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初中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经典练习题【含答案】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提点】凸透镜成像规律虚像物体同侧;实像物体异侧;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成虚像时物距越远,像距越远,像越小。

一焦分虚实:F 以内成虚像,F以外成实像。

二焦分大小:2F 以内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缩小的像【经典习题】1、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B )A.大于10 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2、一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B )A.像变大,像距变小 B.像变大,像距变大 C.像变小,像距变小 D.像变小,像距变大3、老师上课时经常用到投影仪,如图4所示,关于投影仪的使用做法中合理的是( D )A.投放到屏幕上的画面太靠上时,应增大平面镜与凸透镜的夹角使画面向下移动B.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靠近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C.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上移动图4D.若使屏幕上的画面大一些,可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凸透镜适当向下移动4、某物体放在凸透镜前30cm 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D )A 40cm B.30cm C .20cm D.10cm5、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当烛焰离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眼睛通过透镜观察到的虚像可能是图中的( B )6、小明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小明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 A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倒立等大的实像7、小明和小红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照相机对小强同学拍照,洗出的底片分别为右图中的甲和乙,则( D )A.小红离小强的距离近B.小明和小红离小强的距离相同C.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减少镜头到底片的距离D.小红要使底片上的像与小明的一样大,小红移动位置后,再增大镜头到底片的距离8、下图为小红同学的脸庞外形和大小,通过凸透镜看她的脸庞时,不可能看见的像为下图的( C )9、如图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

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cm 处,则( D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B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C .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D .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10、一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距为30厘米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当物体移至物距为15厘米时,它的像一定是:( C )A 、放大实像;B 、缩小的实像;C 、放大的虚像;D 、缩小的虚像11.某同学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所给的有下面不同焦距的四块凸透镜,实验中,光屏移到离凸透镜16厘米处,得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这块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A、f=4厘米; B、f=8厘米; C、f=12厘米; D、f=16厘米。

1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经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则物距u 应满足( A )A.u >2f;B.2f >u >f;C.u=2f ;D.u <f13、在物体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移近的过程中,像距与实像的变化情况是:( A )A.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大B.像距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C.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大D.像距逐渐减小,像逐渐变小14、如图为凸透镜成像的示意图.由于不慎将透镜的上沿摔掉一块(图中阴影部分),则所成的像将( D )A .像的A ′部分消失了B .像的B ′部分消失了C .成像的效果不受影响D .像A ′B ′是完整的,亮度变暗15、一个焦距是10cm 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 处逐渐移向30cm 处的过程中( D )。

A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B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C 、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 、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16、如果要使透镜15cm 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则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B )A 、5cmB 、10cmC 、15cmD 、20cm17、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 ,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A )A 、3cmB 、5cmC 、7cmD 、14cm18、要在光屏上得到跟物体一样大小的像,下列元件中应选用( B )A 、平面镜B 、凸透镜C 、凸面镜D 、凹透镜19、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常需要从高空飞机上向地面拍照,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mm ,则胶片与镜头的距离应为( D )A 、100mm 以外B 、恰为50mmC 、50mm 以内D 、略大于50mm 20一个人照完一张半身像后,又想照一张同样大小的全身照,摄影师应使( B )A.照相机远离人,暗箱拉长B.照相机远离人,暗箱缩短C.照相机靠近人,暗箱拉长D.照相机不动,只调大光圈21、在实验中若发现无论光屏如何移动,均无法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有两个方面:①物体在_____一倍焦距___ 或___一倍焦距____ 以内,②蜡烛、凸透镜和光屏_______不在同一水平线上_________________ 。

22、若在实验中用纸遮挡凸透镜一部分,或凸透镜不小心损坏了一部分,则___能_____(能或不能)成完整的像,但像的亮度变_____暗___ 一些。

23、班上照集体照时,发现有同学没在取景框中,此时应将照相机_____远离___(填"靠近"或"远离")同学们,并将相机的镜头和底片间的距离_____缩短_(填"伸长"或"缩短")24、如图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正立放大的虚像___。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5度.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近些_。

放大镜的放大倍数是6倍,则他看到的角是_5_____度。

40 30 20 10 50 60 70 80(cm)25、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下_____调整(选填“上”或“下”);(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7.5____cm;(3)接着使烛焰向左移动5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_______左__移到某一位置(选填“左”或“右”),才能在屏上得到倒立、_____缩小____、清晰的实像26、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l)在a、b、c、d、e这五个点中:①把烛焰放在_____e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②把烛焰放在____a____点上,所成的像最小。

③把烛焰放在____a.b_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④把烛焰放在__c.d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27.图3—28左边的实线框内是某一物体的形状,右边4个虚线框内是供选择的物体像的形状.以下填空时,只考虑像的形状,不考虑像的大小.图3—28(1)在照相机的毛玻璃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_D___;(2)在平面镜中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A____;(3)把投影仪的反射平面镜卸掉,让物体的像成在天花板上,这时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D______;(4)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_____C____.28、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右图,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 凸透镜,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正立的___ 放大_的虚像。

29.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很多厂商一改过去“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观点,纷纷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但有些广告制作却忽视了其中的科学性. 如图14所示的两幅广告中各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30.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无锡著名景点——锡山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如图所示。

他产生了这样的疑问: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所成像的大小与透镜的焦距有何关系呢?小明对此进行了探究。

甲乙(1)小明找来了一些凸透镜,但不知道它们的焦距,请你为他提供一种测量透镜焦距的方法。

(2)测出凸透镜焦距后,小明先后选用了三个焦距分别为15cm、10cm、5cm的凸透镜,在保持物距始终为35cm的情况下依次进行实验,发现所成的像越来越小。

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小明在拍摄哪一张照片时照相机镜头的焦距较大。

右图(3)在探究过程中,小明总是让物距保持不变,请你说出他这样做的理由。

31.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

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___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 A、B、C、D所示。

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______D___是用甲拍摄的,照片____A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C____是用丁拍摄的,照片______B____是用乙拍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