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翟庄小学党小组工作细则一、党小组的设置、任务和作用党小组是党支部的组成部分, 不是党的一级组织, 它是在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 对党员进行管理的一种组织形式。
( 一) 划分党小组的必要性主要是为了具体组织, 推动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 便于对党员组织管理。
一是有的支部党员人数比较多, 有的地区党员住地分散, 人数较少, 有些行业作业组织规模较少, 联系不便, 人员不集中, 因此必须根据工作、生产、学习等实际需要, 划分成若干个党小组; 二是较大的支部划分成几个党小组, 党员相对人数少, 便于集中组织学习、讨论、活动, 更有利于监督和检查党员执行支部决议的情况, 而且支部经过党小组把一部分工作和任务分散到多人身上, 能够调动和发挥更多人的积极性。
( 二) 划分党小组的基本原则1、根据党员的分布情况, 充分考虑将其所在的行政、生产、科室、班组及相邻部门的党员划分一个党小组内。
2、每个党小组至少有3名党员, 其中至少有一位正式党员, 党员人不数不足三人的能够同党员数较少、工作性质相近、联系方便的邻近部门或单位合并一个党小组。
3、担任领导工作的党员干部不宜单独划分成一个小组或集中安排在一个党小组内, 这样能够使领导有更多机会接受和联系党员、群众、接触受监督。
4、党员人数较少的支部, 能够不再划分党小组。
如人数在10人以内, 工作岗位比较集中, 联系比较方便。
另外在一个支部划分党小组数量不宜过多, 人数不宜过少, 应结合实际设置。
5、小组的划分和建立, 由党的支部委员会决定, 不必经过上级党组织审批, 为了便于上级党组织掌握情况, 支部委员会应将建立党小组的情况及时向上报告。
总之, 党小组划分、建立要根据党员数量、分布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 要有利于加强党员的管理, 有利于开展组织活动, 有利于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 三) 党小组的任务党小组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组织本组党员开展各项工作, 实现党支部的决议, 确保各项任务完成。
主要的任务包括六个方面:1、组织和指导党员认真执行党支部的决议, 努力完成党支部布置的各项任务。
我们知道, 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 而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没有任何决策权, 不能脱离党支部自己单独制定对党有约束力的决定、决议, 它充当执行者的角色, 对于党支部布置的任务, 凡是需要党小组实施的, 党小组要服从分配, 认真有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保证按时完成。
对于有些安排, 党小组认为不合适, 或者在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 应由党小组长及时地向党支部反映、汇报, 当得到答复后, 方可改变原来的计划。
2、组织好党员学习。
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 学习党的基本知识, 时事政治和文化科学技术。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头脑。
3、定期召开党小组会。
小组会要定期召开, 一般每月一次。
小组会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对党员进行教育和监督; 二是及时布置支部总体工作和阶段性工作, 制定工作安排、计划, 开展创造性活动; 三是做好党员评议鉴定、分析和评优工作; 四是推荐入党积极分子; 五是做好党小组工作的小结。
4、分配党员工作。
确定党员责任区, 认真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工作, 协助支部做好预备党员的转正、收缴党费等工作。
5、强化党小组自身建设, 做到内强素质。
接受党员的汇报, 及时了解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 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的思想工作, 及时向支部委员会做出汇报。
6、做好周围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做到外树形象。
组织党员向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做群众的知心朋友, 关心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 及时向支部委员会汇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以示范带头作用影响周围群众。
( 四) 党小组的作用党小组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 负责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
直接组织党员的活动, 使之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保证完成党交给的工作, 搞好党小组的工作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基础。
1、党小组是完成党支部日常性工作的主要力量, 应经常性地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 搞好自身建设。
严格地讲, 应当建立党小组的组织生活制度, 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党员联系群众制度, 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和定期分析党员制度。
2、党小组是联系周围群众的桥梁与纽带。
因为党小组来自于基层, 接触群众较多, 一些情况了解的最清, 便于上情下达, 下情上达, 能够发挥相互沟通承上启下作用。
3、党小组与团小组及其它班组的关系。
党小组一般都是以生产、行政班组为基础划分设置的。
共青团、工会等群众团体的小组一般也是如此, 只是不过是在基层单位中, 领导和管理的对象不同而已。
这样, 党小组与这些班组同处在一个基层或部门之中, 在各自的序列上几乎处于相等的层次上, 那么, 如何认识和处理党小组与这些组织、班组的关系呢?首先, 必须明确, 党小组与这班组的关系, 不同于党支部同行政组织、群众团体的关系, 党小组与这些班组之间不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其次, 党小组与其班组的关也不是互不相干, 毫无作用的。
就是说, 党小组既不能凌驾于这些班组之上指手划脚, 发号施令,也不能自异于这些班组之外袖手旁观。
作为党小组应该积极地协助和支持其它班组负责人做好本职工作, 同时能够经常与这些组织负责人进行工作上的沟通与相互配合, 确立工作的结合点, 达到合拍共振。
另外, 还要正确处理好党小组与支部委员的关系。
支部委员与党小组是领导被领导关系, 支部委员能够受支部委员会的委托向党小组传达上级指示, 检查布置工作。
同时支部书记或各个委员毫无例外地编入党小组, 参加党小组活动, 接受党小组分配的工作, 接受党小组的监督, 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带动党小组的其它党员贯彻执行党支部决议, 完成党支部布置的各项任务。
二、怎样当好党小组长党小组是党的基层组织的细胞, 这个细胞是否具有生机和活力, 关键是有没有一个得力的党小组长。
在党小组建设中, 党小组长担负着主持党小组会议, 分配本组党员工作任务, 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 教育和管理党员等重要职责。
艰巨的工作, 要求党小组长必须在政治、思想、文化、作风、能力等方面具备较高的素质, 而且, 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形势, 党面临的现实问题对党小组长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一)党小组长应具备的素质党小组长应由具有一定的党性修养、熟悉党的基础知识, 能联系群众, 有一定组织能力的正式党员担任。
她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1、具有较强的党性。
所谓党性就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
( 1)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
( 2) 要有党员标准意识, 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 3) 具有严格的组织观念, 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 4) 要有一定的政治觉悟和辩别是非的能力。
( 5) 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要有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精神。
2、在业务上是骨干。
党小组长必须是本职工作的内行, 生产业务上骨干。
3、善于联系群众。
在群众中有一定威信, 带领党员和群众落实支部的各项工作。
4、熟悉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首先包括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奋斗目标、组织原则、作风的纪律、权利义务及做好党员教育与管理的相关知识。
5、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一般来说, 党小组长应具有高中、中专( 或相等学历) 以上文化水平。
6、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
即然是一组之长, 就要发挥组织人和带头人作用, 贯彻支部决议, 组织好小组内的活动。
( 二) 党小组长的产生党小组长由本小组党员推选产生。
在特殊情况下, 也可由上级党组织指定, 凡正式党员都可担任, 因党小组不是一级组织, 因此党小组长不是党内职务。
党小组长的任期同支部委员会的任期相同, 能够在改选支委会的同时改选党小组长。
总之, 一是要坚持条件, 二是要体现民主。
1、坚持条件。
( 1) 必须是中共正式党员( 2) 必须具备刚才讲过的党小组长具备的素质( 3) 正在接受留党查看的党员不能担任党小组长。
2、体现民主。
党小组长推选一般由党员选举该组一名党员为组长, 如果党员人数较多, 工作岗位分散, 或者工作需要的也可增选副组长一人。
为了充分体选举人的意愿, 选举一般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 亦可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 最后坚持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 由得票最多者当选。
( 三) 党小组长的主要职责党小组长的职责, 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 组织本小组的党员, 积极开展各种活动, 以实现党支部的决议, 发挥党小组的作用。
1、根据支部的决议和工作布置, 给党小组的党员布置一段时间的工作任务, 并负责检查督促。
2、坚持执行党小组的各项制度。
如生活会制度, 联系群众制度, 评议党员制度, 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制度。
生活会制度。
一般每月末召开一次, 开好生活会需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 1) 生活会前党小组长要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议题。
( 2) 生活会上, 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讲究方法。
( 3) 要落实整改措施。
( 4) 要做好党小组生活会记录。
联系群众制度。
( 1) 定期召开群众座谈会。
( 2) 个别访问和结对子。
( 3) 强化党员责任区。
( 4) 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 拿出解决办法为支部做好参考。
评议党员制度。
( 1) 制定评议标准。
( 2) 确定评议形式。
( 3) 对评议情况进行汇总。
( 4) 对评议结果总体和个体进行分析。
( 5) 向支部汇报评议工作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