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的内涵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

人力资源的内涵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


人力资源含义
人力资源是指显现的和潜在的能推动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劳动 者的能力总和。 理解人力资源这一概念应从质、量和结构等方面入手。
从量上看:人力资源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适龄就业人口。 从质上看:人力资源包括体能、智能、心态和技能。 从结构上看:人力资源的结构包括就业与失业人口的比例
结构、业界结构、层次结构、年龄结构和智能结构等。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人力? • 广义:活的人体中存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 和,即人的活动能力。 • 狭义:生产活动能力,“即活的人体中存 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 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 人体是人力的物质载体,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资源? •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 经济学角度,是指形成财富的来源。 • 指有价值的、可用的东西或原始的物资。
思考: 公司究竟如何看待员工?
把员工当工具? 把员工当资产? 把员工当人力资源? 把员工当人力资本?


员工是公司最宝贵的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是什么?
管理上观念的突破!
人事导向
人力资源导向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景案例
• 孙英杰来到公司不到两个月,他刚从学校 毕业,对工作怀抱着热情,也因为他年轻 又好学,所以他常主动向同事请教问题。 然而在来公司一个多月后,孙英杰逐渐抱 怨工作做不来,请教同事问题,他们常不 理不睬,他的上司陈经理又因工作忙碌常 开会,没有关心及指导,孙英杰开始后悔 到了这间公司……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二、人力资源的质量 • 指一定时空范围内总人口具有的体力、智 力和技能的总和,即人口的总体素质。 • 可用(体质、智质、学识、技能和品质) 来衡量。
人力资源质量的内在规定
体质:身体的忍耐力、适应力、抗病力和体能等 智质:记忆能力、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接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心理素质:情绪的稳定性、心理承受力、心情心态、心理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品德:古人把良好的品德概括为五个字,即仁、义、礼、智、信。现代意义上 的品德是指良好的基础文明、职业道德及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能力素养:战略能力、知识总量、规划能力、理解能力、决策能力、研究能力、 组织能力、判断能力、创新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推理能力、感知能力、分析 能力、工作条理性、应变能力、文字写作能力、演讲能力、再学习能力。 情商。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 一、人力资源的数量 • 1、对社会区域,指具有体力、智力和技能 的人口总量。 • 2、对社会组织,指组织内所拥有的劳动力 人口总量。
人力资源数量构成
包含关系
健康的包含关系

劳 动
人 力 资 源 才 资 源 源 人 天才资 源

资 源 力 资
1、人口资源 人口资源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的人口数量。 2、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指一国或地区具有的适龄劳动力人口的总称。它偏重的是 数量概念。 3、人才资源 人才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较强的战略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 创造能力或专门技术能力的人口总称。人才资源主要突出的是质量概念。它 相当于拥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且在本职工作中业绩表现出众的人力资源 4、天才资源 天才资源是指这样的一种人口群体:具有极好的先天性人力资源质量禀 赋,后天人力资本积累的努力程度高,在某一领域具有十分独特的发明创造 能力,能在这一领域起领先作用,并具有攀登顶峰的能力。
人力资源是指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的劳动
能力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

人力资源的内涵:
智力劳动能力和体力劳动能力;
现实劳动能力和潜在劳动能力。
人力资源的载体:劳动能力拥有者
广义 智力正常的人 狭义
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 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清华大学 张德) 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 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 它是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 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南京大学 赵曙明) 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复旦大学 郑绍濂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的总和。 企业全体员工的能力。 宏观定义: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 的能力的总和. 微观定义: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起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 成员能力的总和。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 • 1、人种质量 • 2、人力资本投资 • 3、科技的发展与应用水平 • 4、社会风气 • 5、观念因素
企业的资源
短期 财务 利益
中期
技术
生产力
长期
人员
继续生存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 人力资源就是指从资源的角度来考察人力, 其焦点是人力的资源属性。 • 人力资源是与物力资源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 德鲁克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中第 一次提出“人力资源”这个概念。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管理是我国20 世纪90 年代以来新兴 的一门学科。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 国对组织中的人员管理一直重视的是传统的人事行 政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知识经 济的到来,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科学管理中的地位和 作用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我国学者从不同 的研究角度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了尝试性和建 设性的理论探讨,使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我国得到了 长足的发展。
案例教训
真正需要的解决之道是什么?
• 对人力资源要有正确认知,从选才、用才、 育才、留才等各方面应有系统思考及做法; • 主管要改变以往观念,认为新来的员工在工 作上依靠自己历练就会提升能力,其实,常 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且新员工心理挫折很 大。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概念 •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 • 第三节 以人为中心的管理 --现代管理的发展趋势 • 第四节 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