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民防空地下室.ppt

人民防空地下室.ppt


1.6.3 按防化要求分级:根据战时需要设定
功能要求
a专业队人员 b二等人员掩蔽所 c人防物资库 d人防汽车库
人员状况
人员密集 人员密集 少量人员 无人员
设备要求
不间断通风 不间断通风 可暂停通风 无
使用要求
空袭后立即外出 空袭后基本不外出 染毒时不进出 可染毒
防化要求
正规洗消 简易洗消 无洗消 无
功能平战转换措施。规范3.1.5
2.3 防早期核辐射
包含了防早期核辐射、城市火灾、热辐射 Gy剂量限值 计算确定属物理范畴,空气密度与海拔有关,影响能量 衰减。 表现在防空地下室的顶板厚度,不小于250mm。 规范3.2.2 不满足要求的补助方法,覆土、砌墙、管道夹层等。 规范3.2.3
2.4 人防门及防护通风设施
1.5.2防护措施:
A 对地面的冲击波防护:承重 B 对化学武器、生化武器、放射性沾染:不能接触 C 对早期核辐射、热辐射、城市火灾:结构厚度 D 对常规武器:划分空间
1.5.3人员防护:
人员隔绝时间:3小时 专业队人防面积 3m2/人,普通人员人防面积 1m2/人。 规范3.2.1
1.6 人防工程的分级
防化等级与洗消系统、防毒通道、通风口有关
1.7.3 战时用途与其他专业:
A通风专业
通风量
B给排水
厕所、储水
C电气
备用电站
二、防空地下室 设计的特点
2.1 特点:
2.1.1 地下建筑的特点:包覆在岩土介质中,封闭恒温的空
间,需要人工照明和机械通风。
2.1.2 人防工程特点:战时防护,抵御武器的杀伤、破坏,
人员二等掩蔽所、配套工程
4B以上 5 5
5-6
抗力等级与结构体系的受力有关
1.7.2 战时用途和防化等级:
指挥中心、四级人防 医疗工程、防空专业队员掩蔽、 一等人员掩蔽所 二等人员掩蔽所 核生化检测中心 食品、生产车间 区域电站控制室 物资库、区域供水站 区域供电站机房
乙级
乙级 丙级 甲级 乙级 丙级 丁级 不设施
1.6.1 地面冲击波:
入射波 反射波 合成波(地面冲击波)
A作用时间长、范围大 B具有三个压力:超压、动压、负压 C遇障碍面反射:反射压力是入射的2-8倍 D土中引起压缩波,对土中结构差生巨大荷载。
1.6.2 按工程抗力分级:
按防核爆炸空气冲击波地面超压大小划分抗力等级。
5级0.1MPa,6级0.05MPa,具有足够的保障率,是一种国家设防 能力的体现。
1.3.5 次生灾害 全城性火灾造成高温缺氧。
1.3.1 核武器
A 热辐射 核爆炸形成的火球辐射出来的光和热; 特点:极强极高温,光速传播,形成烧伤;不能透射不透明物体,用
遮挡防护。 B 早期核辐射 核反应过程中辐射出来的Y射线和中子流;
特点:光速传播,引发射线病,破坏造血功能,能透射不透明物体, 消耗能量。 C 核电磁脉冲 在核爆炸瞬间形成的大范围的瞬间入口:平时常开,战时空袭时封闭 B通风口:战时空袭时开启,不间断通风,一旦冲击波来立即关 闭,冲击波过后自动开启 消波设施
2.4.3 消波设施
A防爆波活门(悬板活门): 挡着70%以上的能量
特点:光速传播,破坏电气,对人畜无害,重要设施防瘫痪。 D 空气冲击波 核爆炸形成的空气中具有强间断面的纵波;
特点:超声速传播,冲击杀伤人员、动物,建筑物倒塌,城市遭受的 主要破坏。 E 放射性沾染 核爆炸产物以及感生放射性的灰尘等对地面和水源等污 染;
特点:到达时间晚,持续时间长,引发放射线病,放射性质无法改变, 只能等待衰减。
1.2.2按战时功能分类:
1.3武器及其效应:
1.3.1 核武器 见后
1.3.2 化学武器 刮风下雨时效果不大。
1.3.3 生物武器 又叫细菌武器,包括病毒,社会恐惧性最
强,恶劣天气或者晴朗天气效果不大。
1.3.4 常规武器 炸弹、破坏作用,以精确制导为主,或密
集投射,对建筑物贯穿摧毁,普通人防不能防御。
战时功能与平时的建筑功能不同,平战兼顾(除人防指挥所)
2.1.3 附建式人防工程特点:设计时先地上,后地下,先
平时,后战时的顺序,在现有地下空间的基础上完善战时防护 工作,基本满足规范要求。
2.2 设计一般规定:
A 避开危险目标; B 服务半径200m,适当范围的连通;规范3.1.2、3.1.4 C 与周围环境的协调,规范允许5、6级人防工程可以采取防护
2.4.1 人防门:
A分类:防护功能~防护密闭门 ~密闭门
门扇材质~钢筋混凝土 ~钢结构
门扇数量~单扇、双扇
B组成:门扇、门框墙、闭锁、 铰页、密闭胶条
C门前尺寸:门前通道净宽净高
规范3.3.7
具体的b1.b2.bm.h1.h2.hm见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图集RFJ01-2005 出入口通道的宽度不应小于门洞宽度。
1.4 防空地下室的组成和有利因素
1.4.1 组成:
主体: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密闭门内 口部:人员车辆出入口、通风口、水电引入口。 密闭门外 人防消防规范的应用
1.4.2 有利因素:
对炸弹遮挡,对空气冲击波,对早期核辐射削弱。
1.5 工程防护
1.5.1防护要求:
A 应防御的武器和次生灾害(火灾、建筑物倒塌); B 防核武器:全面性,防5种杀伤破坏因素,防御1次。 C 防常规武器:不按防直接命中设计,划分防护单元和抗爆单元, 缩小规模,需保证必要的生存概率95%; D 防生化武器:满足战时的功能需要。
1.6.4 按防炸弹分级:
1.6.5 按防护要求分类:
A甲类防空地下室:防核武器、防常规武器、防生化武器等; B乙类防空地下室:防常规武器、防生化武器;
防空地下室的分类由当地人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 结合该地区具体情况确定。
1.7 战时用途和防护等级的关系
1.7.1 战时用途和抗力等级:
指挥中心、一~四级人防 配套工程、医疗工程、防空专业队 人员一等掩蔽所
人民防空地下室
简称人防,国防的组成部分。 人民防空实行“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 的方针,贯彻“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 结合”的原则。
人民防空法:结合民用建筑修建地下防空室。 关于建筑的九点内容
一、绪论
1.1城市居民的防空措施:
疏散 个人防护 集体防护
1.2人防工程的分类:
1.2.1按施工方法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