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天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建议用时:45分钟)温故知新一、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在我国集中分布在____________一线以南地区。
区位条件:①自然区位:季风气候或热带雨林气候区,________或全年高温多雨;地形________;土壤________;水源充沛。
②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________丰富;种植历史________;人们长期的饮食习惯等。
③特点: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________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________。
二、商品谷物农业1. 分布:多分布在________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的________。
如美国________平原地区,我国的________和西北地区。
2. 主要农作物:玉米和________。
3. 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商品率高。
4. 区位条件(以美国为例):自然条件优越、交通________、地广人稀、工业高度________、科技水平________。
三、大牧场放牧业1. 主要分布地区:美国、________、新西兰、________、南非等国家的________、________气候区。
2. 特点:生产规模大、______________、商品率高。
3. 区位条件(以潘帕斯草原为例):气候________,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________;距海港________,交通便利,促进了商品经营。
四、混合农业1. 分布:主要分布在________洲、北美洲、南非、________、新西兰等大洲和国家。
2. 特色与特点:种植业与________业并重;________率高。
3. 优点(以墨累—达令盆地为例):①农场是一个良性的________________;②可有效利用时间安排____________;③农业生产有较大的________性和对市场的________性。
基础演练一、选择题(2018·淮安学测模拟)越南是传统的水稻生产国,2014年越南某企业推行“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这种模式实施农田连片拼作,企业提供资金、化肥、技术等,企业统一加工、销售等。
右图是“越南水稻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 越南水稻主产区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气候条件是()A. 地形平坦B. 水源充足C. 土壤肥沃D. 雨热同期2.与传统水稻生产模式相比,“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的特点是()A. 生产规模大B. 商品率低C. 机械化水平低D. 科技水平低(2018·海安学测模拟)右图为“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 甲——商品谷物农业B. 乙——混合农业C. 丙——水稻种植业D. 丁——大牧场放牧业4. 有关丙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农场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B. 有效安排农业生产活动C. 灵活调节种植与放牧的规模D. 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低(2018·宜兴教学质检)读“美国农业局部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
5. 图示反映美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A. 地区专门化B. 交通运输便捷C. 高度机械化D. 作业过程专业化6. ①②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是()A. 大牧场放牧业B. 地中海式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热带种植园农业(2018·无锡期中)浙江东南部青田县地处瓯江中下游地区。
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境内形成了如下图所示独特的“青田稻鱼共生系统”。
据此完成7~8题。
7. 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A. 进行农业结构的调整B. 修建温室改善热量C. 兴修排灌水利设施D. 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8. 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A. 能灵活地适应市场B. 农产品的类型多样C. 提高了生产效率D. 稻鱼共生,保护环境(2018·大连期中)右图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9~10题。
9. 该种混合农业的突出优点是()A. 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B. 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C. 河流众多,灌溉便利,单产高D. 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10. 与该农场属于同类农业地域类型的我国农业地区是()A. 内蒙古草原放牧业B. 长江中下游平原季风水田农业C. 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D. 海南岛橡胶园(2018·泰州中学模拟)右图为“三个地区农业发展基本情况的比较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 ③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A. 水稻种植业B. 混合农业C. 商品谷物农业D. 乳畜业12. 关于②地区农业生产特点叙述,错误的是()A. 机械化水平高B. 市场适应性强C. 经营粗放D. 科技水平高(2018·苏州学测模拟)油茶树主要生长在南方的山区和丘陵地带,油茶树提炼的茶油是一种高档食用油,目前占我国食用油市场的份额不到1%。
同时我国食用油缺口巨大。
下图为“我国油茶树分布和产量统计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 发展油茶产业会导致()A. 与粮棉争地,不利于保护耕地资源B. 保持水土,促进山区综合开发C. 缓解我国食用油供需矛盾,实现自给D. 生产成本大,减少农民收入14. 下列发展油茶产业的措施,合理的是()A. 全面降价促销,打“价格战”B. 扩大种植面积,宜林山地全部种植油茶树C. 对茶油进行深加工,开发化妆品美容等领域D. 加强宣传与营销,全部销往海外国际市场二、判断题(正确为A,错误为B)15. 水稻种植业突出的区位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16. 我国的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地区。
()17.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主要是小麦种植与牧牛相结合。
()18. 大牧场放牧业商品率高、土地租金高。
()19. 美国五大湖地区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区位因素是饲料和市场。
()三、综合题20. (2018·扬州学测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2017年10月21日国家新闻中心提出:“党的十九大后农业绿色发展的力度还会继续加大。
”绿色有机农业对土地肥力不足和病虫害防治采用“纯天然”的技术,如用农作物秸秆、粪肥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轮作方式及生物技术抗击病虫害。
材料二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
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这里病虫害少,农产品优质,是我国重要的有机农业生产基地。
材料三图1为“我国新疆区域图”,图2为“我国东北地区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图1图2(1) 新疆阿克苏苹果是当地特色农产品的代表之一,出口量大。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阿克苏苹果出口量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东北地区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寒暖农分异,干湿林牧全,麦菽遍北地,花果布南山”是东北农业分布的显著特征。
据图推测东北地区牧业主要分布在______(选填“甲”“乙”“丙”“丁”)地区,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养提升(2018·盐城高三三模)美国中北部、乌克兰中西部、中国吉林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
这一地带生长的玉米品质优异,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都高于其他地区。
读下图,回答21~22题。
世界三大玉米带示意图21. “三大玉米带”发展玉米生产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有()①气候适宜,水热条件好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玉米是主食,消费市场广④人口数量多,劳动力充足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22. 有关我国吉林玉米产区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有()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总产②增施高效化肥,提高单产③加强协作,提高专门化水平④发展深加工,提高综合效益A. ①②B. ③④C. ②③D. ①④第六天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温故知新一、东亚、南亚、东南亚秦岭—淮河①雨热同期平坦肥沃②劳动力悠久③商品低二、 1. 发达新开发地区中部东北2. 小麦3.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4. 便利发达高三、 1. 澳大利亚阿根廷半干旱半湿润2. 专业化程度高3. 温和低近四、 1. 欧澳大利亚2. 畜牧商品3. 生态系统农时和农事活动灵活适应基础演练1. D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气候条件”,四个选项中雨热同期为气候条件,能满足喜温喜湿作物的生长。
故选D项。
2. A 解析:传统的水稻生产模式是小农经营,导致机械化水平低,尽管单产高,但商品率低,实施“农田连片拼作,企业提供资金、化肥、技术等,企业统一加工、销售等”的“大农田”水稻生产模式,扩大了生产规模。
故选A项。
3. D 解析: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及大牧场放牧业。
故选D项。
4. D 解析:丙为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机械化水平高。
故选D项。
5. A 解析:该图示意美国局部农业带分布,反映出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的特点;交通运输便捷和高度机械化并不是造成图示农业带分布特点的主要因素;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专业化,主要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各个生产环节(如播种、收割等),由专门的作业公司进行承担。
故选A项。
6. C 解析:图中①③为小麦带(①为春小麦,③为冬小麦),②为玉米带,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
故选C项。
7. C 解析:图示信息不能体现该地农业结构的调整;没有修建温室;水稻生长,要求排灌便利,图中稻田最低水渠的高度考虑到鱼群通过能力,所以保障该种农业生产模式稳定发展的主要措施是兴修排灌水利设施;不能体现拓展市场,推进产业化。
故选C项。
8. D 解析: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评价,该农业模式实现了稻鱼共生,保护环境;不会因市场需求改变稻田和养鱼所占比重;农产品的类型没有增多;不能显示提高了生产效率(影响生产效率的主要是机械化)。
故选D项。
9. A 解析:对市场的适应性强,收入较稳定是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突出的优点之一;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投入的劳动力较少;混合农业区多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河流相对稀少。
故选A项。
10. C 解析:我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是一种养殖与种植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故选C项。
11. D 解析:据图分析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知,③地区畜牧业比重大,种植业比重很小,商品率较高,最可能是乳畜业。
故选D项。
12. C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②地区农业生产的特点是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差不多,接近50%,而且商品率很高,应该属于混合农业,集约化程度高,经营粗放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