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和关系完整性约束三部分组成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在关系模型中,无论是实体还是实体之间的联系均 由单一的结构类型即关系(表)来表示。
姓名
王平 李伟 旺达 李静 上元 下下 微微 哈哈
性别
男 男 女 女 男 男 女 女
年龄
19 20 19 20 19 20 19 20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 关系数据库基础
学习目标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n 掌握关系数据库的一些基本概念; n 掌握常用的关系代数运算符及其形式化表示; n 能够利用用关系代数表达式表达一般的查询请求; n 了解关系代数表达式的效率及查询优化的一般方法。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 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2 关系代数 2.3 高效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查询优化
n 若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有代表 性的用来标识关系,称其为主码(Primary Key)。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⑥ 关系数据库
定义:某一应用领域中,所有实体集及实体之间 联系所形成关系的集合就构成了一个关系数据库。 n 关系数据库的型: 即关系数据库模式
分量必须取原子值,即每一个分量都必须是不可分的数据项。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④ 关系模式
n 关系模式是关系的型,是对关系的描述, 是静态的、 稳定的
n 关系是关系模式的值,是关系模式在某一时刻的状 态或内容,是动态的、随时间不断变化的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③ 关系(Relation) 关系也是一个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
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
例如: 从D1×D2×D3中取出有用的元组,所构造的学 生关系如表所示
姓名 王平 李丽
性别 男 女
年龄 20 20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② 笛卡儿积(Cartesian Product)
例如给出三个域:D1 = 姓名 = {王平,李丽}; 女}; D3 = 年龄 = {19,20}. 则D1,D2,D3的笛卡儿积为D1×D2×D3
姓名
性别
D2 = 性别 = {男,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① 域( Domain )
域是一组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值的集合。域中所包含的值的个 数称为域的基数 。
例如: Ø 性别域:{‘男’,‘女’},基数为2 Ø 姓名域:{王平,李丽,张晓刚}; Ø 成绩域:【0-100】
2.1 关系数据库的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④ 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的定义:
形式化地表示为:R(U,D,Dom,F) 其中:R为关系名,它是关系的形式化表示;U为组成该关系的 属性集合;D为属性组U中属性所来自的域;Dom为属性向域的 映象的集合;F为属性间数据的依赖关系集合。 关系模式通常可以简单记为: R(U)或 R(A1,A2,…,An). 其中:R为关系名,A1,A2,…,An为属性名。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② 笛卡儿积(Cartesian Product)
给定一组域D1,D2,…,Dn,这些域中可以有相同 的部分,则笛卡儿积表示为:
D1×D2×…×Dn = {(d1,d2,…dn)|di ∈Di,i=1,2,…,n}.
年龄
王平

19
王平

20
王平

19
王平

20
李丽

19
李丽

20
李丽

19
李丽

20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② 笛卡儿积(Cartesian Product)
n 元组(Tuple)
u 笛卡尔积中每一行叫作一个n元组(n-tuple)或简称元组 (Tuple)
D1 ×D2 ×…×Dn的子集称作在域D1,D2,…,Dn上的关 系,表示为:
R(D1,D2,…,Dn). 这里:R表示关系的名字,n是关系的目或度,即属性的个数。
当n=1时,称该关系为单元关系(Unary relation) 或一元关系 当n=2时,称该关系为二元关系(Binary relation)
u (王平,男,20)、(王平,女,20)等都是元组
n 分量(Component)
u 笛卡尔积元组(d1,d2,…,dn)中的每一个值di叫作一个 分量
u 王平、男、 20 、李丽等都是分量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③ 关系(Relation)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③ 关系(Relation)
基本关系具有以下六条性质: • 列是同质的,即每一列中的分量是同一类型的数据,来自同一个域。 • 不同的列可出自同一个域,其中每一列称为一个属性,不同的属性要 给予不同的属性名。 • 列的顺序无所谓,即列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 任意两个元组不能完全相同,在关系中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 或属性组称为关系的码(Key)。 • 行的顺序无所谓,即行的次序可以任意交换。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第2章 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2 关系代数 2.3 高效的关系代数表达式与查询优化
2.1 关系数据库第的2章基关系数本据库概基础念
n 关系数据库采用关系模型作为数据的组织方式,关 系简单来看,就是一张表格。
n 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为:集合论 。 n 关系模型的三要素:关系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
第2章关系数据库基础
2.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1.1 关系数据结构的形式化定义
⑤ 关系的码(Key)
n 在关系模式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属性或属性组 称为关系的超码(Super Key)。
n 在关系模式中能唯一标识一个元组的最小属性或属 性组称为关系的候选码(Candidate Key),即候选码是 最小的超码,其任何真子集无法唯一标识元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