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宜兴东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三地理期末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1. 下表为珠江、淮河流域有关数据对比表。
读表并回答15~16题。
※为2005年数据15.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远高于珠江流域的主要原因是A.淮河流域面积小B.珠江流域年降水量大C.珠江流域径流总量大D.淮河流域的水库库容与径流总量的比值高16.珠江、淮河流域的耕地面积分别约为480万公顷和1200万公顷。
若两流域单位面积耕地的农业污染量相当,根据耕地面积和径流总量的对比关系,淮河受农业污染的程度约为珠江的多少倍?A.2.5B.5.4C.13.4D.3.2参考答案:D C2. 读下图“我国东部地区某鞋厂同一旅游鞋产销流程示意图”,回答该鞋厂的优势区位条件有①廉价的劳动力②丰富的能源③较高的技术④低廉的地价A.①② B.②③ C.①④D.③④参考答案:C3.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研究。
读图9,回答第20、21题。
图920.该城市中心区位于图示区域的A.东北部 B.西南部 C.西北部 D.东南部21.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A.甲 B.乙 C.丙D.丁参考答案:20.B 21.D4. 下图是某地河流几其两侧等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完成图中有一个闭合等潜水线,水位异常是由于此处有限潜水井的缘故,据此判断正确的是A.闭合等潜水线标值为52米B.目前潜水井水位可能是51米C.闭合等值线内盐碱花较其它地方严重D.闭合等值线内可能出现地面塌陷参考答案:D5. 甲国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水资源较为短缺。
该国政府计划修建西水东调工程。
下图示意甲国位置及调水线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原因有①西部地势较高,调水可自流②西部冬季降水多,水源充足③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④东部水稻种植广,需水量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14. 西水东调工程给该国带来的积极影响有①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②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③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④加快东部重工业发展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参考答案:13. B 14. A本题组考查调水工程及影响。
(1)结合图示分析,要考虑到调水工程既要考虑供水地的水源状况,也要考虑受水区域的需水程度。
(2)该调水工程主要用于缓解水源紧张,促进园艺业发展,并非为航运或者重工业发展。
13. 地势高低不是影响调水的主要原因;该国为地中海气候,西部冬季受西风的影响,降水多,水源充足,有水可调;从图中看主要大城市集中于东部,东部城市较多,需水量大;国家不可能为水稻种植建设这么大工程,据此选B。
14. 调水工程将西部的水调到东部,可以缓解水紧张问题,带动调水沿线经济发展,①对;有了水源,促进东部园艺业发展,②对;调水不是用于航运,不能加强东西部港口联系,③错;该国不是以重工业发展为主,④错,据此选A。
6. 图6为某日某地区示意图。
据图回答11~12题11.下列关于该图的说法,正确的是①该地区位于北半球②该地区位于南半球③图中河流流向东南方向④该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一年中都小于90°⑤图中地势东北高西南低A.①②③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12.该地区所属气候类型(或自然带)和季节最有可能是A. 温带草原带夏季B.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C. 热带草原带冬季D.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冬季参考答案:7. 按照我国集中供暖有关设计规范,当每年的连续 5 天平均气温≤5℃时,第一天作为供暖开始日期,称作供暖初日。
下图示意 1961-2015 年我国三个地区平均集中供暖初日日序(年内第 n 日)变化。
根据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3.甲乙丙三个区域最有可能是A.东北、西北、华北B.西北、华北、东北C.华北、东北、西北D.东北、华北、西北4.甲乙两地年际间供暖初日变化高度相关,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是A.地形B.植被C.大气环流D.海陆位置5.从图中可以看出A.冬季气温年际间的变幅较小B.集中供暖时间呈现下降趋势C.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D.集中供暖用能呈现增长趋势参考答案:3.D 4.C 5.B3.华北在三个地区中气温较高,开始集中供暖的时间较晚,初日日序最晚,乙代表华北地区,与东北相比,内陆的西北地区,距冬季风源地更近,降温更快,开始集中供暖的时间更早,丙为西北地区,D正确。
4.地形、植被和海陆位置不会发生变化,对甲乙两地年际间供暖初日变化没有影响,冬季风的强弱影响两地的降温早晚,C正确。
5.三地年际间供暖初日变化,说明冬季气温年际间的变幅较大,A错误。
读图可知,供暖初日日序呈波动推迟,集中供暖时间呈现下降趋势,集中供暖用能呈现增长趋势,B正确,D错误。
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在图中没显示,无法判断。
8. 寒假期间,南昌市某中学地理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参加了“神州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旅游活动,去吉林看雾凇。
回答由于形成雾凇的原因比较特殊,当地人们有这样的心得:“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看落花”。
其中“晨挂”的形成原因是A.日出前后,气温最低,雾气和水汽凝结成冰晶而挂在枝叶之上B.日出前后,大气逆温现象明显,气温较高,适宜人们在户外欣赏C.日出前后,在美丽的阳光衬托之下树挂更美丽D.日出前后,大气逆辐射较强,使得空气中水汽难以散去,增加了雾中水汽的浓度参考答案:A9. 读我国某省(市)三大产业结构统计图,与此最相符的省(市)是A.江苏省 B.天津市 C.海南省 D.山西省参考答案:C10. 阿拉善位于内蒙古西北角,无烟煤、湖盐等储量居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位。
2006年位于江苏的泰兴泰丰化工公司把整个靛蓝生产线(原盐-金属纳-靛蓝)搬到阿拉善盟,目前公司主要生产还原靛蓝系列产品,为全球提供60%以上的优质还原靛蓝。
据此完成下列问1. 吸引江苏泰兴泰丰化工公司落户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主要原因包括①原料丰富②市场广阔③科技发达④劳动力价格较低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2. 靛蓝生产线的迁入对阿拉善盟产生的影响是A. 优化了产业结构B. 改善了环境质量C. 增加了就业压力D. 减缓了城市化进程参考答案:1. B2. A2. 随着产业的转入,对阿拉善盟而言,可以优化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会加剧环境污染。
故选A。
11. 读下图回答1—2题。
1.设图中横坐标为1~12月份,纵坐标为某一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B.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C.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D.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径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2.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一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量减少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D.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污染指标,则该区域处于工业化早期阶段参考答案:1.D2.B12. 下图为肯尼亚山植被垂直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12. 肯尼亚山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大约是A. 50米B. 2200米C. 3000米D. 5000米13. 甲所在山坡的植被最可能是A. 热带荒漠B. 干燥森林C. 山地雨林D. 山地竹林参考答案:12. B 13. C12. 先在图中找出降水量最大值,向下作垂线与地形剖面图相交,从交点向左侧作与横坐标平行直线,与左侧纵坐标相交,交点海拔为2200米,最大降水量出现的海拔高度大约是2200米。
13. 该山地东南坡降水量大于西北坡,东南坡为迎风坡,水汽主要来自东部的印度洋,山地基带是雨林位于低纬度地区,受东南信风影响。
【点睛】大陆水平自然带是纬度地带性和经度地带性两种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前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纬线方向伸展;后者占优势的地区,自然带沿经线方向伸展;两者作用相近的地区,自然带与经纬线交叉,山地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高度而变化。
13.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程度与人口迁移数量的关系(曲线分别表示乡村之间、城市之间、乡村到城市、城市到乡村四种人口迁移类型)。
读图完成8~9题。
8.影响①曲线的因素可能是( )A.矿产资源的开发B.土壤肥力衰竭 C.城市化 D.新航线的开辟9.我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为( )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8. B 9.D14. 图1、图2分别为2010年我国部分省区人口总数、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面2题。
1.根据图中数据,可知A.北京新增人口最多 B.西藏出生率、死亡率均最高C.宁夏的迁入人口高于江苏 D.江苏死亡率特征与老龄化有关2.江苏承载人口远远高于西藏,主要原因是江苏比西藏A.资源条件优越 B.生活消费水平高 C.国土面积辽阔 D.对外开放程度高参考答案:1.D2.A15. 亿万年地质变迁所赋予的地球外貌,受到大自然水流与风力日夜不断的刻蚀,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形态,成为大自然鬼斧神工之作,读图1中的地理景观图(甲、乙、丙)和等高线图(丁),回答23-25题.23.图示三种地理景观形成的地质作用是()A.甲——海浪侵蚀乙——风力侵蚀丙——风力侵蚀B.甲——海浪堆积乙——流水侵蚀丙——风力堆积C.甲——海浪侵蚀乙——流水侵蚀丙——风力堆积D.甲——海浪侵蚀乙——流水堆积丙——风力侵蚀24.丙景观照片显示的当地主导风向为:()A.西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南风25.图中G湖泊按成因最可能属于()A.断层湖 B.火山湖 C.堰塞湖 D.冰蚀湖参考答案:C B D16. 如图为我国南方某中等城市附近,被称为“千岛湖”的水库中的一座面积约2平方千米的小岛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岛上农户以从事水果种植业和渔业为主。
岛上的农户主要种植李树和橘树。
农户在收获李子时发现,a处的李子比b 处的李子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果子成熟比b处晚一周左右。
据此回答第22-23题:22.a处果子较大、b处的李子成熟早的原因分别是( )A.坡度小、降水适中B.水肥条件好、光照条件好C.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D.植被稀疏、空气湿度大23.近年来,岛上的农户把部分橘树枝剪掉,嫁接上橙子。
出现同树异果的有趣景象,橘子黄时,橙子色青。
农户的这一做法主要受以下哪一因素的影响( )A.气候变化 B.市场因素C.橙子产量高 D.旅游发展需要参考答案:B B17. 下图为中亚地区及阿姆河流域水系图,甲和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阿姆河A. 整个流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B. 从甲到乙河段流量季节变化变小C. 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D. 从甲到下游河段含沙量一直增大17. 阿姆河河流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A. 酸雨B. 次生盐渍化C. 土地荒漠化D. 水土流失18. 图中季节性河流,流入阿姆河干流水量最多的季节是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参考答案:16. C 17. D 18. A主要考查中亚地区的地理知识,中亚地区处于大陆的内部,降水较少,河流以冰雪融水、降水补给为主;注意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