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讲中世纪城市

第四讲中世纪城市


基督教据说由耶稣在公元一世纪(创世纪)创立,产生于巴勒斯坦及小亚细亚。宗教思 想从奴隶中产生(命的思想),后被统治者利用反过来麻痹人民——AD313罗马皇帝 Constantine承认基督教并定为国教。AD330迁都到帝国东部的Byzantium命名为 Constantinople (现为土耳其的Istanbul)。亦发展教堂建筑,越建越大越华丽,终于 在6c建成了Santa Sophia。随着东、西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在AD1054正式分裂为: 天主教——加特力教,Catholica“普世性的”,罗马公教; 东正教——东方(拜、俄、东欧),自称“正教”,故名。 后来,1517年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成为“新的基督教”——新教,形成以天主教、(东) 正教和新教为三大派的基督教。三大教派基本教义差别不大,是在诸神的名称、礼仪形 式、地域的分布上有所不同。
中世纪的建筑
中世纪相关的历史背景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上升到合法地位 324年-皇宫迁至君士坦丁堡 330年-罗马帝国首都改为君士坦丁堡 395年-东西罗马分裂
(基督教兴起)
拜占庭建 筑 (4-16C)
东罗马帝国 (拜占庭)
西罗马帝国 (476年灭亡)
希腊语文化, 战争,850后受朝圣和十字军刺激 罗马的法律、行政管理再继续 ,旅行贸易增加,教会资助大规模建 创造成熟的文明 筑复兴
斜塔用大理石建造,圆 形建筑,直径16米,重 1.42万吨。全塔8层, 从底层到顶层分布数量 不同的圆柱,并有213 个拱门位于塔的各处。 塔顶为钟亭。
比萨教堂群:主教堂
洗礼堂 斜塔 细部装 饰
主教堂室内
主教堂室内
比萨教堂群:洗礼堂
佛罗伦萨主教堂
1296年动工,建筑群包括主教堂、洗礼堂和钟楼。
s.Apollinare教堂的室内马赛克壁画(6世纪上半叶)
s.Apollinare教堂的室内马赛克壁画(6世纪上半叶)
s.Apollinare教堂的室内马赛克壁画(6世纪上半叶)
s.Apollinare教堂的室内马赛克壁画(6世纪上半叶)
圣索菲亚教堂532-537
40个拱形窗户引进光线,减轻圆顶的沉重感
哈尔滨圣索 菲亚大教堂
基督教早期建筑
早期基督教建筑
早期基督教建筑是指与早期拜占廷建筑同时期在西 罗马发展起来的建筑。东西罗马分裂后的三百余年 里,西罗马(西欧)奴隶制度瓦解,进入封建混战 时期。这时的建筑活动很少,仅限于少量基督教堂 建筑,其中大部分是直接利用古罗马的旧建筑作为 教堂使用。有一些现存的早期基督教建筑就是利用 古罗马时期的陵墓改建而成的。
拉丁十字式:
由于宗教仪式日趋复杂,圣品人增多,后来就在祭坛前增建一 道横向的空间,大一点的也分中厅和侧廊,高度和宽度都同正 厅的对应相等。于是,就形成了一个十字形的平面,竖道比横 道长得多,信徒们所在的大厅比圣坛、祭坛又长得多,叫做拉 丁十字式。
基督教世界在中世纪盛行修道院制度,修道院一般远离城 市。
对中世纪的不同评价 封建城堡和哥特式大教堂、十字军和贵族战 争。这个世界几乎完全被暗影所笼罩, 使其黯然 失色的一方面是古典古代世界,另 一方面是文艺 复兴的世界。“中世纪”这个词的概念,一开始 就带有一种贬义,暗指欧洲文化历史的毁灭和空 白。 中世纪的欧洲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来统治 ,封建割据带来频繁的战争,造成科技和生产力 发展停滞,人民生活在毫无希望的痛苦之中,所 以中世纪或中世纪的早期在欧美普遍成为“黑暗 时代”。传统认为这是欧洲文明史上发展比较缓 慢的时期。
建筑材料:砖砌或砖石混砌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圣维达莱教堂、加拉.普拉其帝亚墓内的马赛克装 饰(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420年)
中世纪历史: 随着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所灭,相继出现了一批蛮族国 家。先后有法兰克、伦巴德、奥多亚克、勃艮第、东哥特 、西哥特、央格鲁撒克逊等国建立。 文化: 意大利一直不能统一,罗马教皇为了保持自己的独立地 位,声称当年君士坦丁把罗马城宫等交给了教皇。教会统 治非常严厉,并且控制了西欧的文化教育。教士不能结婚 ,主张禁欲,要求人们将一切献给上帝才能死后上天堂, 严格控制科学思想的传播,并且设立宗教裁判所惩罚异端 ,学校教育也是为了服务神学。
圣 索 菲 亚 大 教 堂 室 内
圣 索 菲 亚 大 教 堂 马 赛 克 壁 画
圆顶的空间向四面延伸,若干 半圆顶空间多样,抵挡圆顶侧 推力的作用 各省进贡材料,用工巨万。至今保持城市天际线。邦克楼为改清真寺后所加。
华西里-伯拉仁内教堂 (1555~1560年)与 克里姆林宫
华西里· 伯拉仁内教堂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筑。整座教堂由9个墩式形体组合, 中央的一个最高,近五十米。在其周围,簇拥着8个稍小的墩体,都冠戴色彩各 异的圆葱顶。虽然这九座塔彼此的式样、色彩均不相同,但却十分和谐,它与克 里姆林宫的大小宫殿、教堂搭配出一种特别的情调。
修道院
城市教堂
Mausoleum of Galla Placidia Ravenna, c.425
古罗马风建筑
罗马风建筑 · 罗马风建筑特点: 在古罗马的废墟上, 利用古罗马废墟的建筑材料, 摹仿古罗马建筑的风格进行建造起来, 但是工艺比较粗糙,也称罗曼式或者罗马式。 · 比萨教堂群:洗礼堂、主教堂和斜塔 · 剖面:拱顶,未摆脱墙承重。
比萨主教堂平面图
比萨大教堂广场全貌。从这个角度看,最前面的圆形建筑就是洗礼堂
(Battistero - Baptistery);教堂的一部分被洗礼堂挡住了,后面就是著 名的比萨斜塔。整个建筑群坐落在一个由砖墙围成的大院子里,在院子的西 南角有一个供游客进出的大门。全部建筑群完成耗时288年,是意大利中世 纪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也是比萨城的标志性建筑。
初期基督教建筑(多半是利用罗马原有的建筑物)
二种类型:1.巴西利卡式(拉丁十字式)
2.集中式
古罗马晚期,基督教公开以后,依照传统的巴西利卡的样子建造教堂。
巴西利卡:是长方形的大厅,纵向的几排柱子把它分为几长条空间,中 央的比较宽,是中厅,两侧的窄一点,是侧廊。中厅比侧廊高很多,可 以利用高差在两侧开高窗。大多数的巴西利卡用木屋架,屋盖轻,所以 支柱比较细,一般用的是柱式柱子。 这种建筑物容量大,结构简单,便于群众聚会,所以被天主教会选中。
拜占庭建筑
一、主要建筑特点与成就
1. 综合了东西方建筑特点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独特 风格的拜占廷建筑。 结构上创造了通过帆拱(pendentive)或抹角拱 (squinch)作为过渡,将穹窿顶建造在方形平面上的 结构方法。 在建造技术上采用小料厚缝的砌筑方法,使拱、券、 穹窿的形式灵活多样。 教堂设计从平面上分为巴西利卡式、集中式(圆形 或多边形平面,中央有穹顶)和十字式(十字形平 面,中央有穹窿,有时四翼也有穹窿)三种。 建筑装饰多采用彩色云石或琉璃砖镶嵌画和彩色面 砖饰面。
•圣索菲亚的主要建筑材料为砖块
教堂正厅之上覆盖著一个最大直径达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圆顶
查士丁尼大帝,
圣索菲亚教堂于公元537年由 查士丁尼大帝兴建。罗马圣彼 得大教堂建成以前,此教堂是 世界最大的教堂。教堂采用拜 占庭式的建筑风格,圆顶,室 内无柱。 教堂前庭高悬 着巨大的圆形牌碑,上面刻有 古兰经文,教堂本来没有拜望 塔的,但转为伊斯兰教寺后, 便在教堂四角加建四座拜望塔。
大教堂正立面高 约32米,底层入口 处有三扇大铜门, 大门上方是几层连 列券柱廊,以带细 长圆柱的精美拱圈 为标准逐层堆叠为 长方形、梯形和三 角形,布满整个正 面。 教堂外墙是用红 白相间的大理石砌 成,色彩鲜明,具 有独特的效果。
比萨主教堂外立面
举世闻名的意大利比萨 斜塔,位于比萨主教堂 圣坛东南20余米处。 1174年开始建造,是作 为主教堂钟楼而设计的。
的木屋顶,创造了扶壁、肋骨拱与束柱结构。因其形式略有罗马风格,故称罗马风建
筑。比萨主教堂建筑群就是代表。 12世纪时,工商业城市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治权,出现了哥特式建筑,其建筑风格
是指尖券、尖形肋骨拱顶、高耸的钟楼、飞扶壁、束柱、花窗棂为其特点。哥特建筑
的教堂为主,也有城市广场、市政厅等建筑,风格独特。西欧各国不同的民族文化, 造成了哥特建筑不同的地方特色。
比萨主教堂建筑群(Pisa
Cathedral,建于公元11-13 世纪)。教堂与钟塔和洗礼堂 ,构成了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 的建筑群之一。 教堂平面呈长方的拉丁十字形 ,长95米,纵向四排68根科林 斯式圆柱。纵深的中堂与宽阔 的耳堂相交处为一椭圆形拱顶 所覆盖,中堂用轻巧的列柱支 撑着木架结构屋顶。
早期基督教建筑 (4-9C)
中世纪欧洲
(11世纪 东正教会与天主教会分裂) 被奥斯曼土耳其攻占 ( 1453年)
罗马风建筑(912C) 哥特式建筑(1215C)
早期基督教建筑,主要是教堂。基督教1—2世纪开始流传。罗马帝国于313年颁布 《米兰敕令》后取得合法地位,于是建立教堂,罗马一地就有30余座。330年罗马帝国 迁都拜占廷,早期基督教建筑继续发展。 公元9世纪,西欧正式进入封建社会,这时建筑形式继承了古罗马的半圆形拱券结构 ,采用传统的十字拱,以及简化的古典柱式和细部装饰,以拱顶取代了早期基督教堂
3.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占挺帝国大受损失。这时 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 存。后来影响了东欧宗教建筑。 对其他地区的影响:拜占庭式建筑对俄罗斯建筑和伊斯兰教建筑有重大 影响。典型的如莫斯科的华西里· 柏拉仁诺教堂及哈尔滨圣· 索菲亚 教堂
拜占庭的装饰艺术: 玻璃马赛克和粉画:平整的墙面上贴彩色大理石板,拱券和穹顶 表面用马赛克或粉画。马赛克壁画是用半透明的小块彩色玻璃镶 嵌成的。为了保持大面积画面色调的统一,在拱顶和穹顶上先铺 一层底色。在不重要的教堂,墙面抹灰,作粉画。 石雕:发券、拱脚、穹顶底脚、柱头、檐口和其它承重或转折的 部位用石头砌筑,并在上面做雕刻装饰。 雕刻的手法是:保持构件原来的几何形状,用镂空和三角形截面 的凹槽来形成图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