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显微镜的发展史-基础知识

显微镜的发展史-基础知识

显微镜的发展史
没有显微镜,就不可能发现细胞。

从发明显微镜至今的400年来,显微镜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进。

1590年,荷兰的眼镜制造商汉斯.甲森和他的儿子扎卡里尔斯制成了第一台复合显微镜.构造很简单,就是两端各带一块透镜的圆筒。

1660年.罗伯特胡克对复合显微镜进行了改良。

它的右侧有一个带油灯的支架,用来为显微镜下的标本照明。

1683年,列文胡克只用了一块透镜,但他能把标本放大266倍。

列文胡克是第一个看到许多单细胞生物(包括细菌)的人。

1866年,德国科学家恩斯特阿贝和卡尔.蔡斯制作了一台现代的复合光学显微镜。

马蹄铁形的底座增加了显微镜的稳固性。

底部的镜子能汇聚并反射光线使光线透过上方的标本。

现代的复合光学显微镜已经能把标本放大到1000倍。

1933年,德国物理学家恩斯特.卢斯卡创造了第一台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这种显微镜是通过发射电子穿过极薄的标本切片来成像的。

它只能检查死标本,但对于观察细胞的内部结构很有用。

TEM能把标本放大50万倍。

1965年第一台商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问世了。

他把电子束发射到标本的表面(而不是穿过标本),然后形成标本外观的精细三维图象。

SEM能把标本放大15万倍。

1981年,第一台隧道扫描显微镜(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
SEM)产生了,它是通过检测从标本表面溢出的电子来成像的。

科学家们可以用它观测到细胞外层上的单个分子。

SEM能把标本放大100万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