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情知识竞赛试题1、2007年3月,蚌埠市“城市精神大讨论”活动启动,经过全市上下的热烈讨论,最终把“禹风厚德、(),务实开放、()”确定为当代蚌埠城市精神。
A、育沙成珠创业争先B、孕沙成珠创业争先C、孕沙成珠明礼诚信D、育沙成珠开拓进取2、蚌埠市市花、市树是()。
A、,石榴花,中槐、银杏B、栀子花,广玉兰、梧桐C、槐花,香樟、雪松D、月季,中槐、雪松3、广为市民喜爱和传唱的蚌埠市市歌《美丽珠城》,其词作者是著名音乐家阎肃,曲作者是著名音乐家()。
A、谷建芬B、徐沛东C、陈刚D、王立平4、蚌埠是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双墩遗址和禹墟的发现,表明在蚌埠这块土地上,远在()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此繁衍生息。
A、6500B、7500C、7000D、50005、蚌埠市于1947年1月1日设市,是安徽省第()个设市的城市。
A、1B、2C、3D、46、蚌埠作为皖北()的中心城市,是镶嵌在淮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A、政治、经济、文化B、经济、文化C、加工、商贸、科技、文化D、加工、商贸、文化7、蚌埠市辖()个区和怀远、五河、固镇3个县,计36镇19乡和22个街道办事处。
A、3B、4C、5D、68、蚌埠市地貌区划以()为界,分为两部分。
界北为淮北平原区,界南为江淮丘陵区,呈现出北部开阔平坦,南部岗丘起伏的地貌景观。
A、淮河B、龙子湖C、沱湖D、浍河9、蚌埠地区地势最高处为()主峰,海拔高度为338.20米,最低处为淮河河漫滩,海拔高度为15.30米。
A、小南山B、锥子山C、涂山D、梅花山10、蚌埠地区最大的地表水是()。
A、淮河B、龙子湖C、沱湖D、浍河11、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大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A、1B、2C、3D、412、蚌埠市属()气候区,南北气候交汇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
A、温带草原性B、亚热带季风C、温带海洋性D、温带半湿润大陆性13、坐落在龙子湖畔的标志雕塑“中国南北分界线”是由著名雕塑家()设计的。
A、吴为山B、韩美林C、曾成钢D、陈大鹏14、蚌埠地区地质构造复杂,矿化普遍,矿产资源丰富,有矿种()种,其中金属矿产5种。
A、20B、22C、32D、3415、截止2008年末,蚌埠市总人口()万人,蚌埠市总面积()平方公里。
A、300.31,5852B、200.31,6678C、358.31,5952D、388.31,643716、蚌埠由于自古盛产()而得名。
A、珍珠B、石榴C、贝类D、花生17、怀远石榴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异。
从唐代已有栽培,到()代怀远石榴已见诸正史。
A、明B、宋C、清D、元18、在2008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中,蚌埠入选了()项。
A、1B、2C、3D、419、下列选项中,不是双墩遗址出土的文物是()。
A、刻划符号陶片B、青铜编钟C、“T”型祭祀台D、陶俑人文始祖20、与同时期其他遗存的刻划符号比较以及从文明形成的特殊规律而言,双墩刻划符号是中国()起源的重要源头之一。
A、文字B、绘画C、雕刻D、建筑21、花鼓灯是汉民族中集舞蹈、灯歌和锣鼓音乐、情节性双(三)人舞和情绪性集体舞完美结合的民间舞种。
其最早源于()代。
A、宋B、元C、明D、清22、()年,蚌埠花鼓灯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A、2005B、2006C、2007D、200823、下列哪个剧种与徽剧、黄梅戏、庐剧并列为安徽四大剧种。
()A、坠子戏B、梆子腔C、泗州戏D、豫剧24、下列曲目中,不是五河民歌的是()。
A、《摘石榴》B、《打菜苔》C、《四季颂淮北》D、《女驸马》25、蚌埠著名的龙子湖景区是国家()级旅游景点。
A、AAB、AAAC、AAAAD、AAAAA26、宋代文学家()把荆涂山风景区内的白乳泉称作天下第七泉。
A、苏洵B、苏轼C、苏辙D、柳宗元27、蚌埠双墩1号墓,入选()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
A、2005B、2006C、2007D、200828、下列故事不是发生在固镇的是()。
A、暗渡陈仓B、四面楚歌C、霸王别姬D、十面埋伏29、风景秀丽的龙子湖畔有座“汤和古迹园”,墓主人汤和是()朝著名的抗倭英雄,曾被封“信国公”。
A、汉B、唐C、元D、明30、渡江战役是解放战争期间重要的一场战役,战役总前委位所驻蚌山区(),是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A、孙家圩子村B、冯嘴子村C、雪华村D、戴湖村31、蚌埠南山路古玩市场在第二届“中国古玩市场排行榜”评选中,被评为中国十大古玩市场,成为()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古玩市场。
A、华北B、华东C、皖北D、淮北32、大禹治水的故事发生在()。
A、固镇县B、五河县C、怀远县D、淮上区33、为了纪念大禹治水的伟大功绩,人们在()代即修建了禹王宫。
禹王宫前,每年均举行盛大的涂山庙会,延续至今。
A、秦B、汉C、元D、明34、()建立夏朝,废除禅让制,实行世袭制,华夏开始从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奴隶制社会。
A、舜B、禹C、启D、桀35、()古战场被称为世界“七大古战场”之一。
A、淝水B、垓下C、官渡D、乌江36、禹会村遗址,位于涂山南侧,又名(),是传说中大禹会诸侯的地方。
该遗址已被列入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
A、禹坑B、禹旧地C、禹村D、禹墟37、锥子山森林公园位于蚌埠市(),有东西二峰,山上林木茂盛,景色优美,自古有八大景、八小景之说。
A、东郊B、南郊C、西郊D、北郊38、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省政府作为皖文化主体加以研究的对象。
()。
A、桐城文化B、新安文化C、淮河文化D、寿春文化39、集防洪保安、交通旅游、休闲娱乐、绿化亮化美化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场所是()。
A、龙子湖桥头公园B、淮河蚌埠闸水利枢纽风景区C、席家沟水利枢纽D、怀洪新河何巷闸40、下列哪一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A、淮河文化B、长江文化C、黄河文化D、吴越文化41、我市市内最大的公园是()。
A、龙子湖桥头公园B、张公山公园C、淮河文化广场D、珠园42、我市著名的湿地公园是()。
A、沱湖B、三汊河C、香涧湖D、天河43、固镇县城东30公里的濠城,又称()。
A、霸王城B、西楚城C、枭雄城D、落日城44、1949年3—4月间渡江战役总前委主要负责同志是()。
A、陈毅B、粟裕C、徐向前D、邓小平45、2008年,我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GDP)()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A、468.39 11%B、486.39 11%C、486.39 10%D、468.39 10%46、2008年,全市全年工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A、184.29 15.1%B、146.29 14.1%C、164.29 14.1%D、164.92 11.4%47、2008年蚌埠市加快发展工业经济,着力培育骨干企业,销售收入亿元以上企业超()户,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户。
A、30,79B、45,85C、50,112D、60,12048、2008年,我市共有()个项目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项目库。
A、86B、88C、85D、8449、国电蚌埠电厂第一台机组于()年建成。
A、2006B、2007C、2008D、200950、2008年以来,蚌埠市大力实施“3461”行动计划,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
2008年工业投资首次突破()亿元。
A、60B、80C、95D、10051、我市加快项目建设步伐,2008年实施()以上重点项目200个。
A、千万元B、百万元C、亿万元D、上亿元52、2008年,我市现有()三大优势产业得到了进一步改造提升。
今年,我市将继续着力完善产业链条,形成产业集群,推动三大产业结构升级。
A、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滤清器B、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玻璃及玻璃深加工、电子信息C、装备制造及零部件、精细化工、电子信息D、精细化工、电子信息、新能源53、我市着力培育壮大“光伏、生物、()”三大新兴产业。
A、新能源B、新型环保C、新材料D、高科技54、2008年,我市粮食产量()万吨,增长11.7%,连续五年实现丰产丰收。
A、243.5B、254.3C、234.5D、253.455、2008年,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农村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成片造林()万亩。
A、3.5,0.5B、5.9,0.9C、10,1.15D、14,1.3856、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08年新引进项目()个。
A、330B、340C、350D、36057、()和三汊河高科技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基地两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亿元,成为招商引资新亮点。
A、蚌埠工艺美术产业园B、蚌埠玉器产业园C、蚌埠文化产业园D、蚌埠小商品城58、2008年全省银企对接月活动蚌埠市对接会取得积极成果,对接会上共有()个项目取得洽谈成果。
A、125B、238C、328D、41059、我市共有A级风景名胜区11个,其中4A级风景名胜区2个,3A 级风景名胜区3个,2A级风景名胜区()个。
A、4B、5C、6D、760、以下哪一个城市不是我市的国际友好城市?()A、日本摄津市B、英国坦姆赛德市C、意大利贝加莫市D、巴西里约热内卢市61、对外来投资我市一贯采取积极鼓励的政策,努力营造“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
A、助商B、爱商C、富商D、利商62、我市2008年对外承包工程出口货物3028万美元,增长()倍,进出口总额逼近()亿美元的大关。
A、1.5,3B、2.5,4C、3.5,5D、4.5,663、蚌埠是国家()级开放城市。
A、一B、二C、甲D、乙64、蚌埠是()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高铁客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客运站之一。
A、东部,五大B、中部,六大C、华东,七大D、华中,八大65、蚌埠港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新港年吞吐量达()万吨,拥有数个千吨级泊位。
A、160B、180C、200D、22066、2008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数()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万户。
A、60 101B、101 60C、70 101D、101 7067、蚌埠市共有各类省级开发区()个。
A、5B、6C、7D、868、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年4月,为安徽省重点发展的三个高新区之一。
A、1991B、1992C、1993D、199469、蚌埠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1年8月,为()开发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试点。
A、国家级B、省级C、副省级D、市级70、近年来,蚌埠市以()为目标,以()为依托,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建设创新型城市B、培育创新产业体系C、增强企业创新能力D、产业基础和科教资源71、我市在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建立产学研的体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
()和()挂牌,()通过验收。
A、国家玻璃深加工工程技术中心B、安徽省薄膜太阳能电池工程技术中心C、高新技术研究中心D、丰原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2、在蚌埠投资,除了可以享受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政策、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策外,我市还制定()项支持性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