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矩阵法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矩阵法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2+ 1+ 1+ 1= 5; 绑钢筋 t筋 1 + t筋 2 + t筋 3 + t筋 4 = 2+ 1+
1+ 1= 5; 支模板 t模 1 + t模 2 + t模 3 + t模 4 = 3+ 3+ 3+ 2=
11; 砼浇筑 t砼 1 + t砼 2 + t砼 3 + t砼 4 = 4+ 2+ 2+ 1= 9.
m ent and plann ing th ink ing o f F rench pow er g rid is studied. T he m e thods, m a in con tents and princ ipa l facto rs in differ-
ent vo ltag es plann ing o f pow er grid in French are sy stem ica lly expla ined. The plann ing and de sign m ethods o f im-
仿真试验 [ J]. 电网技术, 2008, 32( 19): 23- 25.
P lanning and design m ethod for French pow er grid
W ANG Zh-i dong
( S ta te P ow er E conom ic Re search Institu te, B e ijing 100761, Ch ina )
N + tjN - 1. 7) 对矩阵表的说明. 各行中的 T i 为该工序从开
工到第 i道工作全部完成所需的工期. 最末一行的 TN 为工程从开工到结束的总工期. 在第二列中任一 行的数表示各细部流水的第一节拍, 而第 i 行之前的 数即 ti- 1与该行的滞量 ( i- 1, i )和 tji之和, 表示第 i行比 第 i- 1行迟开的天数. 该天数中前一部细部流水开工 日期即该流水开工日期. 第二列中任一细部流水之 前的流水节拍之和, 加上本流水的滞量 i 及以前各流
由第二行 减第 三 行各 和 数中 选 最大 数 = i, i+ 1 tmi -
tMi+-11. 也就是计算该行 时用前一行的 tmi 减去该行的
tm -
i+
11,
就可算出
i, i+ 1. 从中取最大值, (当
< 0时取 0)
N- 1
即为 M ax( i, i+ 1 ). 各行的 相加就是
i, i+ 1 (计算
2+ 1= 22.
各施工过程开工日期: 挖土为 1; 垫层为挖土开工 日期 + t挖 1 + 1, 2 = 1 + 3 + 2 = 6; 绑筋 为垫 层开工 日 期 + t垫 1 + 2, 3 = 6 + 2+ 0= 8; 支模为绑筋开工日期 + t筋 1 + 3, 4 = 8 + 2 + 0= 10; 砼浇筑为支模 开工日期 +
从开始到各施工过程完成的工期 为: 挖土 t挖 =
4
4
4- 1
t挖i = 3+ 2+ 2+ 2 = 9; 垫层 t垫 = t垫i + ti +
i= 1
i= 1
i= 1
= 2 + 1 + 1 + 1 + 3 + 2 = 10; 绑筋 t筋 = 2+ 1+
1+ 1+ 2+ 3+ 2= 12; 支模 t模 = 3 + 3+ 3 + 2+ 2+ 2+ 3+ 2= 20; 砼浇筑 t砼 = 4+ 2+ 1 + 2 + 3 + 2+ 2+ 3+
0 12 6 + 2+ 0= 8
支模板
3 3 3 2 - 2、- 4、- 6取 0
0 20 8 + 2= 10
砼浇筑
4 2 1 2 - 1、0、 1
0 22 10+ 3+ 1= 14
由表 2可知, 各施工过程工期为: 挖土 t挖 1 + t挖 2 +
t挖 3 + t挖 4 = 3+ 2+ 2+ 2= 9; 垫层 t垫 1 + t垫 2 + t垫 3 + t垫 4 =
M + 4列为工期 T; 第 M + 5列为开工日期 B. 第一列的
第二至 N + 1为细部流水数. 第二行到第 N + 1行的第 二列到第 M + 1列填写各流水段的细部流水的流水节
拍 ti.
表 1 矩阵计算表
M
ti
一二三
N
开工
M
tj T 日期
1
2
N
2) 表格分析.
表中第二列第二行至第 N 行是 各细部流水第
栏. 用同样方法依次计算出 N - 1个 i, i+ 1填入 栏 ( 当计算现负值时取 0).
5) 计算各细部流水工期. 把第二行各数 ti、、tj 相加为 第一道工 序工期 T 1. TN 计 算方法. 第 二列 N - 1个 ti 相加, 再加上第 N + 1 行第二列到第 M + 1 列之和, 再加上 列各 i 之和, 再加上 tj 列各数之和 即为 TN . T 的计算方法. 第二列 N - 1个 ti 相加, 再 加上最后一行第二列到第 M + 1列之和, 再加上 列 各 i 之和, 再加上 tj 列各数之和即为 T.
; i, ( i+ 1)
i= 1
i= 1
M
tni;
i= 1
t j
.
所以,
可求出总工期,
这就是矩阵法的计
算原理.
2 矩阵法的计算步骤
1) 列表, 表式见表 1. 表的列数为 M + 5, 行数为 N
+ 1. 2) 分别填上各符号. 3) 将各 tij填入表内. 4) 计算 i, i+ 1. 第二行的 = 0, 第三行计算如下:
t模 1 + 4, 5 = 10+ 3+ 1= 14.
( 下转第 46页 )
46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 ( 自然科学版 )
第 6卷
规划 [ 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7, 31( 11): 35- 38. [ 6] 刘思革, 程浩忠, 崔文佳. 基于粗糙 集理论的多目标电网规
划最优化模型 [ J]. 中国电机工 程学报, 2007, 27( 7): 65 -
水滞量之和, 再加上本身及以前各技术间歇之和, 即为 该细部流水比工程开始开工所迟开的天数.
3验 证
下面用一个无节凑流水施工验证矩阵法. 某柱基 础工程分为挖土 垫层 绑钢筋 支模板 浇筑砼 5 个施工过程, 按 4个流水段组织施工. 流水节拍分别如 下, 求总工期各过程工期及开工日期.
t挖 1 = 3, t挖 2 = 2, t挖 3 = 2, t挖 4 = 2; t垫 1 = 2, t垫 2 = 1, t垫 3 = 1, t垫 4 = 1; t筋 1 = 2, t筋 2 = 1, t筋 3 = 1, t筋 4 = 1; t模 1 = 3, t模 2 = 3, t模 3 = 3, t模 4 = 2; t砼 1 = 4, t砼 2 = 2, t砼 3 = 1, t砼 4 = 2. 列表将 ti 填入表中并计算 、T 和开工日期 (见表 2).
设计一个表格, 如果表中能完整地填入各计算参 数和计算出滞量, 就可以计算流水施工工期.
1) 表式 ( 见表 1) . 该表共分为 N + 1行, M + 5列. 其中第一行的第一列分别列出流水段 M、细部流水 N、 节拍 ti; 第一行第二到 M + 1列为一、二、三 M 个流 水段; 第 M + 2列为滞量 ; M + 3列为技术间歇 tj; 第
6) 开工 日期计算. 第一道工序开工日 期就是 1; 第 二道工 序开 工日期 等于第 一道工 序开工 日 期 + t11 + 1, 2 + tj1; 第 i道工序开工日期等于第 i - 1 道工序开工日期 + ti + i- 1, i + tji- 1; 第 N 道工序开 工日期等于第 N - 1道工序开工日期 + tN - 1 + N - 1,
第二行的第三列减第三行的第二列, 即 t12 - t21, 得 1, 2 填入栏内. 第二行的第三第四列之和减去第三行第 二第三列之和, 即 ( t12 + t13 + t14 + t1m ) - ( t21 + t22 + t23 + t2m - 1), 又得一个 1, 2. 这样可得到 M - 1个. 然 后在 M - 1个中取最大值用 符号框表示, 做为计 算 的值. 第四行即为 2, 3, 也同 1, 2一样计算, 填入
一节拍时间、将各数相加 ( 最后一行除外 ) 为 1至 N - 1
N- 1
项第一节拍总和. 即 t11、t12、t13、 t1t 之和, 也就是
t1i .
i= 1
最后一行第二列至第 M + I列的 ti 相加即为 tn,
m
也就是
tjn.
i= 1
第 M + 2 列是计算滞量 的. 第二行因为第一
项工作前面无工作, 无滞量, 所以 = 0, 第三行的 应
6 9. [ 7] 张运洲. 我国 区域 电网 未来 主网 架结 构特 点与 发展 趋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