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礼堂养气功之的六字诀

马礼堂养气功之的六字诀

《马礼堂养气功》马礼堂主讲写在前面:此书稿经过我详审,比过去书刊上发表的的诸多材料详尽而真实,作为电视讲座教材比较理想,可以纠正过去支离破碎之偏差。

我衷心地感谢录象及编辑诸同志之苦心孤诣完成祖国文化遗产之精心。

马礼堂 1988年8月18日第二讲六字诀一、概要六字诀在我国有悠久历史,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

秦汉的《吕氏春秋》中就有关于用导引呼吸治病的论述。

《庄子·刻意》篇中说:“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径鸟伸,为寿而已矣。

”在西汉时期《王褒传》一书中,也有“呵嘘呼吸如矫松”的记载。

我国南北朝时代,梁朝名医陶弘景发明长息法。

他在《养性延命录》一书中说:“吸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嘻、呵、嘘、呬,皆吐气也”。

隋代天台山大法师智顗,也将它引入佛门,让和尚在修行时练六字诀,为的是不生病。

他说:“但观心想,用六种气治病者,即是观能治病。

何等六种气,一吹、二呼、三嘻、四呵、五嘘、六呬。

此六种息皆于唇口之中,想心方便,转侧而坐,绵微而用”。

智顗大法师把六字诀概括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治,三焦壅处但言嘻。

唐代的名医孙思邈,又把五行相生的顺序放进六字诀里。

他在《卫生歌》歌中这样写道:春嘘明目木扶肝,夏日呵心火自闲,秋呬定收金肺润,肾吹惟要坎中安,嘻理三焦除烦热,四季常呼脾化餐,切勿出声闻耳内,方知功效胜灵丹。

明代《正统道藏》对六字诀治病有较详细的论述。

六字诀养气功,能调理五脏六腑的气血,使它流通旺盛。

即可以治病,又可以预防,是我国医学宝典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历代医学文献对它都有不少论述。

孙思邈的《千金方》、汪昂的《医方集解》、龚廷贤的《寿世保元》、冷谦的《妙龄修旨》均有说明。

我幼年患肺病吐血,从杨晓山先生学静坐功,半年痊愈,开始对气功治病有了初步的认识。

30年代认识普照老人于刘状元处,教授我儒家的养气功方法。

祖述尧舜,下至孔孟、旁涉老庄。

从《黄帝内经》、《金柜要略》,到唐宋明清的历代儒医典籍,讲经络,谈气化,阴阳五行,一脉相传。

以后,我与河南大学常玉章先生、通教寺悟彻法师(都是普照老人的弟子)朝夕切磋六字诀。

40年代在开封又结识了名医知古老人,他也盛称六字诀的功效,并书写了《知古老人歌》:六字能将寿岁添,修补脏腑胜灵丹。

肝属木兮须瞪眼,胸中郁闷即能痊。

心呵双手平心按,火奖劳宫病可安。

消化不良谁做主?脾呼撮口臂撑天。

呬呼肺病能根治,双手撑开氧气添。

固肾必须双抱膝,口吹浊气上灵山。

三焦理气须嘻字,两手高擎汲涌泉。

我在四五十年的实践中,对六个字的口型、发音、动作、意念循经引气都作了进一步研究,编成了现在的《六字诀养生法》,概括为:长嘘补气顺经行,污浊喷出清气容,呼气要从井穴起,须知顺序是相生。

二、特点六字诀的功法有这样几个特点:(一)疗效显著在我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用六字诀治好的疑难大症无计其数,治愈的患者,有肝炎、心脏病、肾结石、青光眼及高血压、低血压、肠胃炎、气管炎等。

最奇妙的是郭淑媛大夫静脉曲张、面部白癣,练功3个月消失。

(二)简便易学六字诀的发声和口型,只要按照汉语拼音发声即可。

腹式呼吸要求小腹起伏。

实际上,我们正常人在安静时或睡眠时的呼吸都是腹式呼吸(女同志一般是胸式呼吸)。

导引的动作也很简单。

一般10小时左右就可掌握六字诀的练习要领。

1--3个月左右,就可见到明显治疗效果。

(三)运用灵活六字诀运用灵活。

可以按顺序练习,也可以有针对性地练1个或2个字;既可以长期坚持连续练习六字诀,又可以按季节单独练某1个字;还可根据个人身体条件和病情疾患的虚实需要进行补泻。

例如,大连内燃机车研究所谷源盛同志,身患严重冠心病动脉硬化,每天着重练“呵”字100次以上,3个月后检查恢复正常。

(四)不出偏差练功的人只要按照要求去做,纯任自然,毫不用力,由简到繁,对读字、口型、呼吸、动作、意念,一步一步地进行操练,循序渐进,就不会出偏差。

我教练六字诀数十年,练功的人从没有发生任何偏差。

三、原理祖国医学认为自然界“五运六气”的变化,影响着人的生理和健康,人的身体是受四季的冷热干湿和五行生克的影响。

比如春天容易生肝病,是因为自然界阳气上升,人的肝气上亢的缘故。

人体的脏腑又与“金、木、水、火、土”五行的生克制化联系在一起。

所以练功的顺序一般按五行相生的顺序进行,但又要根据个人身体的虚实再加以相生相克地重点练习。

人体脏腑的内部运动和经络的运行,受人体内外不同作用力的影响。

而呼气时用不同的口型可以使唇、舌、齿、喉产生不同的型状和变化。

从而造成胸腹部不同的内在力,影响着不同的脏腑。

古人从长期实践中总结出“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口型,分别影响肝、心、脾、肺、肾和三焦。

呼气时,又用意念和动作导引气血循经运行,以达到通淤导滞、散毒解结、调整虚实、修残补缺、益寿延年的效果。

总之,六字诀是用六个字的不同口型,按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应四时之变化,以呼吸、动作、意念的导引,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秘阴阳、祛病延年的目的。

各口型的治病机理如下:(一)“嘘”字功治肝病肝属木,木旺于春,开窍于目。

春天万物生长,肝阳上亢,肝病容易发作。

产生头晕目眩,两眼红肿,两肋胀满,肝区疼痛,性情烦躁等症状。

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的患者,这时病情可能加重或复发。

肝实症表现为:胸肋胀满,阳气上逆,性格狂妄而易怒,头剧痛,卧不安,小便塞闭,大使干燥,疝气肿痛,时发惊厥。

肝虚症则表现为:虚烦不眠,头隐痛,时而欲呕,嗌干乏力,大便稀薄,小便失禁,阳痿,子宫下垂,月经不调。

肝病练“嘘”字功。

实症应泻,心为肝子,可用“呵”字功泻之。

虚症应补,肾为肝母,可用”吹”字功补之。

(二)“呵”字功治心病木能生火,心属火,应时与夏,在窍为舌。

夏日炎热,心火上炙,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出气灼热、心烦不安等症时有发生。

心实症则表现为:咽干口渴,心绞痛,胸肋胀,尿色黄,心悸,心阵痛,腋下痛。

心虚症则表现为:心悸,怔忡,失眠盗汗,神经衰弱,动则心慌。

心病应练“呵”字功。

实症应泻,脾为心之子,可练“呼”字功以泻心火,再做“吹”字功以补肾水。

这样心肾相交,水火相济,收效颇易。

(三)“呼”字功培脾病脾(胃)属土,应时于四季之末十把天内,开窍于口。

脾实则出现呕吐,噫气,腹胀,黄疸,头痛发热,下痢粘水而肛门灼热。

脾虚则出现四肢无力,心烦不眠,黄胖而浮肿,大便不成形。

脾病,可用“呼”字功治。

心为脾母,若“呼”字练后感到力量不足,可再作“呵”字功,以加强脾胃的消化功能。

若由于肝气郁热而引起脾胃失凋,则用“虚”字功平肝后,再用“呵”字功健心,以补脾。

土能生金,肺属金,应时于秋,开窍于鼻。

秋天气候凉爽,但是还有炎夏蒸热之余威,显得干燥。

此时毛窍收敛,郁热未消,很容易存留在肺经之内,应该用“呬”字功清洗肺经里的郁热。

肺气实则胸满,肩背疼,风热感冒,小便色黄而次数多。

肺气虚则肩背疼痛而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小便次数多而量少。

如果肺气虚弱易受外感,应练“呼”功补肺,这就叫培土生金。

(五)“吹”字功治肾病肾为先天之本,各种病都离不开肾,肾要充足了,各种脏器得到肾的温煦而使身体恢复健康。

所以“吹”字功在“六字诀”里特别重要。

因为肾经从脚底起,所以做的时候,脚心要空。

肾属水,应时于冬,开窍于耳(包括二阴)。

肾主藏精,关系到生殖系统的一切疾病。

肾亏则耳内蝉鸣,听力减退。

肾主骨,肾亏则牙齿松动;肾之华在发,肾亏则毛发枯干、脱落;肾之精在目,肾亏则目视朦,视物模糊;肾之腑在腰,腿为肾之路,肾亏则腰疼、腿软无力;肾之邪在膕,肾亏则膝盖酸痛,屈伸困难。

肾气虚则面现黎黑,心悸而气短、腰痛、腿软、惊悸怔忡、遗精、阳痿、女子带下、月经不调、足心发热而下肢发冷,做恶梦而惊醒。

虚火上炎则口热、咽干、心烦,咽肿、腹满尿赤,甚至下痢、浮肿。

(六)“嘻”字功理三焦三焦主相火,为六腑中最大的腑,其根在命门,与各脏腑经络的关系极其密切,是全身通调气机的道路。

五脏六腑功能的调整,完全靠气的运行;而气的运行主要靠三焦。

所以练“嘻”字功是为了理三焦气。

从膀胱到肚脐是下焦,肚脐到心口窝是中焦,心口窝到天突处是上焦。

下焦主排泄;中焦主腑舒;上焦主纳理三焦气,气一定要顺。

所以练“嘻”字功,要面带笑容,心里美滋滋的。

三焦有病,常表现为气滞淤塞,口苦胸闷,恶心腹胀,小便赤黄。

三焦实则表现为:咽肿,喉痛,寒热,耳鸣,耳聋,下颌病,腋下肿,小便不利,胸胀闷。

三焦虚则出现耳鸣,自汗,眩晕。

三焦不畅,用“嘻”字功通之,再用“呼”字功助胃气,这样百病都除,不治而愈。

四、练法做“六字诀”养生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口型要正确。

“六字诀”主要是通过不同口型的发音,活动脏腑的不同经络气血,所以口型的正确与否很重要。

一般的人平常是胸式呼吸,做“六字诀”时要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

要让气引得“深、长、匀、细”。

做顺腹式呼吸,读字时要收腹,肚子往里收;提肛,肛门往上提,“提肛如忍粪”;敛臀缩肾,两个臀部收敛后两侧塌一个坑;小便从会阴处往上提。

在六字诀经典著作中,均主张吐字勿令耳闻,意思是不念出声。

我认为,五音通于五脏六腑,自然与出声有关。

经过我的实践,出声胜于不出声。

其原因是:出声能调动五脏六腑运动;第二、出声能使自己辨别发音正确与否;第三、出声容易入静,与动静兼修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预备式:整套功法都从预备式开始。

每做一个字的动作之前先做好预备式。

预备式的要领是:松、静、自然。

松,是肌肉关节放松,“松如肉坠”,松到肉好象都掉下来,但松而不懈。

静,静如木雕泥塑,排除一切杂念,如清空之府,一芥不可留,情绪安定,万籁无声,一尘不染。

静到“泰山崩于前而不可动;猛虎啸于后而不惊。

”自然,是呼吸、动作纯任自然,不憋气,不努气,不用力呼吸,,动作轻松舒适自然大方。

动作要点:两足平站开立与肩同宽,两膝放松似屈非屈,松腰塌胯,含胸拔背虚腋,沉肩膀坠时,目平视而反观,屏息体会脉搏之跳动,待呼吸微微绵绵如安睡状态再开始练功。

当放松之时,心中默念,头脑松、肩背松、沉肩垂肘,含胸拔背心空,腹松、腰脊都松驰,臀部松,两腿松,膝松、足部松、五趾松、两臂十指都放松轻微摆动,松弛如肉之欲坠。

(二)呼吸法六字诀功法一律采用顺腹式呼吸,吸气时引天空之清气进入肺中,胸部扩张压迫横隔膜下降,小肚子自然鼓起。

本功法先吐后纳,以念字为吐。

呼气时,开口读字用提肛收腹缩肾之力压出各脏腑之浊气。

初练时,为了调整口型,可发出大声音,待把口型练熟能调动内气时,则呼气读字,吐气如微风习习不使耳闻,这一点很重要。

等到把经络中的浊气全部吐尽之后,就轻闭双唇,舌抵上腭,用鼻子吸入清新空气,便开始了吸气过程。

横隔膜随着吸气之势向下扩张,小腹隆起,吸气纯任自然。

吸气尽可用一个短呼吸稍事休息,再做第二次呼气读字,每个字连做6次以后,做一次调息。

调息就是调整呼吸,恢复自然,稍事休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