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培训PPT课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培训PPT课件
椎间盘突出.
3
ζ以腰4-5、腰5-骶1间隙 发病率最高,约占 90%-96%,腰椎间盘 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 见的腰部疾病之一,多 好发于20-40岁之间的 青壮年及体力劳动者。
4
(一)流行病学
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常见的疾患之一,约占门诊下 腰痛的患者的10%-15%,占骨科腰痛住院患者的25%40%。该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多见于20-40岁, 约占70%,但亦可见于16岁以下的年幼者,70岁以上高 领者也可以出现,但高龄者多伴有椎管狭窄或神经根管狭 窄;在男女性别间的发病率差异较大,男性多于女性,男 女比例4:1,推测与男性患者劳动强度过大有关。
后侧或外侧以及足部疼痛。
11
三 、影像学检查
1)腰椎平片:腰椎平片检查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患者乐于接受。其 最大的优点不单是为了能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提供依据,更重要 的是能除外腰椎的各种感染、骨肿瘤、强直性脊柱炎、椎弓崩裂及脊 椎滑脱等许多亦能引起腰腿痛的其他疾病。2)CT:CT即计算机体层扫 描,由于CT分辨率高,能清楚地显示椎管内的各种软组织结构,因此 在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椎管其他病变中普遍受到重视。腰椎间盘突 出症的Ct征象:1.突出物征象2.压迫征象,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变形、 移位、消失3、伴发征象,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赘、小关节突增生、 中央椎管及侧隐窝狭窄。3)MRI:椎间盘突出MRI有以下表现:1、椎 间盘脱出物与原髓核在几个相邻的矢状层面上都能显示分离影像2、脱 出物超过椎体后缘5mm或5mm以上呈游离状态。3、脱出物的顶端缺乏纤 维环形成的线条状信号区,与硬膜及其外方脂肪的界限不清。4、突出 物脱离原间盘移位到椎体后缘上方或下方。
6、肌力下降 约70%-75%患者有肌力下降,腰5神经受压迫时踝和
趾背伸肌力下降,骶1神经根受压时踝和趾跖屈肌力下降。
7、反射异常 约71%患者有反射异常,膝反射减弱多提示腰3/4椎
间盘突出。 L2—3,L3—4椎间盘突出股神经疼痛。股前区及小腿的前内侧疼痛。 L4—5,L5—S1椎间盘突出表现为坐骨神经疼痛,股后外侧及小腿的
5
(二)病因
1、椎间盘退行性病变是本病发生的最基本的因素,无退变的椎间盘 可承受6865KPa的压力,而已退变的椎间盘仅需294KPa压力即可破 裂。随着年龄的增长,纤维环和髓核含水量,透明质酸及角化硫酸盐 逐渐减少,低分子量糖蛋白增加,原纤维变性和胶原蛋白纤维沉积增 多,使髓核张力下降,失去弹性,椎间盘松弛,变薄,软骨板囊性变。
4、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患者仰卧,两膝伸直,徐徐抬高患肢,
若在60度以内就有腰腿痛则称为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本症患者阳性率 约为90%当抬腿到引起疼痛的位置时再使踝关节被动背伸,疼痛加重者 称为直腿抬高加强试验阳性。
10
(二)体征
5、感觉异常 80%患者有感觉异常,腰5神经根受累小腿前侧和足
内侧的痛、触觉减退;骶1神经根受压时,外踝附近和足外侧痛,触觉 减退。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 护理
康复四病区
1
解剖生理概要
ζ椎间盘位于脊柱 各节椎体之间, 由上下软骨板, 中心的髓核和四周的 纤维环构成
2
一、定 义
ζ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在遭受外力作 用或其本身退变后,引 起其外部纤维环破裂, 破裂的纤维和髓核突向 后方,压迫神经根,脊 髓,导致放射性神经痛 和神经功能障碍称之腰
8
二、临床表现
(一)症状
1、下腰痛 是最早出现的症状。但也有的患者起初即为腰痛并腿痛或 先出现腿痛后出现腰痛,这主要是由于疝出物压迫的还是神经不同所 致疼痛,也可影响到臀部。常因咳嗽、喷嚏、体位改变、弯腰、久坐、 久站和久行而加剧。
2、下肢放射痛或牵扯性痛 坐骨神经受到刺激,疼痛可放射到患侧 及拇指过电样痛,牵扯性痛则为受损神经支配区的肌肉、关节同时出 现疼痛。
2、损伤 慢性劳损是加速椎间盘变性的主要原因,也是椎间盘突出的 诱因。一次性暴力对引起椎骨骨折,反复弯腰、扭腰则易导致椎间盘 损伤。
3、局部环境的改变 妊娠妇女因盆腔、下腰部充血,结构相对的松弛, 腰骶部承受了较大的压力,故易出现椎间盘损伤;有脊柱滑脱症、脊 柱骨折或脊柱融合术等病史也易出现椎间盘突出症。
6
(三)分型
1、按病变程度分 根据病变的程度临床上按CT的表现分 为
(1)椎间盘膨:移动的髓核仍在纤维环内,但 因纤维环张力减弱,髓核向外膨大。
(2)椎间盘突出:纤维环已破裂移位的髓核已从 裂隙突出,对相邻组织造成压迫。
(3)椎间盘脱出:髓核离开突出的纤维环裂口,在椎管内 下沉或贴附于神经或其他组织。
12
特殊检查 电肌 生电 理图 检
查 :
辅
助 检 查
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 CT、MRI、脊髓造影
13
病史介绍
患者,女,90岁,2017-8-16 8:15在家属陪同下扶入病房,患者主因“腰 酸腰痛不适2年余,加重1周”来院。患者于2015年1月23日行腰椎间盘置换术, 手术成功出院半个月后,感觉腰酸腰痛不适,站立及坐立时疼痛加重,近一周来, 症状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腰椎间盘置换术后”收入院。患者既 往有高血压,冠心病,慢性咽喉炎等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遗传史,个人 无不良生活嗜好,入院时,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可,生命体征平稳,双侧瞳孔等 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发射灵敏。脊柱无畸形,脊柱活动度正常无压痛、无叩击 痛,腰背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膝腱反射正常、跟腱反射正常。ADL评估为70 分,属于轻度依赖人群,入院后遵医嘱予以康复科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予 以阿伦磷酸钠、依降钙素预防骨质疏松,氯沙坦钾片降压,单硝酸异山梨酯扩冠, 银杏叶片活血化瘀等药物对症治疗,并予以推拿针灸改善腰酸腰痛症状,电子生 物反馈改善下肢肌力,中医定向透药缓解颈椎、双膝疼痛等其他理疗。
9
(二)体征
1、姿势异常 典型者表现为身体向前、向一侧倾斜,同事臀部向
一侧突出。
2、腰部形态改变 患者站立时可见脊柱有侧弯,俯卧时可见到
或触及腰肌紧张、腰部两侧形态不对称、腰部生理弧度减小或消失, 甚至出现反弓
3、压痛、叩击痛、放射痛 病变部位、棘突间隙及椎旁约
1cm处常有压痛,并可向同侧下肢放射,压痛不明显时,可用拳叩击患 侧腰部,有时也可出现腰痛和放射痛。
7
(三)分型
2、按突出部位分 (1)中央型:突出发生在椎体后中线,压迫硬膜囊,
如体积大时还可压迫两侧神经或马尾,而出现相应区 域的感觉减退或麻木。 (2)偏侧型:最多见的突出物移向后外侧,体积大时 甚至发生侧隐窝或椎间管的狭窄,压迫神经。引发一 系列症状。 (3)外侧型:突出发生在小关节外侧,就诊时常被忽 略。
3、感觉异常 突出的椎间盘压迫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患者可自觉下 肢发凉,无汗或水肿。如压迫马尾神经可出现会阴麻木,刺痛,排便 及排尿功能障碍,男性阳痿、严重者拇趾背屈肌力减弱,常出现患侧 下肢肌萎缩。
4、运动障碍 由于腰和下肢僵硬、抽搐、无力,不能做某个动作,如 坐时不能盘腿,行走时患肢不能像健侧一样足尖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