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和力》单元复习课件知识分享

《运动和力》单元复习课件知识分享




结论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越_远___说明小 车受到的阻力越_小___ ,速度减小的越_慢___
推理 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力它将_做_ 匀速_直__线__运__动_
反馈练习二:
1.研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时,⑴铺上毛巾、棉 布、木板是为了改变 _接___触___面___的__粗___糙___程___度____ ;
3、不定项选择题 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BD)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移动的距离 18.3
26.8
98.2
s/cm
A.3次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滑下
B.在木板表面小车速度减小得最慢
C.实验表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D.实验中运用逐渐逼近法(2011年中考题)
反馈练习一答案
3. ⑴小雨用力向后蹬踏板,踏板受到向后的力,由 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踏板同时也给 人一个向前的力,身体就会向前窜。
⑵运动员到达终点后,身体仍然处于运动的状态。 如果脚一旦停下,身体上部由于惯性,要继续向 前运动,人就很容易摔倒。
⑶ 垫上毛巾,可以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从而增 大了摩擦力,所以他就能轻松将瓶盖拧开了。
反馈练习二:2、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
使得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
过程 速度 相同 。
方法 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距离
越远 。
毛巾
棉布
可见,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
速度减少得越_慢___。
木板
结论 进一步推理:若运动物体不受
任何力的作用时,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2010中考
反馈练习二
次数
1 2 3 4 5
接触面的材料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木板 木块与棉布 木块与毛巾
压力大小/N
摩擦力的大小/N
结论
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上的压力大小和接触
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控制变量法
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

线段的长短
表示力的大小;
箭头
表示力的方向,
线段的起点或终点 表示力的作用点。
模型法




F
灯 所

O



G


画出球所受力的示意图(2011年中考)
反馈练习三 见学案
重力公式:G=mg
例、一个鸡蛋的质量是60g,求它所受 到的重力大小
解: m=60g=0.06kg
G=mg
=0.06kg×10N/kg =0.6N 答:鸡蛋所受的重力是0.6牛。
逐渐逼近法 牛顿第一定律
2.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向前进,这是什么原因?答:游
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 的力,因为 ,所以水给人一个向 的力,人就前进。
3.综合问答:用物理知识来解释下面的场景。
1)在做立定跳远时,小雨用力向后蹬踏板,身体向前窜出2.35 米, 满分。(2011年中考题)
2)百米运动员跑过终点不能立即停下来 3)在撒辣椒粉时,瓶盖拧不开了,他垫上一块毛巾轻松解决了。
G=mg (g=10N/kg) 方向: 竖直向下
作用点:重心
摩擦力
定义: 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他们发生相对运动时, 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方向: 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大小影响因素: 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增减摩擦的方法:
增大和减小摩擦(问答类)
增大摩擦
方法
举例
增大压力 用力握闸
回顾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器材 斜面、小车、_毛__巾___、_棉__布___、_木___板___
让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 步骤 分别滑到铺有毛巾、棉布、木板的水平面上,
观察小车在不同表面运动的距离.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逐渐逼近法
表面状况 阻力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表格
毛巾
棉布
大 较大
近 较远
木板
几种常见的力:弹力、重力、摩擦力
记忆类考点一
弹力 几 种 常 见 重力 的 力
定义: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受到的力
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
弹簧
到的拉力与弹簧伸长的
测力
长度成正比
测力工具: 测力计
计 使用方法:
握力计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二力平衡
运动和力
运动
力 模型法 控制变量法
目标检测答案
一、1.D 2.C 3.D 4.D 二、1.同一 静止 到达平面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1.20 2.小 远 慢 3.匀速直线 运动状态 4.牛顿 伽利略 惯性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 态。
惯性: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 质叫做惯性(举例类)
请举出利用惯性的事例(问答类)
反馈练习一 .
1.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球射入球门时才有惯性 B.赛车能很快停下来,说明赛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是为了获得惯性 D.百米赛跑运动员到达终点不能立刻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具有惯性
减小摩擦
方法
举例
减小压力
推轻箱子
使接触面 粗糙
变滚动为 滑动
鞋底刻花纹 刹车
使接触面光滑 变滑动为滚动
磨光刀面
车轮、 旱冰鞋
缠绕
船缆绳缠绕 使摩擦 加润滑油 在鉄砋上 面分开 形成气垫
给机器点油 气垫船
记忆类考点二: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 到 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
力不是或维匀持速物直体线运动的状原态因。(又称 力是改惯变性物定体律运)动状态的原因
⑵ 为了使小车到达水平面速度相等,让小车 从 __同___一_____高度__由___静__止___滑下;⑶小车在不同平 面上运动的距离不等说明小车受到的__摩___擦__力___不 等;
⑷从这个实验可以推理得到结论: __运___动___物体 在不受力时将做 匀速直线运动 。这种研究方 法物理上称为 逐渐逼近法 。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器材 弹簧测力计、木块、砝码、长木板、棉布、毛巾
用弹簧测力计_匀_速_拉动木块沿长木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数量,就可以改变木块与长木板的
压__力_;把棉布、毛巾分别铺在长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
__粗__糙_程_度__,分别测出摩擦力。
记录 表格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记忆类:力、运动和力的关系
(问答类)

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动 实验类

探究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作图类:力的示意图
计算类:重力计算
记忆类考点一:
定义: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 牛顿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问答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