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协议综述

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协议综述

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协议综述

北京市嘉润道和律师事务所刘敬霞

目前,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在国内方兴未艾,全国范围内也有大力发展和继续推广到更广泛领域的趋势,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特性和特许经营制度的深入研究非常必要。

为了规范相关行业特许经营制度的组织实施,建设部于2002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2004年出台了《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之后又陆续颁布了《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1)、《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5)、《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4)、《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3)等5个示范文本。各地方政府也制定了适用于本省市的特许经营条例或办法,其中对特许经营协议应当具备的内容都进行了规定。

但是,笔者认为,虽然建设部的126号令对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总体上太过原则,操作性不够;建设部发布的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在框架上相对完善,但毕竟适用的范围有限。在目前没有统一的特许经营立法的条件下,借鉴5个示范文本的框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更多、更灵活地运用现行有效的法律规范,制定符合项目实际的特许经营协议,是保障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顺利实施的切实可行的办法。

一、认清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属性

特许经营协议是特许经营项目赖以存在和实施的法律依据,但实践中对特许经营协议的性质的认识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争议颇多。由于理论上的界定不一,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性质问题也是困扰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实践的基本问题之一。对于特许经营协议性质的判断,不仅关系到如何设计特许经营协议,而且也关系到合同主体权利的最终保障机制的采用,即一旦合同主体间发生争议或纠纷,合同当事人到底是采用行政诉讼的方式还是民事诉讼的方式进行权利救济?甚至直接影响到社会投资者参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的信心和积极性,因此,必须对特许经营协议的性质有个明确的认识。

由于BOT是特许经营制度中比较常见的模式,因此研究中一般以BOT模式为基础进行探讨。目前,关于特许经营协议的性质,有的人将其界定为民事合同,认为应纳入到民法调整范围之内;有人将其界定为行政合同,认为应纳入到行政法调整范围之内;有人认为是经济合同。相应地,对于特许经营协议的法律属性,在法律理论界主要有民事合同说、行政合同说或行政许可说以及经济合同说等观点。

笔者认为,行政合同说因为特许经营带有“特许”二字,便认为“特许经营”是“特别许可经营”的简称,这种望文生义的结论有失偏颇。经济合同说认为政府特许经营协议不是单纯的行政合同或民事合同,它兼具行政合同与民事合同的特征,体现的法律关系更符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因此是经济合同。但是,笔者认为,特许经营协议应属于民事合同,属于《合同法》规范的范畴,而不属于行政法或经济法的范畴,理由是:(1)从特许经营权的授予程序看,政府行政主管部门采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投资者并授予其特许经营权,经由的是私法程序,而非行政许可程序;(2)从特许经营协议的实际履行主体看,政府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者平等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特许经营协议项下的各具体服务合同的履行主体均为企业或事业单位,其与特许经营者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3)从服务费支付资金的来源看,供热、供水、供气、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停车场、高速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的费用都由消费者支付或指定企业支付,即使是政府财政资金支付,也不应仅以资金的来源渠道认定属于行政法律关系,正如政府采购资金虽由财政支付但并不改变其民事性质一样;(4)从特许经营权授予方式看,根据2005年12月1日颁布并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第二章明确了政府或政府指定的行业主管部门是通过与特许经营者签署特许经营协议的方式来授予特许经营权的,而“协议”这个词根据《合同法》应理解为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签订的合同,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特许经营协议是适用于《合同法》约束的,而不属于行政许可。认清特许经营协议属于民事合同的法律属性,对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的实践操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准确界定特许经营协议的主体

2.1特许经营法律关系涉及多元主体

从法律角度讲,政府与其他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领域处于平等地位,政府可以通过与其他民事主体平等、自愿、协商签定民事合同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也有义务履行政府在合同中的各项承诺,还应在不履行合同的情况下承担包括支付违约金、赔偿金等法律责任。所以,在特许权协议等系列法律文件中,作为法律关系一方的政府与协议的另一方——民营企业应当处于平等地位,政府应当按照平等、自愿、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确定政府在特许经营协议中的法律地位。

实际操作中,特许经营协议的结构往往较为复杂,通常的做法是,由人民政府授权或通过行政规章、地方性法规授权政府相应公用事业主管部门,并由该部门与中标的投资者或项目法人首先签订一份特许经营协议,再由该主管部门指定的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国有投资公司以特许经营协议为基础,与项目法人签订相关系列合同。其间涉及的当事人比一般的合同要多而且关系复杂。准确界定各方当事人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权利义务,是设置合同条款的基础。

以新建基础设施项目的BOT特许经营协议为例,它涉及到众多当事人的一系列权利、义务的安排,形成了复杂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的当事人或参与人主要包括:

(1)人民政府。政府通常并不直接参加到特许经营协议中来,而是法律关系的间接参与者,但却是终极决策者,是BOT项目的控制主体。政府决定着是否设立此项目、是否采用特许经营方式。在谈判确定特许经营协议时,政府也占据着有利和主动地位,还有权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对必要的环节依法或依照特许经营协议进行监督,在项目特许权到期时,政府还具有无偿收回该项目的权利。

(2)公用事业相关政府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通常是特许经营协议的直接当事人和特许经营权的授予者,是人民政府的代言人。

(3)项目股权投资人。在项目招标阶段是特许经营项目的投标人,在项目实施阶段是项目公司的股东。

(4)项目公司。项目公司是项目股权投资者特为某个特许经营项目而设立的经济组织,属于项目法人,是特许经营协议的签约主体,特许经营项目的实施者,特许经营权的直接享有者。

(5)项目债权投资人。债权人通常是为项目融资的贷款人,一般为银行、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项目实施的大部分资金来自债权人的融资贷款。

(6)项目工程建筑承包商。总承包商通常与项目公司签订EPC合同(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来具体实施项目建设,总承包商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设计、设备材料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工作,并对工程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承包商在试运行阶段还需承担技术服务。总承包商的选择是特许经营项目谈判中“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有时总承包商也与项目股权投资者组成联合体成为项目公司的股权投资人。总承包商为实施EPC合同还需与项目设计单位、原材料供应商、建筑分包商等签订专项合同或专项约定来确定相互之间的权利义务。

(7)项目产品/服务的购买人或付费者。项目产品/服务的购买人或付费者是特许经营项目谈判中“一揽子”协议的组成部分,作为特许经营协议第二层次的签约主体,他们通常是基于政府为履行特许经营协议中的购买或付费义务,而受政府的指定参与到特许经营项目中来,并主要履行回购项目产品或向项目公司支付费用的义务,他们通常与项目公司签订项目产品/服务的购买或回购合同,有时虽不使用项目产品/服务,但却需要按照购买或回购合同或支付协议的约定直接向项目公司支付费用或报酬。

(8)担保人。特许经营项目中的担保人分两类,一类担保人是项目贷款人要求的,其作用是保证项目贷款的偿还;另一类担保人是项目公司要求的,其作用是保证购买/回购项目产品或服务,或保证向项目公司的支付,可以是项目所在地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任何单位或其他利益相关者。

(9)项目公司的其他合作者,比如运营承包商,因其能力直接影响特许经营项目的运行质量,其选择通常也成为特许经营项目“一揽子”协议谈判的内容之一。

(10)设施直接使用人。特许经营的基础设施的直接使用者,通常并非作为特许经营协议签约主体的人民政府主管部门,而是社会大众,是普通的消费者,如自来水厂的自来水用户、高速公路的通行者等,他们并未在特许经营协议的谈判中直接加入进来,但他们的利益必须为参与协议的政府主管部门考虑,并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加以体现。正是因为特许经营项目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的这一特点,使市政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具有了提供公共产品的某些特点,因而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存在一个代表普通消费者的“影子主体”。

(11)其他政府机构,如规划、建设、环保、土地等部门。他们并不直接加入到特许经营协议中来,但实践中他们往往要参与到特许经营协议的谈判中来。

综上可见,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过程中往往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他们有的直接成为特许经营项目协议的签约主体,有的只是阶段性的介入特许经营过程,有的显见于协议之中,有的隐于协议之外,对于各种主体的利益,均应在特许经营项目协议中加以考虑并做出妥善的安排。

2.2特许经营协议主体的平等性

特许经营协议是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的法律文件的基础文件,是规定政府主管部门与特许经营者的基本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律文件。实践中,以BOT模式开展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规范的特许经营协议文件通常至少有两个结构层次组成,一是由政府主管部门与项目公司签订的特许权授权协议(通常直接命名为《ХХХ项目特许经营协议》),二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的机构与项目公司签订的落实特许经营协议中规定内容的系列服务合同/协议。

在不同的协议中,协议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都是对等的,身份也是平等的。实践中虽然特许经营协议的条款并不多,通常不超过一百条,涉及政府主管部门直接权利义务的内容有限,但并不能按照条款数量的多寡否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对等性,关键在于问题的实质。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利义务在特许经营协议中具有很高的“含金量”,政府主管部门授予特许经营者特许经营权,相应要求项目公司履行各种义务以保证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利能得到实现。项目公司履行了特许经营协议约定的义务,亦要求政府主管部门履行约定的义务,以使项目公司的权利得到保障。在特许经营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服务、监管、支付等诸多方面,项目投资人/项目公司与政府都紧密而深刻地关联着,双方通过平等的协商机制,而不是政府的指令,确定各自在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中的各种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的核心,就是政府与项目投资人/项目公司的关系的正确定位,项目成功与失败的关键就在于界定政府与企业的责任和权利,并以有效的形式予以约定。

三、根据主体划分特许经营协议的多层结构

由于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具有主体多元化、期限长、权利义务交错复杂等特点,实际操作中往往根据对应主体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特点制作不同的协议。实践中,以BOT模式开展的市政公用基础设

施特许经营项目中,特许经营的法律协议通常至少有三个结构层次组成:第一层次的协议是以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公司为主体的特许权授权协议(通常直接命名为《ХХХ项目特许经营协议》),《项目特许经营协议》由政府主管部门与项目公司签订,这是整个项目的基础性法律文件,规定政府授予项目公司的权利及政府对项目公司的核心要求,项目公司也通过签署该文件而获得特许经营权。第二层次的协议是根据《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制定的服务合同/协议,是政府主管部门指定机构和项目公司为落实特许经营协议的规定而做出的具体的、系列的契约安排。为履行《项目特许经营协议》(即特许经营基础协议)规定的内容,政府主管部门往往指定其他与项目设施直接相关的机构再与项目公司签订专门的协议,这些专门协议是根据基础协议派生出的附属协议,主要针对基础协议中的某些特定问题。附属协议通常根据该协议的主要内容进行命名,以供水项目为例,在地方水务主管部门代表政府与项目公司签订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协议后,再由水源地的拥有或管理单位(如水库),与项目公司签订《原水供应协议》,向项目公司供应原水;由自来水公司与项目公司签订《净水回购协议》,购买项目公司生产的净水;与项目土地使用权人签订《管道用地协议》,在其土地上敷设自来水管道。第三个层次的协议往往以第二层次协议的附件的形式存在,比如项目公司将其与项目融资方的融资协议作为合同内容的一部分提交政府主管部门。以上三个层次的协议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交易内容。可见,特许经营协议具有复杂的合同结构,通常需要根据不同的合同事项及涉及的主体情况来确定相应的合同及其结构,以便清晰地解决不同主体相互间的法律关系。

分层设置特许经营协议的结构,有利于理顺协议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并使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中涉及的具体问题可以得到清晰的划分和解决,但笔者认为协议结构的分设,并不影响特许经营协议内容的完整性和不可分割性,各种相关协议以特许经营协议为中心,完整地对特许经营法律关系中涉及的所有问题进行了妥善的安排,特许经营协议与其它相关系列协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完整的交易内容。所有协议不仅法律属性相同,而且均应使用相同的纠纷解决机制,即要么同时采用诉讼解决方式,要么同时采用仲裁解决方式,不可因签约主体的不同而割裂交易的完整安排。

四、设计内容完善的特许经营协议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在实施特许经营过程中涉及的各种问题,都必须通过特许经营协议来约定和规范,因此,根据实施特许经营的项目的实际情况设计一套内容完善的特许经营协议,是政府主管部门和投资者承办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特许经营协议内容的设计上,首先应遵循建设部2002年出台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和2004年出台的《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以及各地方政府制定的适用于本省市的特许经营条例或办法的规定,其次可以根据项目的分类及特性参考建设部颁布的《城市供水特许经营协议

示范文本》(GF-2004-2501)、《城市管道燃气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2)、《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5)、《城市污水处理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4)、《城镇供热特许经营协议示范文本》(GF-2004-2503)等5个示范文本。但是,建设部颁布的5个特许经营协议的示范文本,无论是在条款内容还是顺序上,并不能刻板地在每一个项目上硬套适用,示范文本只是在条款框架上给予了一定的示范性指引,协议各方在具体的项目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增删灼减,使各方签订的特许经营协议是符合项目实际的基础法律文件,而不是大而空洞、不具有实用性的原则。因此,如何根据项目实际及协议各方的谈判情况,设计一份结构合理、内容完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特许经营协议,是保证各方利益和项目顺利实施的关键基础。由于特许经营协议在特许经营活动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其它一系列协议的基础,项目自招标到移交中的所有问题均应体现在特许经营协议及其系列附属合同中。

五、协议成立的程序应符合规定

依照特许经营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以及《招标投标法》的规定,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的特许经营必须通过规范的招投标程序,但是为了完成上级指标,尽快建造基础设施,以便招商或获得国家更多的资金支持,许多地方政府往往不经招投标程序,直接与有意向的投资人进行一对一协商,有的甚至只要投资人能偿还政府投入的前期费用,地方政府很快就将项目的特许经营权授予该投资者。有的地方政府还对投资者许以不切实际的回报条件,或不经公开招投标程序捆绑授予投资人其他项目。实践证明,经过规范的程序选择特许经营者,无论对政府还是投资者都是一种稳妥实施项目的保证,因为合法的程序经得起任何问题及时间的考验,这一点对于长达几十年、投资至少上千万、政府管理者不断更迭的基础设施项目而言,尤其关键。经过合法的招标程序,通过规范的合同设计,进行规范的项目运作,是基础设施特许经营项目顺利实施不可或缺的环节。

为实施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政府从宏观管理的角度规定了一些选择特许经营了的程序,如建设部第126号令《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第八条即规定了政府主管部门选择投资者或者经营者的程序:

(一)提出市政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项目,报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社会公开发布招标条件,受理投标;

(二)根据招标条件,对特许经营权的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和方案预审,推荐出符合条件的投标候选人;

(三)组织评审委员会依法进行评审,并经过质询和公开答辩,择优选择特许经营权授予对象;

(四)向社会公示中标结果,公示时间不少于20天;

(五)公示期满,对中标者没有异议的,经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与中标者(以下简称“获得特许经营权的企业”)签订特许经营协议。

对于选择特许经营者的方式,建设部第126号令其实只规定了招投标一种方式。但根据《北京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条例》第十一条规定:“实施机关按照实施方案,通过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确定特许经营者并与之签订特许经营协议。”明确了特许经营者的选择方式可以采用“招标等公平竞争方式”,而非建设部规定的招标的单一模式。实践中用以选择特许经营者的方式,除公开招标外,通常还有竞争性谈判、协议等方式。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管网的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枝状网和环状管网两种。 树枝状管网以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所供给用户的减少而逐渐变小。树枝状网构造简单和投资省的优点,但供水稳定性差,管网末梢因流量小易产生死水区,此外,输水能耗也相对较高。适用于狭长地带和用户分散地区,如从城市水厂到农村居民点,应采用树枝状管网。 环状管网的给水纵横相互接连,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其优缺点正好与树枝状管网相反,还有减小水锤的作用。 在城市给水工程管网布置中,常是由环状网和树枝状网相结合的。一般城市中心地区采用环状管网。而郊区、农村居民点或狭长地带等,则采用树枝状管网。城市建设中,通常近期采用树枝状网,远期随用水量和用水程度提高,再逐步增设管线构成环状网。在规划中,应以环状网为主,同时考虑分期建设。 给水工程系统组成和类型 组成: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所组成,包括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给水区,并向用户配水。以地面水为水源的给水工程系统,通常可分为取水工程、水处理(净化)工程和输配水工程。见图2—1。

A.城市取水工程设施 城市取水工程设施包括城市水源(含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为蓄、引城市水源所筑的水闸、堤坝等设施。取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是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 城市规划中,一般根据水源条件确定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和形式。 B.2、净水工程设施 净水工程设施即为自来水厂,包括处理单元、清水池和二级泵站等设施。净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是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通过二级泵站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附件一: 大庆高新区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竣工申请报告 高新区管投道路优化第九推进组: 由我单位施工的工程,现已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甩项验收工程及其原因附后)。经我单位自检和监理单位核查:该工程已完成设计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工程施工质量符合验收标准,自检合格,报请建设单位组织竣工验收。该工程的全部竣工技术档案资料已按有关规定要求整理成册,随报告送来备查。 本工程经竣工验收,如有质量缺陷,由我单位负责按照国家规定的保修期限和合同约定进行保修。 项目经理签字:施工单位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施工单位(公章)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 年月日 本报告一式四份,建设、监理、施工单位,备案机关各一份。

监理单位工程评估报告 高新区管投道路优化第九推进组: 由我单位监理的工程,施工单位现已完成工程设计和施工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经我单位检查:工程质量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符合设计文件和合同要求,工程质量控制资料及有关安全功能的检测资料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及观感质量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要求。依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工程质量评估结论为合格;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监理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监理单位(章) 年月日 本报告一式三份,建设、监理单位、备案机关各一份。

设计单位质量检查报告 高新区管投道路优化第九推进组:: 由我单位设计的工程,我单位历次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整改情况如下: 检查结论:工程设计变更符合(不符合)要求,工程实体质量符合(不符合)设计文件及变更要求。 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设计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设计单位(章) 年月日 本报告一式四份,建设、监理、设计单位、备案机关各一份。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管网组成,形式: 组成: 给水管网的作用就是将输水管线送来的水,配送给城市用户。根据管网中管线的作用和管径的大小,将管线分为干管,配水管和接户管三种,干管的主要作用是输水和为沿线用户供水,管径一般在200mm以上。配水管主要把干管输送来的水,配给接户管的管径不小于100mm,同时供给消防用水的配水管管径应大于150mm。接户管是从分配管接到用户去的管线,其管径视用户用水的多少而定,但不小于20mm。 形式: 给水管网的布置形式主要有树枝状网和环状管网两种。 树枝状管网以水厂泵站或水塔到用户的管线布置成树枝状,管径随所供给用户的减少而逐渐变小。树枝状网构造简单和投资省的优点,但供水稳定性差,管网末梢因流量小易产生死水区,此外,输水能耗也相对较高。适用于狭长地带和用户分散地区,如从城市水厂到农村居民点,应采用树枝状管网。 环状管网的给水纵横相互接连,形成闭合的环状管网。其优缺点正好与树枝状管网相反,还有减小水锤的作用。 在城市给水工程管网布置中,常是由环状网和树枝状网相结合的。一般城市中心地区采用环状管网。而郊区、农村居民点或狭长地带等,则采用树枝状管网。城市建设中,通常近期采用树枝状网,远期随用水量和用水程度提高,再逐步增设管线构成环状网。在规划中,应以环状网为主,同时考虑分期建设。 给水系统组成,类型: 组成: 城市给水工程系统,由互相联系的一系列构筑物所组成,包括从水源取水,按照用户对水质的要求进行处理,然后将水输送到给水区,并向用户配水。以地面水为水源的给水工程系统,通常可分为取水工程、水处理(净化)工程和输配水工程。

1、城市取水工程设施 城市取水工程设施包括城市水源(含地表水、地下水)、取水口、取水构筑物、提升原水的一级泵站以及输送原水到净水工程的输水管等设施,还应包括在特殊情况下为蓄、引城市水源所筑的水闸、堤坝等设施。取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是将原水取、送到城市净水工程,为城市提供足够的水源。 城市规划中,一般根据水源条件确定取水构筑物的位置和形式。 2、净水工程设施 净水工程设施即为自来水厂,包括处理单元、清水池和二级泵站等设施。净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是将原水净化处理成符合城市用水水质标准的净水,并通过二级泵站加压输入城市供水管网。净水工程中主要处理流程为: 原水——混凝池——(沉砂池)——沉淀池——过滤池——(加氯)清水池——二泵站 3、输配水工程设施 输配水工程设施包括从净水工程输入城市供配水管网的输水管道、供配水管网以及调节水量、水压的高压水池、水塔、清水增压泵站等设施。输配水工程设施的功能是将净水保质、保量、稳压地输送至用户。 另外,输配水工程也分别指输水工程和配水工程: 输水工程是指从水源泵房或水源集水井至水厂的管道(或渠道),或仅起输水作用的从水厂至城市管网和直接送水到用户的管道,包括其各项附属构筑物、中途加压泵站等。 配水工程又分为配水厂和配水管网两部分,配水厂是起调节加压作用的设施,包括泵房、清水池、消毒设备和附属建筑物;配水管网包括各种口径的管道及附属构筑物、高地水池和水塔。 类型: 1、统一供水系统: 整个供水区域,利用共同的构筑物、净水厂和输配水设备(水质和水压相同),统一供应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消防绿化和道路等市政用水。图1就是统一供水系统。 2、非统一供水系统: 非统一供水系统包括分压供水系统和分质供水系统。由于地形高差大或分为大河阻隔、或建筑高度差别大、或供水水质要求差别大,则采用分区供水系统。 (1)分区供水系统: 图为当城市被大水系或山丘或者沼泽或大型基础设施等分隔时,应采用分区独立的供水系统。

合肥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合肥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标准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招商引资工程,加大合肥工业园区建设的力度和进度,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资源共享、权责结合”的原则,建设合肥现代化新型工业园区,根据城市规划、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合肥市已编制规划并经批准的工业 园区。工业园区包括蜀山区、瑶海区、庐阳区、包河区、肥东县、肥西县、长丰县工业产业园区。 第三条本标准所称的市政基础设施含道路、供水、污水、雨水、供电、燃气、供热、通信、环卫、消防、公共交通和绿地等设施。 第二章规划要求和建设目标 第四条工业园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和建设,须纳入城市统一规划和管理。各园区要按照城市总体规划、“141”战略发展规划和各类市政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编制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 规划,明确园区内各市政基础设施的布局、总量、建设时序等要求。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目标为:与园区产业开发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城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相协调,与整个园区

建设同步,保证入园企业项目建设前各类市政基础设施设置建设到位。 第三章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第五条工业园区道路建设标准 (一)、工业园区规划道路系统宜采用“方格网状”路网结构。规划道路按等级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快速路红线控制宽度60—80米,双向八到十车道,主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45—60米,双向六到八车道;次干道红线宽度控制在30—40米,双向四到六车道,支路18米—24米,双向二到四车道。园区主干道、次干道及支路严格按照规划进行控制和建设。 (二)、工业园区道路用地占园区总用地比例10—18%。 (三)、地块机动车出入口的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 规划确定的园区道路交叉口,沿道路红线转角切点位置向主干道方向延伸80米范围,向次干道方向延伸50米范围,其他道路延伸30米范围及立交路口向连接道方向延伸200米范围内,严禁开设机动车左转方向出入口。具体见《工业园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最小距离控制一览表》。 机动车停车场出入口距离人行天桥、地下通道及立交桥匝道入口应大于50米,距离交叉口应大于80米。 表1 工业园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最小距离控制一览表(米)

北京旧城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实施案例分析_朱跃华

北京旧城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实施案例分析 朱跃华 马东玲 苏云龙 陈蓬勃 摘要:为保护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风貌和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研究分析了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及实施过程中,窄小胡同市政管线的布置方案。从规划策略、工作模式、技术创新等不同层面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经验总结,提出了旧城内优化的市政规划设计层序、多部门合作的工作模式、创新技术成果的合理应用以及市政设施站点与历史风貌相协调的解决方法,最后提出了开展旧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建议。通过对典型案例的总结,以期对今后旧城市政基础设施的综合规划工作起到示范和借鉴的作用。 关键词:旧城 历史文化保护区 市政规划 管线综合 北京作为我国首都,也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古都,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城市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自2006年陆续完成了西城区什刹海、东城区玉河、崇文区鲜鱼口、宣武区大栅栏、前门东片等地区的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工作。本文将北京旧城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的典型案例加以分析和研究,提出创新的工作方法和规划设计理念,希望对今后旧城内开展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工作起到借鉴和示范的作用,为更好地保护旧城历史文化街区,提升其基础设施服务水平,为北京市促和谐、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旧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背景 在北京旧城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下简称“文保区”)内,至今保存着传统的城市肌理,保留了传统建筑、商业老字号、民俗文化等传统的城市元素,大量的会馆、庙宇、四合院,是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文保区以其风貌的独特性、完整性和观赏性成为北京都城历史记忆和古都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近几十年来,随着大量居民的不断涌入,北京旧城内人口稠密,生活设施匮乏(图1);道路狭窄,交通混乱(图2);房屋年久失修,私搭乱建多(图3)。从市政设施方面来说,一个院落只有一个公用水龙头;居民家中没有卫生间,只能依靠公共厕所;炊事依靠煤气罐;取暖依靠小煤炉;雨污水合流管道和小煤炉燃煤取暖对旧城河湖水体和大气环境造成污染。这些状况,对于老百姓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也是与北京市整体发展水平不相称的。

新形势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策略_刘睿

市政建设 摘要:市政的基础设施作为在每个城市中最为重要的设施,为了可以更好地确保其应用功能可以正常地运行,同时也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的公共安全,因此,这就需要优化城市设施系统的整体功能,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提高城市的综合效益,通过进行整体规划来塑造美好的城市环境。但是,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地扩大,市政基础设施的规模也是不断地增长,因此,市政设施的管理工作也会随之扩大,由于当前的设施规划不够完善,未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所以,在新形势下就需要通过合理科学地规划策略来完善市政基础设施的体系,从而实现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快速地建设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负荷也是日渐增加。而随着城市文化水平逐渐提高、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等,就需要在水、电、用地和燃料等方面有所增加,所以市政基础设施在负荷方面也在日渐增加。 但是,由于在我们国家对于这些资源的应用是有限的,所以,在市政基础设施的资源利用与负荷运转之间的矛盾也有所突出,并且,对于我国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与规划是处于分散的状态,也缺乏综合协调统一的考虑因素,对此,要以合理的应对措施加以规划。 1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内容 在市政的基础设施中,它所包括的范围一般可划分为水资源、环境资源、能源、邮电通信、交通以及防灾等为主要系统资源。而市政基础设施则是作为相对独立的一个系统,因此又具备几种特征,即效益的综合性和间接性、运转的协调性和系统性、服务的两重性和公共性,以及建设的同步性和超前性、经营的垄断性和多样性等。 所谓市政基础设施指的就是在城市中为了可以满足城市的发展以及居民生活的全面需要,所建设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系统、服务以及机构和组织等。而市政基础设施作为在城市经济发展的主要构建以及和谐社会的支撑体系,它主要的完善程度和完备体制都会直接影响到城市的生产生活和基本的公共服务以及对各项活动的有利开展。 市政基础设施主要就是体现在城市综合服务的功能载体,它是社会各项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作为城市现代化体现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人口等多方面内容,所牵涉到很多方面的利益也需要进一步协调,所以,对于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市政基础设施的主要作用和地位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它是作为城市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保障。 ②它是城市人民生活与物质生产的基本条件。 ③它是作为城市集聚效应所产生的决定因素。 ④它是作为衡量城市的优劣条件的重要标志。 ⑤它是确保城市可实现持续发展的基础。 2对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主要目标 2.1在新形势下的市政基础设施中,必须以坚持保护水源、开源、节流并重作为主要方针,并且最为关键的就是要确保城市供水的安全。同时,要合理的安排配置水资源,以科学的管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应用的方针。 2.2对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主要体现在安全、节约、高效、环保、生态等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以高起点、高标准等主要原则,建设达到相对较完善、较全面的市政基础设施,从而引导城市持续发展。 2.3对于能源的开发要与节约相结合,从而优化结构产业、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以及能源的结构,并且要创建多元化的能源体系,以保障能源供应的安全有效。 2.4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原则,采用新技术,运用新理念,并且合理科学地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达到全面充分的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 3对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认识 对于在市政各个时期的整体规划时,必须要根据城市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质量等各个方面的指标,再确定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具体模式以及技术水平等,从而促使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发展。 3.1作为市政的基础设施主要是体现在支持和引导城市的增长,而在城市增长地中包括了文化、环境、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因素,也就是指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市政基础设施在数量和结构以及在形态方面已经逐渐地延伸为城市的功能性导向因素,所以,市政基础设施需要与城市的发展协调一致。 在现阶段,我国城市的主要问题就在于环境,即空气的污染、交通的拥挤、水源的污染、城市的垃圾等诸多问题,而大多数的问题都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地比较缓慢,没有良好的环保基础设施,缺乏协调性等原因造成的。如果要提高市政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就必须要提高供给力的水平,并且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也必须要注意到可以确保市政基础设施对其各项建设的协调发展。 3.2近些年以来,对于在我国城市的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来观察,市政基础设施的关键点就在于城市的交通建设。而提高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交通建设问题,作为交通建设它是确保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经济活动的载体,同时也是确保社会经济活动正常发展的基础条件。 因此,为了可以达到城市的持续发展要求,所以在各个城市中就必须要以自身发展的需求,从而建设综合的交通信息系统,发展建设地铁、铁路、轻轨等轨道交通,它也是解决城市交通拥挤最重要方法,轨道交通所具有速度较快、环保、运量较大、节约用地等一些优势。并且还可以通过对城市合理的布局,从而降低交通需求的模式,改善交通管理措施,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建立完善交通信息系统、交通监控系统、环境保护系统,以及提高交通安全等,全面地改善城市的交通情况。 3.3对于在市政基础设施中所包括的通信、环保、交通、能源以及在各种基础设施之间,都要有不同程度地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要想在城市中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就必须要在市政基础设施之间做到相互补充、相互协调,并且平衡发展,达到合理科学的结构比例关系,同时也是作为市政基础设施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4结论 总之,在城市开发的建设中,市政设施的建设作为主要的基础,因此需要应用对其数据库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等,全面地建立起一套包括在市政管线的数据、市政的审批数据、基本地形图的数据、道路数据等一系列数据为一体的规划基础设施的数据库,利用此数据库来实现对市政基础设施进行科学地管理规划,以实现共享资源,加强提高审批的科学效率。负责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人员可以应用此系统对市政基础设施做合理的规划设计,同时也可以应用系统所提供的工具把设计的内容以及对原有的内容做叠加显示,从而可以提供辅助的分析决策。 参考文献: [1]杨放,刘荣华,仝德良,柴华.和谐建设基础设施保障城市安全运转—敏感性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方法探索[J].北京规划建设.2010(2). [2]尤丽霞,连军,吴育华.城市基础设施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3]周亮.城市基础设施经营研究[D].四川大学.2004. [4]王婷,徐川.浅谈城市规划中的基础设施规划[J].四川建筑.2010(3). [5]邬扬,蒋晔.浅析城市规划中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J].城市规划.2010(1). 新形势下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策略 刘睿(西宁市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9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规划设计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当前的景区建设过程中,其市政基础设施规划设计作为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门传统学科,难免会带上城市的烙印。如何正确理解景区与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如何避免盲目照抄城市化建设、如何升级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旅游规划设计中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绿维创景认为,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设施规划设计,应因地制宜,结合旅游景区特点,打破城市规划设计惯性思维,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与景区自然环境相融合,做到满足基本要求的同时达到人们旅游休闲的需求。 一、惯性思维的苦果 旅游景区市政工程和服务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属于基础设施工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市政工程包括供水、排水、能源、交通、邮政电信、防灾六大专项,及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的防洪、环保、环卫等工程规划设计。 目前,旅游景区市政工程一般都按照城市规划设计相关规范法规进行规划。 但是盲目照搬城市规划的方法进行旅游区规划设计,以城市规划代替旅游规划,就会导致市政工程的模式化、市政基础设施的城市化。模式化的市政工程没有注意到旅游景区与城市的差异化问题,不能满足旅游景区对于市政工程设施的实际需求;而城市化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仅冲淡了旅游景区原有的景观意境,造成旅游资源的破坏,而且由于此类规划缺乏前瞻性,不适应旅游区环境和市场发展需要,逐渐沦为障碍,造成投资的浪费。 二、丢掉惯性思维,抓住本质区别 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环境不同于城市,因此不可依照惯性思维照搬城市要求,来进行旅游景区市政基础规划设计。一般来说,旅游景区距离城市较远,地势复杂,基础建设环境无法达到城市建设所要求的“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同时,旅游景区与城市的性质不同,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周边和当地的地理与资源条件,结合景区特点,对方方面面的问题做出科学合理地判断,准确掌握规划区的现状优势与不足,立足规划目标,找到经济、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法,从而使整体规划设计思路更加明确、清晰、合理。 1、旅游景区的季节性不容忽视 旅游具有季节性,旺季人口聚集但常驻人口少,森林、温泉等休闲度假类旅游更为明显。此类旅游景区的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考虑需求功能、维护运行、成本效益等方面的同时,应着重考虑季节因素影响。例如规划旅游区水源水库容量时,必须根据当地气候、居民生活习惯、景区淡旺季不同时段的用水量等具体条件测算,而不能依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按人均综合生活用水指标规划年用水量和水库容量。在温泉休闲项目中进行用水量的计算,也应将游客的热水和生活冷水的消耗纳入游客综合生活用水量指标中,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根据水娱休闲项目与旅游季节性的变化来确定。 2、充分考虑景点的集散性 一般来说,景区内游客聚居地、建筑群等设施分布较为分散,与相对集中的城镇相比,由于距离、地形、地质等因素,不具备建立高效集中、功能齐全、联合统一的市政工程设施条件,这就需要根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对市政工程的形式进行代替式、选择性地建设。 水的供给与处理:不同于城镇的集中供水系统,旅游景区可选择多样供水方式。远离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

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与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得到了积极的建设,但在获得成就的 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就我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 问题与对策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成就;问题;对策; 1 引言 市政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当中的一项重点内容,也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 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提升、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 对市政基础设施也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就需要能够及时做好存在问题的把握,以科学方式的应用进一步推进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 2 成就 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我国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各项 事业也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城市交通设施具有了更为多样的类型,园林绿化面积逐渐加大、垃圾以及污水处理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体育中心 以及公园等设施数量不断增加,都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生活工作空间。同时,不同城市也在此过程中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加大了力度,在加大投资成本 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准。 3 存在问题 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包括有:第一,建设水平落后。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同世界 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虽然我国较好的对城市建设当中的各类 指标进行了提升,并保证各项工作不断向着目标发展,但以往存在的部分问题还 对该发展的进度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并因此对城市建设总体水平具有着影响,如 垃圾、污水的处理、车辆尾气排放问题等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并因此对城 市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第二,城乡差距较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 程中,农村同城市相比在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发展不平衡情况较为 明显。城市生活设施具有着较大的压力,并因此对整体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影响。以城市体育中心以及公园为例,虽然城市在近年来发展中也逐渐加大了该方 面建设,但还是不能够对百姓的需求进行满足,而农村更是基本不存在该类设施,并因此对人们生活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4 改进措施 4.1 加大投资力度 在城市发展当中,也不应当忽视农村的发展,需要在保证两者和谐发展的基 础上把握改革重点。对此,可以对专项基金进行建设,在对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 大的情况下实现对投资者的吸引,对于发展较好的城市,可以对其进行积极的借鉴。如城市为了实现整体发展的促进,则可以积极开展分块管理,即先将城市分 成不同的大区,每一个区承包给不同的投资者,并根据城市各项指标对不同区域 指标进行制定,保证其在基础设施规划方面能够达到相应指标。同时,需要在充 分联系不同城市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做好建设计划制定,通过更好的规 划与项目实现对投资者的吸引,以此保障基础建设的顺利开展。 4.2 把握市场环境 在城市基础设施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城市都具有其独特的安排与预算。而 对于部分项目来说,经常会因预算过高、超出预期而使其不能够正常实施或者搁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办理的各种手续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所需文件和办理的手续 一.项目决策阶段 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工作主要是编制项目建议书,进行可行性研究和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报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立项。 所需手续: 1、项目建议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4、项目立项批复 二.项目实施阶段 立项后,建设项目进入实施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勘察设计、建设准备、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工作。 1、勘察设计阶段 通过招投标或直接委托勘察设计单位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和设计工作,设计分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两个阶段,然后报建设行政部门进行施工图审查。 所需文件和办理的手续: 1)、工程地质危害评估报告 2)、地质工程勘察报告 3)、初步设计文件(包括工程概算) 4)、初步设计批复

5)、初步设计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6)、河道、航道部门专项意见 7)、施工图设计文件 8)、施工图设计审查意见 2、建设准备阶段 建设准备阶段包括征地、拆迁、各种杆(管)线迁移、绿化迁移,组织招投标,选择施工、监理单位,报批开工报告。 所需文件和办理的手续: 1)、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 2)、建设工程用地规划许可证 3)、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4)、工程项目土地批复 5)、建设用地批准书 6)、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7)、房屋拆迁许可证 8)、施工、监理招标备案 9)、施工合同及分包合同备案、监理合同备案 10)、工程资金批复 11)、履约保函 12)、建筑工程一切险、民工工伤保险、意外伤害险 13)、民工工资担保 14)、工程质量监督申报

15)、安全监督登记证 16)、航道通行安全评估 17)、开工报告批复 18)、施工许可证 3、施工阶段 按施工图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建成工程实体,形成施工阶段技术资料。 4、竣工验收 工程完工后,整理技术资料、绘制竣工图,编制工程项目决算,报有关部门审计。项目验收合格即交付使用,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同时按规定实施保修。 所需文件和办理的手续: 1)、单位工程竣工验收证书 2)、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报告 3)、城建档案接收证书 4)、房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5)、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交接单 6)、质量保修书 7)、工程决算审计报告

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研究 摘要:当前,对于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否完善,已经成为工业园区能否吸引投资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的特殊性,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不同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在城市规划规范中的基础设施工程规划只是提出一些规定,不能满足、指导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因此本文对工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的特殊性和各系统的规划 做了重点分析。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工业园区特殊性 abstract: at present, for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perfect, has become industrial park can attract invest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with the industrial park of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city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urban planning in the standards of infrastructure project planning just put forward some regulation, can’t meet, guiding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so this paper industrial park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system planning is analyzed.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程序,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与管理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规定,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县住建局管理的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 本办法所称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指新建、改扩建道路、桥梁、路灯、广场、停车场、绿化、河道驳岸工程及其附属的管线和环境工程,10万元以上大中修市政养护工程(以下简称市政工程)以及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工程(以下简称公用工程)。 第三条宿松县住建局是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主管部门,局工程股、计财股、公用办按各自职责负责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和协调工作,局监察室负责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管理的监察工作。 宿松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县质监站)受局委托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进行质量监督。 宿松县住建局城市建设档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局档案办)、宿松县住建局工程管理股(以下简称局工程股)、宿松县住建局安全监察股(以下简称局安监股)、宿松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以下简称县质监站)等单位,应共同做好对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的监督、指导和服务工作。 第四条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能,确保工程建设的工期、质量、投资控制,安全和文明施工。 第五条建设单位在与确定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签订相应合同后,报局工程股备案。

第六条凡列入审计机关审计的工程项目,建设单位应按有关规定,接受项目的审计。 第二章前期准备 第七条局工程股组织对工程储备项目的预可行性研究,提出下一年度推荐项目清单及其设计方案,经局研究筛选后,报县政府最终确定。 第八条建设单位应按建设目标要求,认真编制前期工作计划并加强计划的落实。建设单位前期工作计划应报局工程股、公用办(公用工程)。 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对设计单位编制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组织预审,设计单位根据预审意见修改后,由建设单位按基本建设程序上报审批。 第十条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由建设单位向局提出申请,相关材料应报送局工程股、公用办(公用工程),由工程股组织相关股室审核会签认可后,将转报或批复文件报局领导签发。 工程实施过程中如发生重大内容调整或设计变更,使投资增减累计超过批复的5%时,建设单位应及时报县发改委、财政、审计等相关部门,并经局办公会研究后重新调整。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持项目批准文件,按规定及时申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等证书并办理项目建设相关手续。 第十二条市政工程的征地拆迁,供电、电信等杆管线和绿化的迁移等工作由建设单位组织实施。其中燃气、给水、排水、路灯等专业管线的迁移由各专业管线单位负责,费用按县有关标准补偿,建设单位协调。交通组织等其他前期工作由建设单位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局工程股和分管局长批准后实施。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贵阳市“十二·五”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发布日期:2013-06-18 来源: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处字体:【大中小】 贵阳市“十二·五”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规划 (送审稿) 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2年5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3 第一节规划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规划编制的依据..................................................................................................................... 第三节规划范畴................................................................................................................................. 第四节规划领域................................................................................................................................. 第五节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第二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现状5 第一节城市基础设施现状及取得的成绩 ......................................................................................... 第二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环境条件分析10 第一节机遇和有利条件..................................................................................................................... 第二节挑战和不利因素.....................................................................................................................第四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13 第一节指导思想................................................................................................................................. 第二节规划原则................................................................................................................................. 第三节规划目标.................................................................................................................................第五章重点建设任务19 第一节城市道路部分......................................................................................................................... 第二节供水部分................................................................................................................................. 第三节排水部分................................................................................................................................. 第四节综合管网部分......................................................................................................................... 第五节公共交通设施部分................................................................................................................. 第六节慢行系统部分......................................................................................................................... 第七节垃圾处理系统部分................................................................................................................. 第八节园林绿地部分......................................................................................................................... 第九节城市轨道交通部分................................................................................................................. 第十节防灾减灾设施部分.................................................................................................................第六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33 第一节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第二节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快项目前期工作 ............................................................................. 第三节改善建设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 第四节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建设......................................................................

合肥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2014-2020年)

合肥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2014-2020年)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支撑策略 第三章市政基础设施需求预测 第一节供电设施需求预测 第二节供水设施需求预测 第三节天然气设施需求预测 第四节供热设施需求预测 第五节通信设施需求预测 第六节排水(雨水)防涝设施需求预测 第七节污水(含再生水)处理设施需求预测 第八节环卫设施需求预测 第九节消防设施需求预测 第十节加油加气设施需求预测 第十一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需求预测 第十二节设施需求预测汇总 第四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第五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整合 第六章近期建设项目库 第七章规划实施保障 第一章总则 第1条编制目的 为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深化落实“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统筹布局各类市政基础设施,搭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统一平台,更好地指导城市各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特编制《合肥市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规划(2014-2020)》(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2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4.《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 5.《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 6.《合肥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7.《2015-2020年合肥电网滚动规划》; 8.《合肥市城市供水发展专项规划(2013-2020)》; 9.《合肥市城市水资源配置规划(2010-2030)》; 10.《合肥市城市天然气专项规划(2013-2020)》; 11.《合肥市城市供热专项规划(2013—2020)》; 12.《合肥城市信息通信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5-2020)》; 13.《合肥市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2013-2020)》; 14.《合肥市污水专项规划修编(2013-2020)》; 15.《合肥市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2014-2020)》; 16.《合肥市污泥专项规划(2013-2020)》; 17.《合肥市城市环卫设施专项规划(2008-2020)》; 18.《合肥市城市消防专项规划(2007-2020)》; 19.《合肥市加油加气站布点规划(2014-2020)》; 20.《合肥市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2013-2020)》; 21.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3条规划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为核心,建设安全高效的市政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推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和一体化发展。以提升合肥城市综合承载力为目标,科学判断各类市政基础设施需求,统筹安排布局各项市政基础设施, 深化落实“1331”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夯实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建设基础。 第4条规划期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