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_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_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3-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1. 三面投影体系 2. 三视图的形成 3.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 三面投影体系
(1) 单面投影
B A
思考: 思考: 投影面中的图形是哪个物 体的投影? 体的投影?
C
1.三面投影体系 1.三面投影体系
(1) 单面投影
可见: 可见:单一正投影不能完 全确定物体的形状和大小
Z
V
x
X O
0
y
左视 主视
Y
y
(2) 三视图的关系
(1)位置关系 三视图展开后有明确的位置关系:以主视图为准, 俯视图在主视图的 下面 ,左视图在主视图的 右边。
(2) 三视图投影的方位
主视图长 主视图长、 高 俯视图 长 俯视图长、 宽 左视图 高 左视图高、 宽
X V Z

长 高 长 H 长
视图上物体的相对位置
O

Y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3.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 三视图



我们所讲的三视图 俯视图 、 左视图。 是 主视图 、
(2) 三视图之间的
度量对应关系


视高相等且平齐 俯视左视宽相等且对应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Z
V
V
水平投影面: 水平投影面:H 侧投影面: 侧投影面: W
X
O
三轴: 三轴: X 轴、Y 轴、Z 轴
Y
一原点: 一原点:O
2.三视图的形成 2.三视图的形成
俯视 (1) 三视图形成的规定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向后绕 面保持不动, 面向下向后绕 面保持不动 OX轴旋转 0,W面向右向后绕 轴旋转90 面向右向后绕OZ 轴旋转 面向右向后绕 轴旋转90 轴旋转 0 z
(3) 三视图之间的方位对应关系 Z V
上 左 右 下 后 上 后 上 前 下
X
O
后 下
左 左 前
右 前 右
Y
三视图方位对应关系举例
上 左 下 后 左 前 右 右 后 下 上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主视图反映: 俯视图反映: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视图反映: 左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左、右 、前、后
(2) 双面投影 A
B
思考: 思考: 双面投影的图形表达了哪个物体形状? 双面投影的图形表达了哪个物体形状?
(2) 双面投影
可见: 可见:双面投影也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
(3) 三面投影
可见: 可见:应用三面投影的方法可以基本表达 物体形状
(4) 三面投影体系组成
三面: 三面: 正投影面: 正投影面:
4.归纳总结 归纳总结
将物体自然放平, 将物体自然放平,一般使主要表面与投影面 平行或垂直, 平行或垂直,进而确定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整体和局部都要符合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 可见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不可见的轮廓线 用虚线绘制, 用虚线绘制,当虚线与实线重合时画实线 特别应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 特别应注意俯、左视图宽相等和前、后方位 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