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美国酒店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美国酒店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2017年美国酒店行业专题研究报告目录索引背景:2010年以来美国酒店股收益明显,经济稳增长、供需向好是主因 (5)市场表现:2010年以来七大酒店股价平均超额收益88%,平均市值CAGR为10.2% (5)“酒店牛”的宏观逻辑:经济和个人消费稳增长,酒店R EV PAR平均增速达6.1% . 6“酒店牛”的行业逻辑:商旅及休闲旅游复合增速均达6%,供给增速整体小于需求,中高端酒店增速更快 (8)经营:随经济周期波动,业绩弹性较大 (10)整体情况:业绩体量稳步扩大,盈利能力提升 (10)经营指标:R EV PAR与GDP同步变动,周期性特征显著 (11)收入和盈利:过去13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和7%,整体与R EV PAR正相关,业绩弹性较高 (14)成长路径:全品牌、轻资产、全球化、会员体系 (16)品牌:全面布局,多品牌战略满足顾客需求,高端和中端酒店占比超80% (16)运营模式:轻资产运营,低风险高增长,EBIT率有望达25%以上 (18)全球布局:海外扩张,塑造全球性酒店巨头 (20)自有渠道:打造会员体系,掌握流量端话语权 (20)估值:市场情绪向好、行业经营改善、并购及品牌扩张往往有助于估值提升 (22)整体情况:行业PE上行,平均值27倍;EV/EBITDA波动较小,平均值14倍 (22)市场情绪向好时,酒店业估值往往有所提升 (23)行业经营改善、并购及品牌扩张助推估值提升 (25)行业回升+内生增长,继续看好锦江股份及首旅酒店 (26)图表索引图1:2010-2016主要酒店集团股价累计收益率情况 (5)图2:2010-2016主要酒店集团平均市值及增速 (5)图3:2010-2016美股酒店累计收益率情况 (5)图4:美股酒店年涨跌幅及相对收益情况 (6)图5:2000-2016美国GDP及服务消费增长情况 (7)图6:2000-2016美国GDP结构 (7)图7:美国住宿业增长与经济增速对应关系 (7)图8:美国住宿业增长与经济实际增速对应关系 (7)图9:美国国内旅游消费及增速情况 (8)图10:美国商务出行及休闲旅游消费增长情况 (8)图11:2000-2016美国酒店需求间夜量及增速 (8)图12:美国住宿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情况 (9)图13:2004-2016美国酒店行业房间数及增速 (9)图14:2004-2016美国各类型酒店房间数占比结构 (9)图15:2005-2016美国各类型酒店供给增速情况 (9)图16:主要酒店集团营收及EBITDA情况 (10)图17:主要酒店集团归母净利及扣非净利情况 (10)图18:主要酒店集团毛利率及EBITDA率情况 (10)图19:主要酒店集团净利润率情况 (10)图20:美国酒店业RevPAR增速与GDP增速情况 (11)图21: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RevPAR增速 (11)图22:2003-2016美国酒店业OCC、ADR增速与GDP增速情况 (12)图23: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出租率增速 (12)图24: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平均房价增速 (12)图25:2003-2016酒店集团平均OCC增速与GDP增速 (13)图26:2003-2016酒店集团平均ADR增速与GDP增速 (13)图27:2003-2016美国酒店业OCC、ADR增速与GDP增速情况 (13)图28: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各类型酒店RevPAR增速情况 (14)图29: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营收增速 (14)图30: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扣非净利增速 (14)图31:03-16主要酒店集团营收与RevPAR增速关系 (14)图32:03-16主要酒店集团业绩与RevPAR增速关系 (14)图33:管理加盟费收入占酒店分部基本收入比例 (15)图34:管理加盟店总收入占酒店分部总收入比例 (15)图35:2004-2016各酒店集团管理加盟费收入增速 (15)图36:2003-2016各酒店集团平均收入增速 (15)图37:万豪、洲际、希尔顿海外酒店数及占比 (20)图38:万豪、洲际、希尔顿海外客房数及占比 (20)图39:2013-2018OTA行业规模 (21)图40:2016酒店集团门店数及OTA覆盖酒店数 (21)图41:2016酒店集团会员数 (21)图42:“万豪礼赏”计划优惠政策明细 (22)图43:主要酒店集团市值增速与盈利增速 (22)图44:主要酒店集团EV增速与EBITDA增速 (22)图45: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PE(TTM) (23)图46:2003-2016酒店集团PE(TTM)均值及中位数 (23)图47:2003-2016主要酒店集团EV/EBITDA(TTM) (23)图48:酒店集团EV/EBITDA(TTM)均值及中位数 (23)图49:2003-2016酒店集团估值与标普500涨跌幅对应关系 (24)图50:酒店估值与RevPAR增速对应关系 (25)图51:酒店估值与业绩增速对应关系 (25)图52:万豪集团估值与并购事项对应关系 (25)表1:酒店指数年涨跌幅及相对收益情况 (6)表2:美股酒店涨跌幅与经济指标对应关系 (8)表3:主要酒店集团品牌分布 (16)表4:主要酒店集团各类型品牌酒店数 (17)表5:主要酒店集团各类型品牌房间数 (17)表6:1990-2017主要酒店集团并购事项 (18)表7:2011-2016酒店集团利润率变化情况 (18)表8:万豪、洲际、凯悦管理加盟店占比及利润率 (19)表9:凯悦、希尔顿直营及加盟店EBITDA率情况 (20)表10:酒店集团相对收益及估值情况 (24)表11:并购及品牌扩张事项公告后,酒店公司估值往往有明显提升 (26)表12:海外及国内酒店集团PE(TTM)及EV/EBITDA(TTM)情况 (27)表13:海外及国内酒店集团财务数据概览 (27)背景:2010年以来美国酒店股收益明显,经济稳增长、供需向好是主因市场表现:2010年以来七大酒店股价平均超额收益88%,平均市值CAGR 为10.2%近年海外酒店集团股价表现亮眼:2010年至2016年彭博酒店指数实现累计收益率177%,相对于标普500的累计超额收益率为76%;精选国际、凯悦、希尔顿、洲际、万豪、温德姆、喜达屋等7大美股酒店集团股价累计平均上涨188%,相对标普500的平均超额收益达88%(其中洲际、万豪、温德姆累计超额收益均超过100%)。

从市值角度看,7大酒店集团2010年末平均市值为80亿美元,至16年末达到144美元,复合年均增速为10.2%。

图1:2010-2016主要酒店集团股价累计收益率情况图2:2010-2016主要酒店集团平均市值及增速数据来源: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图3:2010-2016美股酒店累计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Bloomberg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分阶段来看,美股酒店自金融危机后整体走牛,股价表现显著强于大市。

特别是历年中大盘上涨10%以上时,酒店龙头公司及酒店指数往往有明显的相对收益,而在大盘相对平稳或下跌的阶段,酒店公司往往跑输大盘。

07-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美国股市崩盘,2008年末标普500点位跌至903,年跌幅为38%,酒店指数年跌幅为76%,7大酒店集团平均跌幅为46%;2009年:美国股市复苏,标普500实现24%的年涨幅,美股酒店股价回升强劲,酒店指数年涨幅达57%,超额收益为34%,主要酒店集团实现75%的涨幅,超额收益达52%;2010年至今:标普500年均涨幅约10%,美股酒店年均涨幅约20%,除2011年9-12月美国主权评级下调、欧债恐慌情绪爆发及2015下半年A股股灾、大宗商品暴跌带来的短期市场波动外,酒店业股价整体表现显著强于大市。

图4:美股酒店年涨跌幅及相对收益情况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表1:酒店指数年涨跌幅及相对收益情况标普500涨跌幅13.6% 3.5% -38.5% 23.5% 12.8% 0.0% 13.4% 29.6% 11.4% -0.7% 9.5% 主要集团平均涨跌幅23.6% -26.6% -45.9% 75.0% 48.3% -7.2% 29.1% 32.2% 23.2% -12.7% 18.6% 主要酒店集团相对收益9.9% -30.2% -7.4% 51.5% 35.5% -7.2% 15.7% 2.6% 11.8% -11.9% 9.1% 酒店指数涨跌幅50.6% 3.7% -75.9% 57.4% 89.3% -10.8% 12.0% 59.4% -4.3% -20.7% 21.0% 酒店指数相对收益37.0% 0.2% -37.4% 33.9% 76.5% -10.8% -1.4% 29.8% -15.7% -20.0% 11.5% 数据来源:Bloomberg、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酒店牛”的宏观逻辑:经济和个人消费稳增长,酒店RevPAR平均增速达6.1%2010-2016年美国经济稳健增长,GDP总量由15.0万亿美元提升至18.6万亿美元,复合年均增速约为3.7%,人均GDP由4.8万美元提升至5.8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速约为3.0%,人均服务消费支出由2.2万美元增至2.7万美元,复合年均增速约3.3%。

而从GDP 结构角度看,美国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消费增长和商业复苏,个人消费支出和国内私人部门投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达到68%,复合年均增速分别达到4%和6%。

图5:2000-2016美国GDP 及服务消费增长情况图6:2000-2016美国GDP 结构数据来源: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数据来源:Wind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酒店是消费股中典型的类周期品种,各项行业指标与GDP 增速有较为明显的相关关系,2010年以来的经济复苏为酒店行业回暖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金融危机前:美国GDP 增速处于高位,2004-2006年名义GDP 增速均值为6.4%,实际GDP 增速均值为3.3%;酒店业经营指标增速高于GDP 增速,其中住宿业增加值的名义和实际增速均值分别为7.1%和3.2%,RevPAR 增速均值为7.8%;而市场表现方面,7大酒店集团和酒店指数的平均涨幅分别达到31%和35%; 金融危机期间:2008年GDP 增速降至2%以下,实际GDP 增速转负,住宿业盈余总额降幅逾10%,酒店股跌幅逾50%;2010年至今:美国经济自2010年起逐步复苏,名义GDP 和实际GDP 增速由负转正,2010-2016年均值分别为3.7%和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