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气歌

正气歌


张巡 (709年--757 年) ,唐代河南南阳邓州 人,是“安史之乱”时期 著名的英雄。
张巡从小就聪敏好学,博览群书, 为文不打草稿,落笔成章,长成后 有才干,讲气节,倾财好施,扶危 济困。安史之乱时,张巡誓死守卫 睢阳(今河南商丘睢阳),他虽为 文官,但精通兵法,屡次击败叛军, 但终因寡不敌众,战死于睢阳。张 巡殉国时,身首支离,芮城、邓州 和睢阳三地皆招魂而葬。他死后被 追封为“通真三太子”。
① ② ③
① 阳九,犹言遭逢厄运。隶, 徒隶,这里指自己。
② 指自己兵败被俘,北送燕京 。
③阒(去),静悄悄地。閟( 闭),关闭着。


④瘠,瘦骨。这两句是说自己 一朝为雾露所侵,得病而死, 弃骨沟壑之中。
⑤辟易,退避。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 ①沮洳,音“具蓐”,卑下阴 湿的地方。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 ② 阴阳,自然之气。贼,害。 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 ③耿耿,光明貌。此指忠义之 气,即正气。“仰视”暗用《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 论语》中“不义而富且贵,于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 我如浮云。”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④意谓天无极,自己的悲亦无 极。
苏武,中国西汉大臣。 (前140—前60)字子卿,杜 陵(今陕西西安)人。
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 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 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 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 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 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 年),方获释回汉。苏武死后,汉 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彰显其节操。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 广八尺,深可四寻①,单扉低小 ,白间②短窄,汙下而幽暗。当 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 浮动床几,时則为水气;涂泥半 朝,蒸沤历瀾③,时則为土气; 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則为日 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則 为火气;仓腐寄頓④,阵阵逼人 ,时則为米气;骈肩杂沓,腥
① ② ③ ④ ⑤
⑤哲人,指前面的齐太史等人 。“刑”通“型”,模子。意 谓他们堪为自己的楷模。
文章结构
• • • • 总起(天地有正气——一一垂丹青) 引史(在齐太史简——道义为之根) 明志(磋余遘阳九——仰视浮白云) 作结(悠悠我心悲——古道照颜色)
太 史 简
《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齐崔杼 弑其君庄公﹐"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 '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 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太史尽 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后因以"太史简"为史官临难不苟﹐敢 于秉笔直书的典实。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是气所旁薄,凛烈万古存 。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
① ②
① 旁薄,通“磅礴”,充满广 被之意。
② 三纲,封建时代最基本的社 会关系,是君为臣纲,父为子 纲,夫为妻纲。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阒鬼火,春院閟天黑 。 牛骥同一早,鸡栖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
《左传》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夷皋聚敛民财,残害
张良,字子房,传为汉初城 父(今安徽亳州市东南)人, 是秦末汉初擅长运用韬略计谋 来调兵遣将的有名人物。张良 乃韩国贵胄之后,其祖父与父 亲,相继为韩昭侯、宣惠王、 襄哀王、厘王和悼惠王的相国, 有"五世相韩"之称,一家在韩国 的地位可是功勋卓著。
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 恰逢他到东边来巡游,张良带着那位 大力士,预先算好秦王东行的路线, 就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那儿 埋伏,等到秦始皇的车驾到来时,就 叫力士把那一百二十斤重的大铁椎, 猛力向秦王乘的那辆车掷去,可惜一 个偏差,铁椎打碎了旁边的副车。秦 始皇见有人想谋刺他,大为震怒,号 令全国严格搜索刺客,限期捉到,搅 得天下惶惶不安,就是因为张良这一 椎的缘故。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被俘后,敌人曾多次劝降,有元帅、丞相、 降臣、南宋恭帝,甚至忽必烈亲自出马。有些研究者认 为,这是因为忽必烈赏识文天祥的才华和气节。其实并 非如此,敌人的才华和气节固然能引起政治家的敬意, 但政治家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忍的,必除之而后快。忽 必烈不厌其烦的劝降文天祥是有他的政治企图的,攻城 易,攻心难,文天祥的气节是南宋人民的精神支柱,文 天祥的背后站立着一个虽然战败却并为臣服的伟大民族 ,降服了文天祥就摧毁了南宋人民的精神支柱,一个精 神崩溃、沉沦的民族才是真正的奴隶之邦。
严颜,字希伯,巴郡临江(今重庆 忠县)人,汉末年武将。 212年底,刘备开始进攻刘璋,严 颜据守江州,在巴郡抵御张飞的进攻, 被张飞设计生擒。张飞大声呵斥严颜: “大军已至,为什么不投降?”严颜回 答:“你们无缘无故侵夺我江州,江州 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的将军!”这 一番话令张飞大为敬佩,于是以礼相待, 最终招降了严颜。 后以“严将军头”作为坚强不屈﹑ 大义凛然精神之典实 。
正气歌并序
文 天 祥
作者简介、作品
文天祥(1236~1283),号文山, 吉安(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杰出的爱 国诗人。 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 作品。其中诗作达百余首,成就很高。 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天祥擅长书法, 行草流畅劲秀,颇具韵度。但传世墨迹 极少,有《自书木鸡集序》、《谢昌元 座右自警辞》、《遗像家书》等。
作者生平
德祐元年(1275)正月,闻元军东下,文 天祥在赣州组织义军,开赴临安,次年被任为 右丞相兼枢密使。景炎二年,进兵江西,收复 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将士牺牲甚众,天祥 只身逃脱,乃退广东继续抗元。后因叛徒引元 兵袭击,同年十二月,在五坡岭被俘。元将张 弘范迫其招降张世杰,乃书《过零丁洋》诗以 诉之。末句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次年,被押送元大都),囚禁四年, 经历种种严酷考验,始终不屈。于1283年从容 就义,年仅47岁。
创作背景
《正气歌》是文天祥诗歌的代表作, 时至元十八年(1281年)夏作于燕京狱 中。这时候,他被囚于“污下而幽暗” 的“土室”已有两年。历尽了各种折磨 及利诱,但他始终威武不能屈,富贵不 能移,并坚定地选择了杀身殉国的道路。 为了表达自己对故国的忠诚、对理想的 追求,写下了这首浩气长存的诗篇 。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
① ② ③ ④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① 齐太史典出《左传》,大臣 崔杼弑齐庄公,太史书曰“崔 杼弑其君”,崔子杀之,连杀 其二弟,乃舍。南史氏闻太史 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 乃还。 董狐,晋国太史,赵穿杀晋 灵公,晋执政赵盾亡在外,未 出国境,闻讯而反。董狐书曰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 。赵盾不服,董狐说:“子为 正卿,亡不越境,返不讨贼, 非子而谁?”孔子曰:“董狐 ,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文天祥被俘之初就明明白白的告诉敌人:“宋状元 ……所欠一死报国耳,宋存与存,宋亡与亡,刀锯在前 ,鼎镬在后,非所惧也,何怖我?” 临终前,忽必烈 问文天祥到底想要什么,他回答:“一死之外,无可为 者。” 1283年1月9日,文天祥在大都柴市口英勇就义。 家人整理遗物时,从其衣带中发现了他的遗书,“孔曰 ‘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 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文天祥用生 命捍卫了自己的高贵与尊严!
董狐,春秋晋国太史, 亦称史狐。今翼城县东 50里的良狐村,即其故 里。董狐秉笔直书的事 迹,实开我国史学直笔 传统的先河。
臣民,举国上下为之不安。作为正卿的执政大臣赵盾,多 次苦心劝谏,灵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残害。他先派人刺 杀,未遂,又于宴会上伏甲兵袭杀,未果。赵盾被逼无奈, 只好出逃。当逃到晋国边境时,听说灵公已被其族弟赵穿 带兵杀死,干是返回晋都,继续执政。 董狐以“赵盾弑其君”记载此事,并宣示于朝臣, 以示笔伐。赵盾辩解,说是赵穿所杀,不是他的罪。董狐 申明理由说:“子为正卿,亡不越境,反不讨贼,非子而 谁?”意思是他做为执政大臣,在逃亡未过国境时,原有 的君臣之义就没有断绝,回到朝中,就应当组织人马讨伐 乱臣,不讨伐就未尽到职责,因此“弑君”之名应由他承 当,这是按写史之“书法”决定的。 当时记事的“书法”依礼制定,礼的核心在于维护 君臣大义,赵盾不讨伐弑君乱臣,失了君臣大义,故董狐 定之以弑君之罪。对此,孔子大加赞扬,称董狐为“书法 不隐”的“古之良史”,后世据以称之为“良狐”,以表 褒美之意。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① 张良先世为韩国人,秦灭 韩后,张良破家财为韩报 仇,得力士,为铁椎,重 一百二十斤,狙击始皇于 博浪沙道中,误中副车。 典出《史记· 留侯世家》。 ② 严将军,指汉末益州牧刘 璋部将严颜,为张飞所败 ,被俘。曰:“我州但有 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 嵇侍中,晋惠帝永兴元年 ,皇室内讧,侍中嵇绍以 身遮蔽惠帝,为乱箭所亡 。

① 圊溷,音“青 混”,厕所。 ② 侵沴(音“厉 ”),灾疫。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① 流形,各种形体,指下 文所说的宇宙间的一切。 ② 化自《孟子》,苍冥, 苍天。 ③ 皇路,犹言国运,此句 谓当太平年代,这浩然之 气就很和平地吐露出来, 在朝廷上发挥作用。 ④ 丹青,画像。此句谓其 人虽死犹生,名传千古。
① 寻,八尺。
② 白间,壁上涂 白之处。
③ 历瀾,翻腾。 ④ 仓腐寄頓,陈 米腐败。
文天祥正气歌并序
臊汙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 、 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 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侵沴 鲜 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 于兹二年矣,无恙。是殆有养致 然,然尔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 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彼 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 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 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