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I中国文化产业行业发展概况目录一、行业概况 (1)1.1行业分类 .......................................................................................................... 1 1.2行业发展状况 .................................................................................................. 2 二、文化产业细分行业介绍 (2)2.1文化艺术产业 .................................................................................................. 3 2.2新闻出版产业 .................................................................................................. 4 2.3广播、电影、电视产业 .................................................................................. 5 2.4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产业 ...................................................................... 6 2.5广告会展产业 .................................................................................................. 6 2.6艺术品交易产业 .............................................................................................. 7 2.7设计服务产业 .................................................................................................. 7 2.8旅游、休闲娱乐产业 ...................................................................................... 8 2.9其他辅助服务类产业 ...................................................................................... 8 三、行业政策 ............................................................................................................... 9 四、未来发展 . (10)1文化产业是后工业时代的支柱产业,对经济影响举足轻重。

2009年7月22日,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国家将重点推进的文化产业包括:文化创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印刷复制、广告、演艺娱乐、文化会展、数字内容和动漫等。

一、行业概况1.1行业分类根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被分为10个大类(具体见表1)。

表1 文化及相关产品的类别名称类别名称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第二部门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一、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八、文化产品生产的辅助生产(一)新闻服务(一)版权服务(二)出版服务(二)印刷复制服务(三)发行服务(三)文化经纪代理服务二、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四)文化贸易代理与拍卖服务(一)广播电视服务(五)文化出租服务(二)电影和影视录音服务(六)会展服务三、文化艺术服务(七)其他文化辅助生产(一)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九、文化用品的生产(二)图书馆与档案馆服务(一)办公用品的制造(三)文化遗产保护服务(二)乐器的制造(四)群众文化服务(三)玩具的制造(五)文化研究和社团服务(四)游艺器材及娱乐用品的制造(六)文化艺术培训服务(五)视听设备的制造(七)其他文化艺术服务(六)焰火、鞭炮产品的制造四、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七)文化用纸的制造(一)互联网信息服务(八)文化用油墨颜料的制造(二)增值电信服务(文化部分)(九)文化用化学品的制造五、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十)其他文化用品的制造(一)广告服务(十一)文具乐器照相器材的销售(二)文化软件服务(十二)文化用家电的销售(三)建筑设计服务(十三)其他文化用品的销售2(四)专业设计服务十、文化专用设备的生产六、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一)印刷专用设备的制造(一)景区游览服务(二)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制造(二)娱乐休闲服务(三)其他文化专用设备的制造(三)摄影扩印服务(四)广播电视电影专用设备的批发七、工艺美术品的生产(五)舞台照明设备的批发(一)工艺美术品的制造(二)园林、陈设艺术及其他陶瓷制品的制造(三)工艺美术品的销售1.2行业发展状况近几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年均增长幅度都在16%至20%左右,超过GDP的增长幅度(见图1),因此占GDP的比重在不断提升。

根据国际经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的GDP比重平均在10%左右,但我国文化产业占比不足4%,说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还很大。

图1 2006 -2013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和占GDP比重①二、文化产业细分行业介绍根据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①数据来源: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

其中2006 年-2011 年数据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测算,2012 年数据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2)》标准进行测算,同时为方便比较,也对2011年数据按照新口径进行了调整,2013年数据来自《2014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

3在这一趋势下,文化产业的规模和边界进一步扩大,文化产业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其显著标志是,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出现。

从文化产业的整体市场规模上来看,相对传统的旅游产业与教育培训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较大,其市场规模分别达46%和17%,总和占整个市场的60%以上。

与此同时,相对新兴的游戏、手机、网络等互动类产业在整个市场中占有率较低,总和仅为9%。

下面主要以北京文化产业分类标准,将文化产业细分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软件、网络及计算机服务,广告会展,艺术品交易,设计服务,旅游、休闲娱乐,其他辅助服务等九大类来介绍。

2.1文化艺术产业文化艺术主要包括文艺创作、表演及演出场所,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与文化社团服务和文化艺术代理服务等。

这类行业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提高人文素养和增长知识,属于比较小众的文化产业,层次高但规模小,受宏观经济环境和季节等因素影响不大,与国民经济总量保持着比较稳定的关系。

总的来说,这类细分产业规模比较小,一方面是因为像艺术表演这样的行业属于比较高层次的文化产业,只有少部分对此有特别偏好的人才会消费,需求少,供给也相对不大,整个细分产业规模就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如博物馆、展览馆等场馆绝大部分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收入本来就不高,甚至很多场馆都是免费开放,此外,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和积淀,其产业规模几乎可以说是很难扩张。

因此,文化艺术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是比较高端的文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

但是,由于这类细分产业自身的特殊性,其产业规模在整个文化产业中的比例微乎其微,且在短时期内很难得到快速扩张,仅就规模这个角度来说,文化艺术产业在中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并不重要。

2012年我国艺术创作演出全年总收入196.88亿元,增长26.6%;其中演出收入64.15 亿元,增长21.8%,但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占得比重仍然很小(仅1.09%)。

文化艺术类细分产业比较松散,文化保护和文化设施服务主要包括各地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等,而从文艺表演来说,从事这一行业的主要是各种表演团体和剧院,包括话剧团、歌舞剧团、儿童剧团、文工团、戏曲剧团等等,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中国解放军艺术团、心连心艺术团、中国国家话剧院、北京人艺、中国歌舞剧院等等。

42.2新闻出版产业新闻出版产业包括新闻服务,书、报、刊出版发行,音像及电子出版物出版发行,图书及音像制品出租。

这个行业是比较传统的文化产业,产业规模大,增长快,是我国文化产业中相当重要的一个细分产业。

2012年,全国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实现营业收入16635.3亿元,较2011年增加2066.7亿元,增长14.2%;增加值4617.0亿元,较2011年增加595.3亿元,增长14.8%。

选取营业收入、增加值、总产出和利润总额4个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数字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出版物进出口共9个新闻出版产业类别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

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和数字出版分居前三位,三者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88.5%、增加值的83.0%、总产出的88.4%和利润总额的81.2%,印刷复制和出版物发行两个类别合计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76.8%、增加值的71.2%、总产出的77.0%和利润总额的69.7%,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1935.5亿元,较2011年增加557.6亿元,增长40.5%,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11.6%,在全行业占比首次突破10%。

从行业细分数据来看,数字出版仍是中国新闻出版业发展较快的行业,2012其占全行业比重首次突破10%。

但与传统的印刷复制等行业比,其占比仍然较小,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数字出版的产业形态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逐渐清晰,数字出版企业结合自身优势,找到了适合企业特点的数字出版模式。

有代表性的如起点中文网、逐浪网的网络原创文学;北大方正、中文在线、书生、超星、通力公司的电子图书;解放日报、广州日报、南方日报、文新集团、南京日报报业集团和中国移动的手机报、数字报;商务印书馆的在线工具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北京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在线与远程教育出版:清华同方、万方数据的专业学术期刊数据库群(网)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