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分类及命名ppt课件
林奈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建立 新的动、植物的分类系统,并制订了 一个统一的生物命名法.即双名法 (binomial menclature)。
他的分类系统包括纲(class)、目(order)、 科(genus)、种(species) 4个等级。他给每一 个生物定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
属名加种名就是这个生物的生物学名。
不足之处
林奈不相信生物进化,他认为物种不会改 变,物种彼此之间不存在系统的关系,因而他 的分类系统不可能反映各种生物在进化上的地 位---人为的分类系统。
达尔文(Darwin,1809~1882)在1859年发 表《物种起源》,创立进化论。
认为一个自然类群的成员是由一个共同祖 先产生,在自然界中生物的变异是不连续,但 是存在着,生物永远在发展进化之中。
生物分类的阶层
生物种的概念
种(species)是生物基本的分类单元。种是形态、结 构、功能、发育特征和生态分布基本相同的一群生物。 自然条件下,同种生物结合可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 不同种生物之间不能相互结合,即使结合也不能产生 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生殖隔离。同种生物具有共同 的进化祖先,亲缘关系相近的种构成另一个高一级的 分类单元属(genus)。
2. 生物大分子比较
细胞色素C是一个具有104~112个氨基酸的 多肽分子,从进化上看,细胞色素C是很保守 分子.据估计, 它的氨基酸顺序每200万年才发 生1%的改变。
不同生物的细胞色素C中氨基酸的组成和 顺序反映这些生物之间的亲序制出的系统树
二、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 和阶层系统
7.6 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期待着你的探索...
植物分类及命 名
1.植物的分类
分类学是认识生物多样性的基础
对自然界多样 性的生物进行 分类主要有3 类方法:形态 学方法、遗传 进化法、进化 分类法
一、分类学的发展
(一) 人为分类和自然分类 瑞典植物学家林奈 (Karl von Linne, 1707- 1778年) 于1735年出版 “ 自然系统” (System Nature) 这一名著。
(三) 生化分类
1. 蛋白电泳分析
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两个物种的蛋白质大 分子长链的氨基酸排列相同部分愈多,它们的 差异就愈少,其亲缘关系也愈近。
将待检物种的提取液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 电泳或淀粉凝胶电泳,或等电点聚焦电泳,用 溴酚蓝等蛋白质染色剂染色,得出条带电泳图。
计算样品种相同移动率的条带数与最大条 带数之间的比值,得出物种的相似系数。
界——植物界Regnum vegetable 门 -phyta—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纲-opsida, -eae—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 Dicotyledoneae(Magnoliopsida) 目-ales—蔷薇目Rosales 科-aceae—蔷薇科Rosaceae 属-a, -um, -us—蔷薇属Rosa 种——多花蔷薇Rosa multiflora Thunb.
20世纪40年代赫胥黎(Huxley)在他的《新 系统学》中,以种群分类概念代替模式分类概 念。在此之前,生物分类是根据个别的模式标 本作为种的鉴定,因而把个体当作基本的分类 单位。
除用形态特征作为分类性状外,还用生态、 行为、生理、生化、地理等方面的资料作为分 类依据,以生物学概念替代纯形态概念。
1963 年 Sneath 和 Sokal 联合出版《数 值分类学原理》,提出用数学方法来分种 和高级阶元。对所研究的生物类群的许多 性状加以数值化,再用电子计算机运算、 对比和统计分析.以此表明它们之间的相 似程度来分类。
(二) 细胞分类
应用细胞学特征进行物种分类称为细胞分 类学(cytotaxonomy)。 较多的是核型分析,如染色体的数目、形 态和大小,染色体的类别,染色体着丝粒的位 置及其臂长,染色体的带型(染色体经染色在 一定部位显示出不同的横带)等特征。
7.5 植物命名法
双名法—瑞典博物学家林奈(C. Linnaeus)创立
每一种植物的种名,都由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字构成 第一个词是属名,相当于“姓”,词性:名词 第二个词是种加词,相当于名,词性:形容词 学名后面加上最早给这个植物命名的作者名的缩写 完整学名:属名+种加词+命名人名缩写 如银杏:Ginkgo biloba L. 三名法:属名+种加词+亚种或变种加词 如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
分类学不仅局限于鉴定物种,确定其等 级成为分类系统,而且还须研究植物种间亲缘 关系及整个生物界系统发育的演化过程,从而 使人们对分类学的概念从静止状态的创造 论转变为动态的进化论。
海格尔 (Haeckel , 1834 ~ 1919) 创造“进 化树”。 这种“ 进化树”并没有全盘打乱旧分类 系统,只是在旧分类系统的一个个离散的类 群间加一条联线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但仍存有一些不合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