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皮肤病与性病学总论PPT课件

皮肤病与性病学总论PPT课件

66
物理检查
玻片压诊法 皮肤划痕试验 感觉检查 棘层细胞松解现象检查法
67
实验室检查
皮肤组织病理检查(要求) 真菌学检查 细胞学检查 皮肤试验:斑贴试验;划痕试验
Kveim试验;麻风菌素试验 PPD 试验
其它:CT MRI
68
皮肤病治疗学
内用药(系统治疗) 外用药(局部治疗) 物理治疗 手术治疗
39
客观症状
皮肤病在皮肤上的表现统称为皮疹或 损害
原发损害 继发损害
40
原发损害
• 由皮肤病理变化直接产生的第一 个结果
斑疹(斑片);丘疹斑块);水疱; 脓疱;风团;结节;囊肿;肿瘤
41
斑疹
42
丘疹
43
水疱
44
脓疱
4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团
46
囊肿
47
结节
48
肿瘤
49
继发损害
由原发损害转变而来,或由于治 疗及机械性损害所引起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皮肤的生理功能
屏障保护: 机械性保护;物理性保护; 化学性保护;生物性保护
体温调节 感觉作用 分泌排泄 渗透及吸收 代谢作用
37
皮肤病的症状
是诊治皮肤病的基本或主要内容
主观病症(症状) 客观症状(体征)
38
主观症状
全身:发热、不适、纳差、乏力 局部:痒、痛、灼热等感觉异常
73
抗组织胺药
作用机理和组织胺竞争受体 (H1+H2)
74
药物
第一代H1受体拮抗剂
氨烃醚类:苯海拉明、晕海宁 烃胺类:扑尔敏 哌嗪类:去氯羟嗪 乙二胺类:非那根
副作用:嗜睡、口干
75
• 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
阿斯咪唑(息斯敏) 特非那丁(敏迪) 西替利嗪(仙特敏、西可韦) 氯雷他丁(开瑞坦) 阿伐斯丁(新敏乐)
69
系统治疗同内科学一样,下面 仅介绍治疗皮肤病时最多的三
种治疗
抗过敏治疗 抗真菌治疗 维生素A酸
70
抗过敏治疗
重要性 分类:特异性抗过敏治疗
非特异性抗过敏治疗 针对各种炎性介质, 改善血管通透性
71
激素
适应症:
绝对适应症 相对适应症
禁忌症 副作用
72
应用激素需解决的 三个问题
用或不用(适应症) 用多少(病情) 用多长(病种)
2. 疑难及危重病例的诊治 有待于高新技术的出现 和应用及基础理论的突破
5
中国皮肤病学研究展望
中国人口多,病人基数大, 在科技信息交流日趋便捷、 实验条件不断改善的情况下,
中国的皮肤病研究将会有 一个灿烂的明天
6
皮肤病学简史
麻风 性病 中医外科学
20世纪中国皮肤病学的发展
7
皮肤的组织解剖 和生理功能
特点:无嗜睡
76
其他抗炎性介质药
抗5-羟色胺药:氯丙嗪、阿托品 抗激肽药:抑胰肽酶 抗纤溶蛋白酶药:止血芳酸 抗乙酰胆碱酶药:阿托品、 达那唑 抗溶酶体药:氨苯枫 反应停 抗前列腺素
77
其他
改善血管通透性药物 维生素、钙剂
78
抗真菌治疗
随着临床广谱抗菌素、免疫 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真菌 病诊断水平的提高,抗真 菌治疗愈来愈重要。
鳞屑;皲裂;抓痕;苔藓化;糜烂;痂; 溃疡;瘢痕;萎缩;硬化 ;皮肤异色
50
鳞屑
51
皲裂
52
抓痕
53
苔藓化
54
糜烂
55

56
溃疡
57
瘢痕
58
萎缩
59
硬化
60
皮肤异色
61
皮肤病的诊断学
• 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 ==诊断
62
病史
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 籍贯、种族、婚姻
79
1.大蒜制剂 2.碘化钾(钠):孢子丝菌病 3.磺胺类药:奴卡氏菌病 4.青霉素:放线菌病 5.5-氟胞嘧啶:联合用药 6.灰黄霉素:头癣 7.制霉菌素:肠道真菌病
80
8.两性霉素B
两性霉素B脂质体:隐球菌性脑膜炎
9.特比奈芬
10.益康唑
11.咪康唑
12.酮康唑
13.伊曲康唑
14.氟康唑
81
8
皮肤的组织解剖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附属器
9
10
Epidermis=Keratinocytes+dendritic cells The epidermis is subdivided into five layers or strata(KC): the stratum germinativum (SG), the stratum spinosum(SS), the stratum granulosum(SGR), the stratum lucidum the stratum corneum(SC)
23
24
25
Hypodermis layer(subcutaneous fat tissue)
26
27
The skin contains a variety of appendages: 1.hair follicles(HF) 2.sweat glands 3.sebaceous glands (SG) 4.nail They are all embrylogically epidermal in origin.
现病史: 疾病发生的时间、部位 治疗及演变经过有无诱发 或加重因素。
过去史:(药疹、性病) 家族史:(遗传病、梅毒) 个人史:
63
体格检查
内科:视、触、叩、听 皮肤科:视、触
64
视诊
条件: 内容: 疹型、大小、数目、
颜色、分布、排列、 形状边界、表面、基底
65
触诊内容
• 质地 • 与周围组织关系 • 温度 • 淋巴结
维生素A酸
皮肤病与性病学总论
1
学习皮肤病学的重要性
临床上有皮肤病问题需要解决 生活中有皮肤病问题困扰着您
2
皮肤病学的定义
是研究如何预防和治疗皮肤病的临床学科
3
皮肤科和临床医学的关系
1. 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 2.是一个具有自己研究内容及特点
的临床医学专科
4
21世纪皮肤病学展望
1. 临床基本功仍是解决 皮肤病的主要手段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表皮更替时间
28天
21
Dendritic cells include:
1. Melanocytes 2. Langerhans cell 3. Merkel cell 4. Indeterminate cell
22
The dermis is subdivided into two zones, papillary dermis reticular layer The dermis contains collagen, elastin, ground substance and cell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