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1年西南大学826经济学考研真题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4.4.1 西南大学826经济学2011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西方经济学部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结构性失业:尽管劳动市场有职位空缺,但人们因为没有所需的技能,结果继续失业,也就是由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而造成的失业。

2.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同外国的全部经济往来的收支流量表,是对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进行经济技术交流过程中所发生的贸易、非贸易、资本往来以及储备资产的实际动态所作的系统记录,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

3.需求交叉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相对于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或者说,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化百分比。

它是该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率和它的相关商品的价格的变动率的比值。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形曲线,其原因是相同吗?请说明。

答: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且企业规模为既定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它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表明随着产量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的变动规律。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曲线表示:在长期内,厂商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都会选择最优的生产规模进行生产,从而将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最低水平。

在这条包络线上,在连续变化的每一个产量水平,都存在LAC曲线和一条SAC曲线的相切点,该SAC曲线所代表的生产规模就是生产该产量的最佳生产规模,该切点所对应的平均成本就是相应的最低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呈先降后升的U型,这种形状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很相似的。

但是,这两者形成U 型的原因并不相同。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的原因是短期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U型特征主要是由长期生产中的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所决定。

2.为什么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必有一点且只有一点和最低短期平均成本相等?并用图示说明。

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LAC与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但LAC并非全是同所有各条SAC曲线之最低点构成。

在LAC曲线最低点的左侧,LAC曲线相切于SAC最低点左边,右侧则相切于SAC曲线最低点右边。

在LAC曲线最低点处,LAC曲线切线的斜率为零,又因SAC 曲线与LAC曲线相切,故在LAC最低点处其SAC曲线的斜率也为零。

所以整条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必有一点,长期平均成本与短期平均成本最小值相等。

3.简述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内容。

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凯恩斯详细分析了人们持币的各种动机,对人们持币的所得分析更为精确。

按照《通论》的分析,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包括:持币的交易动机、持币的谨慎动机和持币的投机动机,相应地人们持币的需求包括:货币的交易需求、谨慎需求和投机需求。

在这三种需求中,一般假定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是加性可分的,谨慎需求由于不宜单独分离出来,分别归结到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之中。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由下列两个部分组成:M=M1+M2=L1(Y)+L2(r)式中L1(Y)代表与收入Y相关的交易需求,L2(r)代表与利率r相关的投机性货币需求。

由于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在现代宏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政策制订中的核心作用,因此,进一步完善深化凯恩斯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这一发展也就构成了战后至70年代货币理论发展的主流。

原则上凯恩斯认为人们持币的交易动机主要取决于规模变量,虽然凯恩斯并不否认交易需求同利率有关,但他并未给出一个具体明确的关系。

围绕这一问题,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结合库存的费用模型给出了一般的回答。

鲍莫尔(1952)和托宾(1956)假定,人们持币与否包括两种相关的费用:持有现金的机会损失和处置有价证券的佣金支出,由于这两种费用互为消长,个人决策将面临选择和权衡,并使得总费用最小,由此可导出鲍莫尔有名的平方根律:M=(2bT)/r式中b 代表每笔交易的佣金费用,r代表有价证券利率。

该式表明货币需求同收入T和利率的弹性均为1/2,这意味着货币不是奢侈品,其更深一层次的含义是,收入分布越是平衡,货币总的需求就越大,或收入分布越是不均匀,货币总需求就越低。

不定性决定谨慎动机不确定性如何影响货币需求,凯恩斯的分析未见细致,致使后来的经济学家分别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拓展和进一步规范,最有名的拓展之一是托宾的货币需求的象限分析,托宾巧妙地将谨慎需求和交易需求与投机需求置于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并将谨慎动机限定于利率的不确定性这一范围之内。

谨慎需求模型假定:收支相抵后的净支出服从以零为中心的某种概率分布,σ为净支出的标准差,通过设定适当的风险概率,惠伦导出了立方根律的货币需求公式:M=2σ2br13。

投机动机它是凯恩斯货币理论区别于其它货币理论的一个显要特征,不过凯恩斯的投机模型是一个纯投机性的货币需求模型,在该模型中,投机者面临的是非此即彼的选择,借助预期利率,个人要么全部持有货币,要么全部持有债券,个人是个盲目的投机家,而不是多样化的投机家。

为克服这一缺陷,托宾(1958)根据马克维茨(1952)的资产组合理论发展了凯恩斯的纯投机性货币需求模型。

这一理论可通过可分离定理加以说明。

第一,投资者根据各种风险资产的收益和风险确定资产的有效集或有效边界,这一边界与个人的偏好无关,引入无风险的货币后,投资者的有效集变为由原点出发与有效边界相切的一条直线。

第二,个人选择直线上的哪一点作为最优决策点,取决于个人风险——收益的无差异曲线,个人的无差异曲线与直线的切点即为投资者的最优选择,该点决定了在所有金融资产中货币所持的比例,投机性货币需求由此比例确定。

4.简述财政政策及其对经济调节作用。

答: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总需求,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压抑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

政府支出是指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由具体的支出项目构成,主要可以分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两类。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如购买军需品、机关公用品、政府雇员报酬、公共项目工程所需的支出等都属于政府购买。

政府购买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大小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规模直接关系到社会总需求的增减。

购买支出对整个社会总支出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

政府转移支付是指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补助等方面的支出。

转移支付不能算作国民收入的组成部分,它所做的仅仅是通过政府将收入在不同社会成员之间进行转移和重新分配。

再看政府的收入。

税收是政府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它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的、无偿的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与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付一样,税收同样具有乘数效应,即税收的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变动具有倍增作用。

当政府税收不足以弥补政府支出时,就会发行公债,使公债成为政府财政收入的又一组成部分。

公债是政府对公众的债务,或公众对政府的债务。

它不同于税收,是政府运用信用形式筹集财政资金的特殊形式,包括中央政府的债务和地方政府的债务。

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是指政府要审时度势,主动采取一些财政措施,变动支出水平或税收以稳定总需求水平,使之接近物价稳定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认为总需求非常低,出现经济衰退时,政府应该通过削减税收、降低税率、增加支出或双管齐下以刺激总需求。

反之,当认为总需求非常高,出现通货膨胀时,政府应该增加税收或者削减开支,以抑制总需求。

前者成为扩张型财政政策,后者成为紧缩性财政政策。

这种政策从理论上说是逆经济风向行事的“相机抉择”,但是事实上多数是搞扩张性财政政策,结果是财政赤字的上升和国家债务的积累。

财政赤字是预算开支超过收入的结果。

三、计算题(本题15分)若消费者王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所获得的效用函数22U X Y=,王某收入为500元。

X和Y的价格分别为3,8x yP P==元元,求:(1)王某的需求方程;(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则王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王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胆王某可以50%的价格购买X,则王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根据已知条件可得,该消费者获得效用最大化的条件是,22max ..500X Y X Y S T P X P Y +=解得:拉格朗日函数是,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 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则王某将消费X 和Y 各多少?2222500X Y X Y L XY P XL X Y P YL P X P Y λλλ∂=-∂∂=-∂∂=--∂令上述三个等式均为零,即得商品X 和商品Y 的需求函数。

2250250Y P X P Y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 的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50%购买X ,消费者需求量的变化情况如下,在没有补贴之前,消费者的需求量为X=250/3,Y=250/8,政府补贴后,X*=500/3,Y=250/8。

(3)如果交纳会费,享受会员价格时,则消费者购买相同数量的产品X 和Y 时,所节省下来的费用是:因为降价,消费者多购买了250/3件商品,相应地为消费者节省的支出为250元,大于所交纳的会费,因此,他选择加入会员,是正确的。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本题60分)1、试述规模报酬变动规律及其原因。

答: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 )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企业只有在长期内才能变动全部生产要素,进而变动生产规模,因此企业的规模报酬分析属于长期生产理论问题。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1)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叫做规模收益递增。

(2)产量增加的比例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递减。

(3)产量增加的比例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称为规模收益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