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在创造高价值的同时, 也存在高度危险、事故多发的现实。

建筑施工安全是质量和效益的前提, 没有安全, 发生了安全事故,将直接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大局, 影响建筑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因此抓好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就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也是我们长期和艰巨的任务。

本文分析了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问题监督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设施工安全事关人民生命安全, 做好这项工作是“三个代表”落到实处的体现。

当前我国建设施工管理体制是“国家监督、行业管理、企业负责、职工遵章守纪”。

要做好施工安全工作“行业管理”管什么、如何管, 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出台前, 各地对施工安全的监督以实物监督为主,《条例》出台后, 将建设单位作为龙头, 把过去对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为主, 变成了对建设、监理、施工等各方责任主体的安全管理。

一、建设工程安全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诚信制度”和“建筑安全措施费用”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开展缓慢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信誉与市场准入制度脱节,源头上未把好企业
安全准入关导致施工企业中标施工后未能认真履行合约,甚至部分施工企业低于成本价中标后压缩安全措施费用。

此外,政府工程建设主管部门对施工现场违规生产处罚尚未形成有效的联动机制,未能及时对违章责任主体实施处罚。

信息管理展开缓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发展的建设市场安全生产的管理需要。

2、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过程中,为赶工期在未领取施工许可证前擅自开工
我国建筑方面的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且法规、规范规章也在不断颁布更新。

但部分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中未能严格履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章。

这给政府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的监管增加了难度。

少数建设单位工作人员对工程安全生产不够重视,认为安全生产是施工企业的事,未能及时督促其它参建单位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部分建设单位为降低工程造价,不按规定支付安全生产措施经费,造成施工单位在安全防护投入方面经费保障上的困难,对安全生产影响很大。

3、少数设计单位未能对复杂地质构造、不利的自然环境和施工中采用的新工艺、新材料可能危及施工生产安全提出专项安全措施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需求,施工规模大、技术难度高的大型建筑越来越大,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法的大量应用,也给设计单位提出了新课题新要求。

依据《条列》规定,“采用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的建设工程和特殊结构的建设工程,设计单位应当在设计中提出保障施工作业人员安全和预防安全生产
施工的措施建议”。

通过对建设过程中安全状况实施跟踪管理,出现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不能从技术支持上提供安全保障。

4、监理单位对安全生产的监管普遍不到位
部分监理单位对建设单位只抓进度不管安全的现象持迁就态度,怕处理不好关系影响今后工程监理任务承包和其它工作的展开;有的监理人员对安全生产知识掌握不够全面,未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提出的整改意见针对性不强。

未能有效指导施工单位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

5、多数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工作不扎实
特别是一些跨地区从事建筑活动的施工企业,对外埠工程项目部管理松弛,普遍存在以包代管现象。

部分企业不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近年来建筑领域大量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而建筑行业从业人员75%以上为农民工,企业安全教育和施工技能培训不能满足需要。

多数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批滞后。

大多项目部编制的应急预案、施工用电、消防方案可操作性不强,未能有效指导施工。

未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一旦出现险情无法按预案展开排险。

部分项目在高支模搭设和基坑开挖中未按施工方案实施。

安全防护用品未按规定进行检测。

绝大多数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往往会千方百计降低安全生产成本,减少安全生产防护方面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强行生产。

二、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对策
1、完善有关法规规章及制度
建筑行业的主管部门,要结合建筑施工的特点,找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制定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制定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监督施工安全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让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真正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真正能够实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提出的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2、加大对各方责任主体的监管力度
行业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各相关部门的监管力度,使各相关责任单位能够认真履行其法定职责。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大处罚的力度。

例如:在日常监管过程中,发现一些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书的施工企业,达不到安全生产条件的,可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书,对其进行严厉处罚,并进行停产整顿,经过整改后,如果具备安全生产的条件,可以重新核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书,这样能促使施工企业自觉遵守安全法律法规,保证施工能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3、完善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岗位责任制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企业中最基本的一项安全制度,也是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管理制度的核心。

要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企业必须严格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参与生产的各岗位、各工种安全责任。

真正做到安全工作人人参
与,只有从上到下建立起严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将法规赋予生产经营单位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安全工作才能形成一个整体,各类生产中的事故隐患无机可乘,从而避免或减少事故的发生。

4、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从业人员多数为农民工,他们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比较大,施工企业安在全教育培训方面不愿意作更多投入,安全教育培训流于形式。

因此要进行长期的教育和培训。

一是开展对新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和员工日常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

二是加强岗前安全教育。

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危害程度、预防措施及处置方法等相关知识要反复讲。

使职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自觉遵守操作规程,提高安全识别和发现、排除安全隐患的能力。

5、加大安全生产专项资金的投入
施工企业应建立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保证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建设单位履行安全责任,确保工程合理工期、合理造价,并及时支付安全生产费用。

为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投入机制,就要不断增加对安全资金的投入,确保安全保障措施的实施。

6、充分发挥监理机构的作用
在监理中,要落实安全责任制,由建筑施工企业的协作完成安全
生产,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任务。

已发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要及时通知施工班组,上报施工单位,责令其进行改正,直到验收合格后,才可继续施工,最大限度发挥监理的作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7、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
施工单位必须统一为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和其他人员提供质量
合格的安全帽。

若拒绝佩戴安全帽的,施工单位有权拒绝其进入施工现场。

危险区域、施工部位应安装适当的警告标志及防护装备,特殊工种、危险工序的生产及操作需严格审核在岗人员的执业资格,需装配好相应的安全用具后才能进行施工。

此外,安全监督和管理应注重施工现场临时设施的检查,以确保安全系统的有效利用。

参考文献:
[1] 张勤.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的监督管理[j]. 四川建筑.
2007(05)
[2] 焦建国.建筑施工安全监督之我见[j]. 建筑安全. 2008(03)
[3] 季平.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