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完整版)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中美会计准则具体差异
1.存货
表 1 企业会计准则第 1 号—存货的差异比较
2.长期股权投资
表 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的差异比较
3.固定资产
表 3 企业会计准则第 4 号—固定资产的差异比较
4.无形资产
表 4 企业会计准则第 6 号—无形资产的差异比较
5.非货币资产交换
表 5 企业会计准则第 7 号—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差异比较
6.雇员薪酬、福利、奖励(职工薪酬、企业年金基金、股份支付)
表 6 企业会计准则第 9/10/11 号—雇员薪酬、福利、奖励差异的比较
7.收入
表 7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差异比较
8.建造合同
表 8 企业会计准则第 15 号—建造合同的差异比较
9.政府补助
表 9 企业会计准则第 16 号—政府补助的差异比较
助的主 要形式
业的资金。

比如, 财政部门拨付给企业用于购建 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 鼓励企业 安置职工就业而给予的奖励款项, 拨付企业的粮 食定额补贴, 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费 等 (二)财政贴息。

有两种方式:( 1)财政将贴 息
资金直接拨付给受益企业;( 2 )财政将贴息 资金拨付给贷款银行, 由贷款银行以政策性优惠 利率向企业提供贷款
(三)税收返还。

税收返还是政府按照国家有关 规定采取先征后返(退)、即征即退等办法向企 业返还的税款, 属于以税收优惠形式给予的一种 政府补助。

注:增值税出口退税不属于政府补助, 直接减征、 免征、 增加计税抵扣额、 抵免部分税额等形式不 在此列
于购建固定资产或进行技术改造的专项资金, 鼓励
企业安置就业, 鼓励企业对员工进行职业培训而给 予的奖励款项,拨付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研发经 费,鼓励企业发展环保项目等 (二)税收优惠。


税收返还和税收减免,税收减 免虽未直接向企业无
偿提供资金, 但并未改变企业 获得政府补偿的实质,因而也属于政府补偿 计量
政府补助为货币性资产的, 应当按照收到或应收 的金额计量。

政府补助为非货币性资产的, 应当 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不能可靠取得的, 按照名义金额计量。

名义金额为 1 元 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 计入当期损 益。

但是,按照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直接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 理: (1)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费用或损失 的,确认为递延收益, 并在确认相关费用的期间, 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2)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 已确认的政府补助需要返还的, 应当分别下列情 况处理:
(一) 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 冲减相关递延收益 账面余额,超出部分计入当期损益。

(二) 不存在相关递延收益的, 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

分为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和与收益费用相 关的政府补助。

均应当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与资产购置相关的政府补助, 采用递延法进行计量 时,允许选择以下两种方法:
1.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直接抵减所购置资产的成
本。

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通过减少折旧费用影 响当期损益。

2. 将所获得的政府补助计入递延收益。

并在相关资
产使用寿命内每年摊入 (其它收入) 影响当期损益。

无论选用何种方法, 企业应保持政府补助会计处理 的一致性,不得随意变更 与收益费用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中国企业会计准则 相同。

损益计入(其它收入)
10. 所得 税
表 10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18 号 —所 得 税 的 差 异 比 较
11.企业合并
表 11 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的差异比较
12.金融工具
表 12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23/24/37 号—金融工具确认、计量、转移、套
期保值及列报的差异比较
13.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表 13 企业会计准则第 28 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的
差异比较
14.财务报表列报
表 14 企业会计准则第 30 号—财务报表列报的差异比较
15.中期财务报告
表 15 企业会计准则第 29 号—中期财务报告的差异比较
16. 关联 方披露
表 16 企 业 会 计 准 则 第 36 号 —关 联 方 披 露 的 差 异 比 较
关于对中 期会计政 策变更披 露的要求
企业在中期如果发生了会计政策变更,应当按照 《企业会计准则第 28号—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变 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 中作相应披露:会计政策变更的内容和理由;会 计政策变更的影响数;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 的应说明理由
如果会计政策的变更发生在企业会计年度的第一 个中期内,则该变更的累积影响应包括在第一个 中报的净收益中;
如果会计政策的变更发生在企业会计年度的第一 个中期以外的期间,应将变更会计年度由变更之 前的中报改用新的会计准则加以重报, 当不能确定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也不能 计算模拟金额时,可以忽略累积影响数和模拟金 额,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采用新会计政策 对各中期以及年初至今报表的每股净收益的影响 数,并同时说明忽略累积影响数和模拟信息的理 由

(11)关键管理人员薪酬
们可能在会计上没有记录
企业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

但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
(1)交易的金额
(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
(3)未结算应收项目的坏账准备金额。

(4)定价政策企业应当披露重大的关联方交易。

但不含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披露范围应当包括:(1)所涉及关系的性质
(2)交易的描述以及理解其对财务报表产生影响的重要信息
(3)列示收益表的每一个期间内交易的金额,以及相对于以前期间的变动所带来的影响(4)列示资产负债表日的应收/ 应付关联方的金额。

及清算的条款和方式
(5)即便做出了关联方交易声明,也不能被认定为公平交易,除非该声明有事实可以支持(6)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致使被控制方的经营成果或财务状况不能反映其自主经营的结果,即便这些企业没有发生交易,也应披露这种控制关系的性质
关联方交易披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