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背景

《唱支山歌给党听》歌曲背景

歌曲背景
“欢迎各位来井冈,欢迎你们来观光,火车飞机上井冈,高速公路好宽敞,红色记忆记心上,绿色就是好风光,感谢领导感谢党,带领我们奔小康,幸福日子永远长……”井冈山龙潭景区的保洁员江满凤,唱着自编的一首新歌表达着对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的喜悦心情。

党的十八大开幕式那天,江满凤感冒打点滴,但她坚持在门诊里收看开幕式。

收看了开幕式后,她感到很振奋也很受鼓舞,并欢快地唱起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欢迎各位来井冈》。

江满凤说,自己非常喜欢唱歌,在紧张的保洁巡逻工作间歇,她爱用歌声来放飞心情、消除疲劳。

淳朴的乡音、嘹亮的歌声、动人的旋律常常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倾听,许多游客会慕名而来,请她唱上一曲,并主动付费,但她总是满足要求,谢绝收费。

就这样,传唱红歌成了江满凤的“编外工作”。

经常有游客说,听了江满凤的歌,爬山都不累了。

江满凤逐渐成了井冈山一道独特的风景,被人们称为“井冈百灵”。

人们记着江满凤的歌声,也因为她的歌声更加了解井冈山。

江满凤出生在井冈山脚下,爷爷江治华是井冈山红军队伍中的一员。

作为一名红军后代,她不仅唱响了爷爷当年流传下来的《红军阿哥你慢慢走》、《请茶歌》等红歌,为了喜迎党的十八大,还自编了以井冈山的巨大变化和百姓生活质量提高为主题的歌曲。

“只有唱出真情实感的歌曲才动听!”江满凤说,作为一名普通党员,我将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景区的保洁工作。

闲暇时候,教孩子们唱爷爷留下来的红歌,用红歌传承井冈山精神,让后辈们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唱支山歌给党听,我把党来比母亲;母亲只生了我的身,党的光辉照我心。

旧社会鞭子抽我身,母亲只会泪淋淋;共产党号召我闹革命,夺过鞭子揍敌人……”看到上面的词句,大概很多人的脑海里会立刻回荡起熟悉的旋律。

几十年来,这首歌唱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激荡过几代人的心扉。

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陕西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的技术员姚筱舟。

1933年3月,姚筱舟出生在江西铅山县石塘镇。

1949年4月下旬,铅山解放。

年仅16岁、正在铅山中学读书的姚筱舟与几十名同学一起,投笔从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军政大学第五分校”,毕业后分配到二野十七军五十一师政治部。

1951年冬,又随部队高唱志愿军战歌跨过鸭绿江,停战后才归国。

不久,姚筱舟转业到陕西省。

他先在商洛石棉矿,后调到铜川矿务局焦坪煤矿当了一名采矿技术工。

姚筱舟回忆说,这首诗的其他部分都写得比较“顺手”,只有第二段中“鞭子”这个词,难为了他个把钟头。

他的初稿是“旧社会三座大山压我身……推倒大山做主人。

”但他反复斟酌,总觉得不够味,又找不到更恰当的词句替换。

心烦意乱中,他随手翻阅一本小人书,偶然看到一个肥胖的地主拿着鞭子打几个长工。

他灵机一动,觉得用“鞭子”来形容旧社会的残暴和苦难比“三座
大山”更形象化,于是他马上提笔改成“旧社会鞭子抽我身……夺过鞭子揍敌人!”姚筱舟写成的诗共3段,除了广已经传唱的前两段外,后面还有4句:“母亲给我一颗心,暴风雨中一孤萍;亿万红心跟着党,乘风破浪齐跃进。

”诗句中把党比“母亲”,则是矿工们说的话。

他用“蕉萍”为笔名,把3首小诗投寄到《陕西文艺》,很快被刊发在《诗传单》专栏内,后被春风文艺出版社编汇在《新民歌三百首》一书中。

1962年,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因公殉职。

在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的号召下,举国掀起学雷锋高潮。

上海音乐学院教师朱践耳在雷锋日记中读到了雷锋摘抄的这首小诗的前两段,随即谱成曲子,并交给当时正在上海音乐学院深造的藏族歌手才旦卓玛试唱。

没想到这首歌一炮打响,在全国传唱开来,几十年久唱不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