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1课 《伶官传序》 课件

高中语文 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中册 第三单元 11课 《伶官传序》 课件

伶官传序
1
2
•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 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 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 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 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 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 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 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3
• 五代(907-960),指唐宋之间的五个封
16
• 1、盛 •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 2、困 •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17
• 3、其 •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大概,表揣测语气)▲
18
• 明确:这篇文章是欧阳修为《 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 章总结了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天 下而后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 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忧 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 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 奢,防微杜渐,励精图治。
19
20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盛衰之理,由于人事。这一论点本 身就是一个既正反对立又合而为一的命题。作者运用了—组组简 洁强烈的对比,人事与天命、盛与衰、得与失、难与易、成与败、 兴与亡、忧劳与逸豫,说明成败之迹皆出于人事。全文以“盛衰” 二字贯穿始终,从“盛”“衰”两个方面,围绕着“人事”进行 层层深入的对比论述。本文的对比论证在总体上着眼于 “盛”“衰”与“忧劳”“逸豫”的因果关系,从中心论点到论 据,从论证过程到结论,不论是所用的事例或史实,还是作者抒 发的感慨和议论,都是对比性的。通过正反两方面的鲜明对比, 既突出了中心论点,使说理深刻、透彻,也使文章一气贯通,前 后呼应,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 ⒈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 ⒉泣下沾襟 泣:泪水
13
•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 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 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 ⒉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
14
• 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 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 ⒊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 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 • ⒌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
9
• 4.故 其盛也, 天下之豪杰 与之争;及
其衰也,数十伶人 之,而身死国灭, 天下
笑。夫祸患常积
,而智勇多

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10
《尚书》上说:“自满招来损害,谦虚得到 好处。”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享乐可以使 自身灭亡,这是自然的道理。因此,当庄宗强盛的时 候,普天下的豪杰,都不能跟他抗争;等到他衰败的 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自己丧命,国家灭亡, 被天下人讥笑。可见祸患常常是由微小的事情积累而 成的,聪明勇敢的人反而常被所溺爱的人或事困扰, 难道只有宠爱伶人才会这样吗?于是作《伶官传》。
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 人事吗?推究庄宗得天下和他失天 下的原因,就可以知道了。
5
• 2.世言晋王 将终也, 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
为兄弟, 皆背晋 归梁。此三者,吾遗 也。
尔三矢,尔 无忘 父之志!”庄宗受而藏
之于庙。其后用兵, 遣
一少牢 庙,
其矢,
11
•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 2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

• ⒈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 • ⒉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求,考察 • 3.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12
• ⒈负而前驱 前:向前 • ⒉仓皇东出 东:向东 • ⒊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 ⒋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 而前驱, 凯旋而纳之。
6
世人说晋王将死的时候,拿三支箭赐给庄宗, 告诉他说:“梁国,是我的仇敌;燕王,是我扶持建 立起来的;契丹与我订立盟约,结为兄弟,他们却都 背叛晋而归顺梁。这三件事,是我的遗憾;给你三支 箭,你一定不要忘记你父亲的愿望。”庄宗接了箭, 把它收藏在祖庙里。此后出兵,就派随从官员用猪、 羊各一头祭告祖庙,请下那三支箭,用锦囊盛着,背 着它走在前面,等到凯旋时再把箭藏入祖庙。
பைடு நூலகம்
建王朝,即
这53年间,先后换过
,篡
弑相寻,战乱频起,后唐庄宗就是被弑的
一个。庄宗称帝后,迷恋伶人,“常身与
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遂被败
政乱国的伶官景进、史彦琼、郭从谦等
包围。郭从谦又乘危作乱,用乱箭射死
庄宗。
4
• 1.呜呼!盛衰之 , 曰天命, 人事哉! 庄宗之 得天下,
与其 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唉!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
宠爱伶人
15
• 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 定”“应当”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 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
“……的原因” •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自然之理也。
8
当庄宗用绳子捆绑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 君臣的首级,进入太庙,把箭还给先王,向先王禀告 成功的时候,他意气骄盛,多么雄壮啊。等到仇敌已 经消灭,天下已经平定,一个人在夜间呼喊,作乱的 人便四方响应,他仓皇向东出逃,还没有看到叛军, 士卒就离散了,君臣相对而视,不知回到哪里去。以 至于对天发誓,割下头发,大家的泪水沾湿了衣襟, 又是多么衰颓啊。难道是得天下艰难而失天下容易吗? 或者说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是由于人事呢?
7
其 燕父子 , 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
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 呼,乱者四应,仓皇
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
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
得之难而失之
易欤? 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