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9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2019年单位精准扶贫工作总结
自开展帮扶工作以来,市一局帮扶工作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积极配合镇政府和村委会,全身心地投入帮扶工作中,为贫困户问诊把脉,争取多方支持,寻求脱贫致富门路。

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某镇二村委会概况:
二村委会位于某镇南面,距江江市区10公里,属于非贫困村,下辖梁屋地、合山口、镇江、二边坡、旧村6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3417亩,总人口约3457人,2017年二村党总支部被市委组织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现有党员55人。

现有贫困户31户共70人(五保户14户共14人、低保户13户共43人、一般贫困户4户共13人),2016年预脱贫13户18人,2017年预脱贫8户24人,2018年预脱贫5户15人,2019-2020年计划预脱贫5户13人。

二村委会属于革命老区,辖区内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适合发展三高农业,种植有大面积番石榴、香蕉、甘蔗、花生、蔬菜等经济作物。

二、进展情况和主要做法
1、危房改造方面。

2016年纳入危房改造的有4户,已
改造完成,2017年没有纳入改造的贫困户,2018年纳入危房改造任务的有1户,在村委会和帮扶工作队的努力下,经多次与贫困户做思想工作,经多方协调,目前已改造完成。

2、教育扶贫方面。

2016-2017学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学生有13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100%,学生享受教育补贴100%。

2017-2018学年贫困户建档立卡学生有12人,已全部享受到教育补贴(小学至高中每人3000元,大专每人7000元);另外,我局自筹资金支持一户贫困户孩子读幼儿园,恒中门业以每月600资助一户孤儿直到初中毕业。

3、资产扶贫方面。

去年将上级下拨二村有劳力贫困户专项扶贫资金54.62725万元投资湛江市水务集团,12户有劳力贫困户已按期领取利息分红,今年将上级下拨二村有劳力贫困户专项扶贫资金251004.33万元投资到江江扶贫产业园,水投返还资金共67620.59元投资到江江市良垌荣锋硅砂厂,水投返还资金共32280.21元投资到江江某绿之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

4、金融扶贫方面。

已有一户贫困户通过小额信贷获得农业银行贷款30000元用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5、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方面。

新农村建设规划设计图纸已完成;旧村和边坡村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已通过验收,自来水管道已接入村民家中已通水;旧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已进入申报阶段;旧村污水处理项目已动工;已建立新
时代乡村振兴讲习所机构、制度,已成立乡贤工作室。

6、党建促扶贫方面。

一是抓好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配合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工作,村委会先后完成了宣传栏改造、会议室门改造、村委门前硬底化改造、乡道(旧村段)改造、二楼会议室改造、购买会议室桌椅和空调、围墙和车棚改造等,支部战斗力全面提升。

二是我局党支部与威多福党支部开展政企党建融合促扶贫活动,为6户贫困户送上32头猪苗和饲料支持其发展生产,现猪已出栏,每户获利约5000元。

7、捐赠慰问方面。

我局在春节、端午节给贫困户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我局在今年中秋节和国庆节与市人民医院、湛江健杰皇家医院、湛江市赤坎区市政维护站联合开展慰问活动,先后走访慰问二村委的贫困户、离休干部、老党员、党代表;另外,镇妇联组织联慰问孤儿户。

8、在档案数据管理方面。

按要求及时更新扶贫档案资料,及时做好建档立卡系统信息录入工作。

9、技能培训方面。

组织4户有劳力贫困户参加汽车美容培训,4人均通过考试并获得技能职业证书。

10、其他方面,驻村干部或帮扶干部每月不少于一次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向贫困户宣传各项脱贫政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为贫困户在养殖、就业、子女供养等方面出谋划策,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确保贫困户低保金、五
保金、养老金、医保、新农保、和其他政策性补贴落实到位。

三、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尽管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市、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干部为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

我局帮扶干部切实深入帮扶村和贫困户家中,及时准确掌握帮扶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帮助村组理清发展思路、找准发展方向、制定增收措施,积极为贫困户出点子、谋思路、讲政策、送信息、引资金,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和困难。

贫困户增收致富信心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干部为民富民服务意识显著增强,为民办实事解难题力度不断加大。

2、贫困户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

我局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户家中开展惠农政策、种养殖技术、法律法规等知识宣传有效提高了群众政策法规的知晓率。

通过开展听民声、访民意、集民智、理民事、解民忧、暖民心的走访活动,与群众的感情不断加深,党群干群关系更加密切,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感明显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3、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序推进。

坚持把促进农业和农村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来抓,通过为困难群众提供技术、资金、信息服务和项目扶持,积极引导群众优化产业结构和种植模
式,推进环境集中整治等重点工作,各项工作任务持续快速推进,富民兴村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各项事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四、当前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发展动力不足。

一是多数贫困人口文化素质低、思想观念陈旧落后,依然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安于现状,没有发展动力;加之受自然条件限制和农产品、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大等因素影响,部分贫困户主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不高。

二是部分贫困户不积极就业,不谋求发展思路,一心想吃低保,享受国家救助,“等、靠、要”依赖思想严重。

(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群众增收困难。

群众大多从事传统粮食生产,由于粮食生产成本高,收益低,年轻人大部分外出,不想种地。

种地的都是不能出门的老年人,他们仍然是维持原来的耕种方式;养殖业更是发展不起来,因为种植业发展跟不上,形成效益差,农业示范带动作用不强,反而形成脱贫返贫的恶性循环。

(二)资金筹集较困难,缺少资金支持。

上级下拨到非贫困村的资金与贫困村的差距较大,市一局属于市政府直属事业单位(公益一类),经费来源靠财政拨款,没有其他收入,缺少资金工作开展较困难。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扶贫扶志,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引导他们树立“宁愿苦干、不愿哭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克服消极的思想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充分发挥贫困户主体作用。

(二)引导贫困户发展规模化种植养殖。

积极主动培养一批种养殖业大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典型引导,示范带动,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增加贫困农民收入。

(三)发挥帮扶单位招商引资职能优势。

根据该村的自然条件和生产特点,引导有关企业到该村进行考察投资,积极引进有助于农民增收的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