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枫桥经验”创新调解工作新机制
为强化人民调解和涉法涉诉信访接待工作,积极探索创新化解社会矛盾工作机制,维护社会稳定,**县司法局创新法律服务和人民调解工作,把涉法涉诉中心和148法律服务工作人员合并,并在社会上聘请两名有农村工作和调解经验的人员,组建商南县人民调解委员会,实行人民调委会、148法律服务所、涉法涉诉信访接待中心“三个机构一套人马”合署办公,探索建立“以调促所、以所养调”机制,做大做强人民调解工作。
县人民调解委员会,自7月份建立以来,受理矛盾纠纷35起,涉及土地纠纷、人身伤害纠纷、林地纠纷、理清企业账务等方面,因调解不成,导入诉讼渠道纠纷8起,收取服务费达3万元,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85余万元。
有效地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为**县的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一、建立机构,明确单位任务
调委会由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亲自担任,具体组织领导、协调调委会工作的开展,把握大局,瞄准方向。
按照“具有法律专业知识,人民调解工作经验丰富,为民服务意识强,工作积极性高,能吃苦,能战斗,综合素质过硬”的标准,挑选3名在职干部、3名法律服务工作者、1名聘用人
员组成调委会成员,确保调委会具有一支较强的法律专业队伍,为开展调委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新组建的调委会,通过人民调解工作,在全县化解群访、复访、缠访等影响力大的疑难纠纷,以踏实的工作态度、成功的调解工作成果,来宣传、提升、扩大148法律服务所的知名度、信誉度,促使当事人信赖148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遇有法律服务业务主动寻找148法律服务所,使服务所业务量得到提升,增加单位经济收入。
法律服务所又将收入弥补人民调解员工资和调解工作经费,反哺人民调解工作,形成互促、互补、互利格局。
二、建章立制、规范工作行为
为了保障聘请人员工资待遇和经费,148法律服务所有固定收入,以148法律服务所名义,建立了财务管理制度:一是在148法律服务所办公场所内受理、登记、收费的案件,按每件10元补助给登记、收费人,收费的70%发给148所指派的诉讼代理人,剩余的法律服务费,30%进入单位公益金。
二是在148所办公场所以外,通过个人联系的案件,优先指派给联系人代理,并按收费的85%发给代理人,剩余15%进入单位公益金;联系人不能或不愿意代理的,按该案收费的25%作为联系人的劳务报酬,收费的60%发给诉讼代理人,剩余的15%进入单位公益金。
三是担任法律顾问,收费的95%归个人劳动报酬,5%作为单位公益金。
四是调解人员下乡调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