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方餐桌礼仪

中西方餐桌礼仪


Don’t (1) ---西餐用餐禁忌1
Slurp ating noodles
喝汤和吃面条时发出声音
Keep the spoon inside the bowl or cup
勺儿留在汤碗或茶杯里
Talk with your mouth full
座次的安排
中国人请客传统上 用八仙桌。对门为上, 两边为偏座。请客时, 年长者、主宾或地位高 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 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 客人按顺序坐偏座。 在中国,左为尊, 右为次;上为尊,下为 次;中为尊,偏为次。

西方人请客用长桌,男女主人分坐两端,然后按男女主宾和 一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以女主人的座位为准,主宾坐在 女主人的右上方,主宾夫人坐在男主人的右上方,讲究“女 士优先”的西方绅士,都会表现出对女士的殷勤。
满口食物时讲话
Chew with your mouth opened
咬食物时把嘴巴张开
Don’t (2) ---西餐用餐禁忌2
Burp / Hiccup 打嗝 Use your tongue to remove the residues in between your teeth 用舌尖在牙缝中找 食物 Shake your leg underneath the table 摇/ 抖腿 Keep your elbows on the table 肘子放在桌
上 Apply lipstick at the table after a meal
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
• 进餐时不要打嗝,也不要出现其他声音。如果出现打喷嚏、肠鸣 等不由自主的声响时,就要说一声“真不好意思”、“对不起”、 “请原凉”之类的话,以示歉意。
如果要给客人或长辈 布菜.最好用公筷.也可以 把离客人或长辈远的菜肴 送到他们跟前,按我们中华 民族的习惯.菜是一个一个 往上端的.如果同桌有领导, 老人,客人的话.每当上来 一个新菜时就请他们先动 筷子.或着轮流请他们先动 筷子.以表示对他们的重视.
• 入座后姿式端正,脚踏在本人座位下,不可任意 伸直,手肘不得靠桌缘, 或将手放在邻座椅背上。
入座的位置
中方 客齐后导客入席,以左为上,视为首席,相对首座为二座,首座之下 为三座,二座之下为四座。 西方 一般说来,面对门的离门最远的那个座位是女主人的,与之相对的是 男主人的座位。女主人右手边的座位是第一主宾席,一般是位先生; 男主人右边的座位是第二主宾席、一般是主宾的夫人。女主人左边的 座位是第三主宾席,男主人的左边的座位是第四主宾席。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图8—30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图8—31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图8—32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上菜顺序
中方
①汤、菜 ②主食 ③餐酒 ④水果
西方 1、头盘 2、汤 3、副菜 4、主菜 5、蔬菜类菜肴 6、甜品 7、咖啡、茶
In China
Sometimes, the Chinese host (主人) use their chopsticks to put food in others bowl or plate. This is a sign of politeness .
•中餐宴会中,有时候东道 主就会用自己的筷子来给 宾客布菜(将菜用筷子盛 到宾客的餐盘或者碗里, 以显示自己的殷勤好客。
(1)用餐时,肘臂不可张开也不可放置桌上,以免妨碍他人进食。 (2)口布乃用于擦口与手指,不是手帕,不可用于擦脸及头发。 (3)餐巾:用餐前应先将餐巾布打开置放于大腿上,以承挡可能掉落的食 物,切忌围在脖子、塞在领口或皮带内。 (4)西餐餐具使用顺序应由外而内,每种餐具只使用乙次,用毕后应向右 斜放(用完主菜后刀叉同时并列)在餐盘上。 (5)取食面包,应用左手持面包,右手撕下小块入口,切忌用牙撕咬。需 要涂抹奶油或果酱时,要把面包放在碟子上,以奶油刀涂抹后,再用 右手撕食。 (6)汤匙用完不要留在汤杯、汤碗或汤盘中,应放在盘上或托碟上。 (7)食用色拉应用小叉;食用面条时,可用叉子卷食,切不可一部份入 口,一部份吸食。
中方餐具
中方餐具主要有杯 子、盘子、碗、碟 子、筷子、匙羹等 几种。
西方餐具
西方餐具主要包括刀、叉、 匙、盘、杯等。 刀又分为食用刀、鱼刀、 肉刀、奶油刀、水果刀; 叉又分为食用叉、鱼叉、 龙虾叉;公用刀叉的规格 一般大于使用刀叉。匙又 分汤匙、茶匙等; 杯的种类更多,茶杯、咖 啡杯为 瓷器,并配小碟; 水杯,酒杯多为玻璃制品。
餐 具 的 使 用 方 法

中方 如何用筷子。首先 中指和无名指分别 放在两只筷子的下 方,大拇指按在筷 子的上方,食指紧 贴着大拇指,小指 向内曲。筷子开合 幅度可用中指的活 动来调整。

西方 如何使用刀叉。基 本原则是右手持刀 或汤匙,左手拿叉。 若有两把以上,应 由最外面的一把依 次向内取用。刀叉 的拿法是轻握尾端, 食指按在柄上。汤 匙则用握笔的方式 拿即可。如果感觉 不方便,可以换右 手拿叉,但更换频 繁则显得粗野。吃 体积较大的蔬菜时, 可用刀叉来折叠、 分切。较软的食物 可放在叉子平面上, 用刀子整理一下。
西餐餐桌禁忌
1、用餐时不要把手肘放在桌子上。 2、姿态要保持安静,切勿抖腿、踢脚。 3、餐桌上不可化妆或梳理头发。 4、餐桌上不可宽衣解带。 5、避免口中含有食物时说话或饮用酒水。 6、不要在餐桌上打呵欠。 7、用过的刀、叉等器具不要再放回桌上。 8、食物残渣或骨头等不能弃置在桌上,应 该放在盘子上。 9、忌讳用自己的餐具为他人来布菜。
吃到鱼头,鱼刺,骨头 等物时,不要往外面吐, 也不要往地上仍.要慢慢 用手拿到自己的碟子里, 或放在紧靠自己餐桌边 或放在事先准备好的纸 上
要适时地抽空和左右的人聊几句风 趣的话,以调和气氛.不要光着头吃饭, 不管别人,也不要狼吞虎咽地大吃一顿, 更不要贪杯. 最好不要在餐桌上剔牙.如果要剔 牙时,就要用餐巾或手挡住自己的嘴巴.
喝 酒 喝 汤 的 方 法
西方 喝汤也不能吸着喝。先用汤匙由后 往前将汤舀起,汤匙的底部放在下 唇的位置将汤送入口中。汤匙与嘴 部呈45°角较好。身体上半部略微 前倾。碗中的汤剩下不多时,可用 手指将碗略微抬高。如果汤用有握 环的碗装,可直接拿住握环端起来 喝。
西方进餐礼仪
——酒杯篇
西餐礼仪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叉法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吃到中途离席,刀叉该如何放?
应该把刀叉朝八字型放置, 刀口朝内、叉齿朝下。
西方进餐礼仪
——刀叉篇
•吃完后,刀叉该如何放?
左:应放在四点钟位置。 右:应将刀叉重迭,这样方便服务生 收时,不至于因为刀叉碰撞而发 出声响,或是刀叉掉落的意外。
西方进餐礼仪

就 餐 氛 围 差 异
西方人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的去静静地 切割自家的盘中餐;喝汤时不能发出响声, 如汤菜过热,可待稍凉后再吃,不要用嘴吹; 吃东西时要闭嘴咀嚼;进餐时可以与左右客 人交谈,但不要只同几个熟人交谈;左右客 人如不认识,可先自我介绍;别人讲话不可 搭嘴话;咀嚼食物不要说话,即使有人同你 讲话,也要等咽下食物后再回答。
Haibara Ai
离席时的礼仪
中国篇:最后离席时.必须向主人表示感谢.或者就 此时邀请主人以后到自己家做客,以示回敬。
谢谢您的热情招待, 欢迎您及家人有空到 我家做客。
客人
主人

就 餐 氛 围 差 异
中国人以食为人生之至乐,排场 之大,气氛之热闹常常令人叹为 观止。中国人一坐上餐桌,便滔 滔不绝,相互让菜,劝酒,尽情 的享受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这 样的宴客方式才能体现主人的热 情和诚恳,餐桌上的热闹反映了 食客发自内心的欢快。这种"闹" 能从某种程度上折射中国人家庭 温馨、邻里和睦、国人团结的" 一团和气"。
——喝汤篇

喝 酒 喝 汤 的 方 法

中方 会喝酒的人饮酒前,应有礼貌地品尝一下。 可以欣赏酒的色彩,闻一下酒香慢慢品味。 不要为显示自己的海量,举起酒杯看也不看, 便一饮而尽,使酒顺着嘴角往下流。也不必 矫揉造作地在举杯时翘起小手指,以显示自 己的优雅举止。不宜一边饮酒,一边吸烟。 鉴于酒后容易失言和失礼,故在涉外活动中 饮酒的酒量要控制在自己平日酒量的一半以 下。不要一看对方的盛情或美酒佳肴,便忘 乎所以了。有教养的饮酒者饮酒时是不会让 他人听到吞咽之声的,倒酒时只宜八成满。
餐 巾
中方 传统的中餐 并没有餐巾。 只是在用餐 完毕时才用 温热的湿毛 巾来擦洗一 下便完 了。
餐 巾
西方 餐巾在用餐前 就可以打开。 点完菜后,在 前菜送来前的 这段时间把餐 巾打开,往内 摺三分之一, 让三分之二平 铺在腿上,盖 住膝盖以上的 双腿部分。最 好不要把餐巾 塞入领口。
中西方餐桌礼仪
制作单位:二班全体男神
1
入座的礼仪 2 进餐时的礼仪 3 离席时的礼仪
衣 着
中方 在中国,人们 在餐馆用餐的 穿着可以随便 一些,即使是 T恤、牛仔裤 都可以,只有 在重要的宴会 上才穿得隆重 一些。



西方 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 美人的常识。去高档 的餐厅,男士要穿着 整洁的上衣和皮鞋; 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 的鞋子。如果指定穿 正式服装的话,男士 必须打领带。不可以 穿休闲服到餐馆里用 餐(即使再昂贵的也 不能)。

在西方,右为尊,左为次。最得体的入座方式是从左侧入座。 手肘不要放在桌面上,不可跷足。用餐时,坐姿端正,背挺 直,脖子伸长。上臂和背部要靠到椅背,腹部和桌子保持约 一个拳头的距离在把面前的食物送进口中时,要以食物就口, 而非弯下腰以口去就食物。
入座的礼仪
• 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再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 • 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 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 招呼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