦前沿:信息化战争与新军事变革第一节信息化战争1 什么是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基本战争形态,是信息化军队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六维空间,运用信息资源、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进行的战争。

2 信息化战争与信息站、信息作战的不同信息化战争是战争形态,信息站是一种作战样式,是敌对双方在信息领域的对抗活动。

信息站就像作战领域的空战、海战、坦克战等一样。

信息作战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脱去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3 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征书上:①战争与和平的界限模糊,战争趋向“平民化”;②战争动因复杂,战争目的有限;③战争的内涵扩大,战争主体多样化;④作战节奏快,战争持续时间短;⑤战争毁伤破坏小,必要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⑥作战行动在全维空间进行,地理因素影响大大减弱;⑦战争一体程度高,无形作战力量要素起决定性作用。

老师的幻灯片上:①战争的内涵在逐步拓展②信息资源主导战略③武器装备高度信息化④作战空间超大多维⑤战争行动控制性强⑥非接触交战为主要样式4 信息化战争中的信息空间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多选题:1、信息化战争中信息空间主要有:电磁空间网络空间和心理空间2、信息化战争同以往战争相比具有以下不同点:指挥手段不同、战争主体不同、作战手段不同单选题:1、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2、信息化战争是信息时代的战争形态。

3、信息化战争主要在陆、海、空、天、信息、认知等空间进行4、信息化战争可以有效地对战争的规模和时间控制5、信息作战就是敌对双方在战场上为夺取和保持制信息权而展开的一系列作战行动。

6、在信息化战争中,争夺信息权将成为敌对双方对抗的焦点7、在信息化战争中,电磁空间的争夺主要体现在战争的全过程8、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的因素内涵主要向智能型发展9、信息化武器可以通过对重要目标的打击,直接达成战略目的,避免了战争的久拖不决,原因之一是战场信息流动加快,作战周期缩短10、信息化战争的主体是全员整体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