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防施工方案带图

人防施工方案带图

人防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人防工程开工前,由项目部主要技术负责人组织项目部各级管理人员认真阅读施工图、地质勘察报告等勘察设计文件、学习《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以及《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深入了解人防工程与一般地下建筑工程的各项区别,熟悉人防工程的各种功能特性,掌握人防工程质量控制的要点;1.2对照GB50134-2004《规范》及GB50038-2005《规范》,仔细查找施工图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缺陷,上报建设及监理单位。

通过建设单位与设计单位进行磋商,力争把设计文件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开工以前;1.3根据《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RFJ01-2002第3.1.1条的规定:健全该项目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编制相应的人防施工技术标准、建立可行的人防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1.4编写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人防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并上报公司各主管部门审批。

二、结构工程(一).土方工程(基槽开挖)2.1.1根据地质勘察资料所提供的地下水文资料、设计说明,在基坑范围内布置口m深的降水井,在基槽土方开挖前天开始昼夜组织降水,并做好降水观测记录;待基坑范围内的地下水位降至基底设计标高0.50m 以下、并且满足规范要求时,再进行基槽土方开挖施工;2.1.2基槽土方开挖前,认真核对底板结构施工图中,是否存在人防底板后浇带与人防口部密闭隔墙、战时封堵口(框)相冲突的点。

如果存在冲突点,应通过建设单位与设计人交涉,将后浇带的位置调整合理后再进行基槽的土方开挖施工;(同时需要核对的内容还包括底板结构施工图中,所有洗消污水集水坑位置是否满足GB50038-2005《规范》第3.4.10条的规定;)以避免造成返工;2.1.3本工程拟选用台型挖掘机进行(分层)机械挖槽土方施工。

现有施工现场地坪相对自然(设计)标高为m,基底设计标高为- m,机械挖槽至- m左右,剩余10㎝深度的土方采用人工开挖(清理)至基底设计标高,严禁扰动基坑基底土层。

做好验槽记录;2.1.4工程桩的桩头处理——————(根据具体情况详述);2.1.5当工程桩的位移值超出规范允许偏差范围时,应及时将桩基竣工图上报设计单位,并根据设计人提出的补强措施进行整改后,再组织砼垫层浇筑施工。

(二)、钢筋工程2.2.1钢筋进场抽样检验等——————(参照普通建筑工程详述);2.2.2钢筋制作应依据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所示各部位连接节点构造要求计算下料长度;并且按照图示要求进行加工制作;2.2.3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满足GB50038-2005《规范》第4.11.5条及表4.11.5规定: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纵向受力钢筋,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2.2.4防空地下室底板钢筋绑扎质量控制要点:2.2.4.⑴.防空地下室底板上皮主筋应从底板反梁上皮主筋下面穿过;底板反梁箍筋开口应绑扎在地梁的底部;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5底板反梁配筋构造图;底板钢筋2.2.4.⑵.根据由战时荷载控制,且受拉主筋配筋率大于GB50038-2005《规范》表4.11.7的规定时,双面配筋的钢筋砼板(包括卧置于地基上的核5级及以下的甲类防空地下室底板)、墙体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S ”形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

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9钢筋混凝土板中拉结筋布置示意图;2.2.4.⑶.当防空地下室底板为“无梁楼盖构造”时,底板反柱帽的底层钢筋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3%,间距不应大于150㎜,直径不小于12㎜。

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9底板反柱帽构造;2.2.4.⑷.洗消污水集水坑配筋构造及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72~73洗消污水集水坑配筋图;2.2.4.⑸.固定门槛门框墙下槛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4《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P75各种型号门框墙配筋图中2—2及3—3剖面的下槛配筋。

2.2.5 防空地下室墙体钢筋绑扎质量控制要点:2.2.5.⑴.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各种连接结点的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9筋混凝土墙体连接构造中(a )、(b )、(c )节点详图;2.2.5.⑵.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内、外墙与人防顶板、楼板及底板的连接处的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8内、外墙与顶板、楼板、底板的连接构造详图;2.2.5.⑶.临空墙配筋的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1临空墙配筋构造详图;2.2.5.⑷.相临防护单元之间的隔墙配筋的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2相临防护单元间隔墙配筋构造详图;2.2.5.⑸.根据GB50038-2005《规范》第4.11.11条规定: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墙体也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S”形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

做法参照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9钢筋混凝土板中拉结筋布置示意图配置;2.2.5.⑹.当防空地下室墙体设置有预留孔洞时,开孔周围的加强钢筋布置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0防空地下室内墙留孔构造详图;2.2.5.⑺.各种型号人防门钢筋混凝土门框墙的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4《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6~P75各种型号门框墙配筋图,特别要注意门洞四角加强钢筋的布置;2.2.5.⑻.外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的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81外附壁式电缆井配筋图;2.2.5.⑼.内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的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82~83内附壁式电缆井配筋图;2.2.6防空地下室顶板钢筋绑扎质量控制要点:2.2.6.⑴.防空地下室顶板与外墙连接节点的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8外墙与顶板、楼板和底板的连接构造详图的上半部分;2.2.6.⑵.根据GB50038-2005《规范》第4.11.11条规定:防空地下室顶板也应设置梅花形排列的“S”形拉结钢筋,拉结钢筋的长度应能拉住最外层受力钢筋。

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59钢筋混凝土板中拉结筋布置示意图;2.2.6.⑶.人防门安装用吊环的平面位置:位于人防门扇开启45度时与门洞中线的相交点上;其预埋做法可参照07FJ02《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图集》P120平时出入口型钢竖向临战封堵(二)中吊环详图配置;2.2.6.⑷.各种平时出入口临战封堵构件安装用吊环的平面位置及预埋做法,详见07FJ02《防空地下室建筑设计图集》P113~124各种不同临战封堵措施详图;2.2.6.⑸.顶部式防爆波电缆井的配筋构造做法,详见07FG01《防空地下室结构设计图集》P84顶部式电缆井配筋图。

(三)、模板工程2.3.1 防空地下室钢筋混凝土结构所用模板及其支架的安装质量,必须满足GB50134-2004《规范》第6.2.1条第1、3、4款(强制性条文)的规定:1.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能可靠地承载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荷载;3.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4.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5.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

2.3.2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2.1条第3?2款(强制性条文)的规定:防空地下室梁、板、柱、墙的模板体系,必须能可靠地承载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新产生的荷载;必须经过计算来确定用于固定墙体模板的对拉螺栓的直径及间距,以免因对拉螺栓的抗拉强度不足,而造成涨模跑浆事故;2.3.3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2.1条第5款(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在防空地下室的外墙、临空墙、门框墙、密闭隔墙的模板安装时,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使用(PVC)套管;而应参照GB50108-2001《规范》第4.1.24条图4.1.24所示:在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中间加焊一道密闭(止水)方形翼环;2.3.4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4.16条第2款规定:侧(外)墙水平施工缝处模板上口标高,应设置在高出防空地下室底板表面不小于500㎜的位置上;2.3.5根据GB50038-2005《规范》第3.9.3条关于“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的要求。

防空地下室顶板模板应选用[竹制复合板]进行支设;严禁选用小钢模进行支设。

(四)、混凝土工程2.4.1根据《天津市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技术规程》(J11063-2007)的要求,在开工前应对商品砼供应厂家进行考察,并依据J11063-2007《规规程》向商品砼供应单位提出Ⅱ类工程所用混凝土及其原材料的技术要求;2.4.2商品混凝土进场前,应审查商品砼供应厂家所提供的防水混凝土配合比是否符合GB50108-2001《规范》第4.1.14条规定;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4.4条第3款规定: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保证在80~180㎜范围内;2.4.3根据GB50108-2001《规范》第4.1.18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

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

”2.4.4 根据GB50108-2001《规范》第4.1.18条的规定: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2.4.5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4.10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分层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2.4.6 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4.11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防空地下室的“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

”2.4.7 浇筑混凝土时应根据GB50134-2004《规范》第6.4.12条(强制性条文)的规定,留置混凝土试块;其中要特别注意在“口部、防护密闭段应各制作一组试块;”2.4.8 根据GB50108-2001《规范》第4.1.25条的规定: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2.4.9 防水混凝土冬期施工时,应注意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同时,宜采用综合蓄热法、蓄热法、暖棚法等进行养护;并且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2.4.10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整应满足GB50134-2004《规范》第6.4.18条规定的要求:1.面积较小且数量不多的蜂窝或露石的混凝土表面,可用1:2~1:2.5的水泥砂浆抹平,在抹砂浆之前,必须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基层;2.较大面积的蜂窝、露石或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层和个别突出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骨料混凝土堵塞并捣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