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形式
1995年第3次APEC在日本大阪举行。 领导人穿着都比较随意。
1996年第4次APEC在菲律宾苏比克举行 菲律宾总统拉莫斯曾送每位领导人一件巴隆(菲国服 )
1997年第5次APEC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 加拿大总统克雷蒂安送给出席者每人一件特别的牛皮夹克。
1998年第6次APEC在吉隆坡举行。东道主马来西亚给每位 客人送了一件色彩艳丽、极富热带情调的马来衬衫。
1993年,首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美国召开。会议一 开始就决定以非正式的形式进行:不设主题,领导人不带助 手,自由交谈。当时,克林顿总统就穿着牛仔裤,颇具特色。
1994年第2次APEC在印尼茂物举行。 印尼总统苏哈托量体裁衣,为每位领导人送了一件BATTIK (一种蜡染印尼衬衣),花色各异。
3)高级官员会议
是亚太经合组织的协调机构,由年会的东道主负责, 每年举行3至4次会议。高官一般由各成员副部级、司 局级或大使级官员担任。高官会主要负责执行领导人和 部长级会议的决定,并为下届领导人和部长级会议做准 备。高官会向部长级会议负责,担负着总体协调亚太经 合组织各委员会和工作组的工作,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核 心机制。
(3)、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作用:
作 贸易和投资 贸易和投资 经济技术合作 便利化 用 自由化
就是消除贸 减少商业交 易和投资障 易成本、改 进贸易信息 表 碍,使商品、 服务、资金 利用、调整 现 在成员之间 政策和商业 自由流动; 策略 主要是在人力资 源、科学技术、 基础设施建设等 方面开展培训、 研讨等多种形式 的合作。
三、中国与APEC
1、地位:举足轻重的地位,是APEC的重要成员
注意:中国不是APEC的创始国
2、作用: 就APEC方式及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经 济技术合作提出了一系列主张,对APEC的发展作 出了积极贡献。
3、中国对APEC的基本政策:
主 要 方向
合 作 方式 前 进 道 路 改 革 精 神
2011年11月13日,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九次领导人非正式 会议在美国夏威夷举行。
2012年俄罗斯APEC峰会是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会议。
2013年10月7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一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印 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与会领导人合影时穿的服装一直是历届会议 一道独特风景。领导人身穿巴厘岛传统编织服饰“安代克”(endek) 合影。
亚太经合组织共有21个成员: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智利、中国、中国 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墨西哥、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 亚、秘鲁、菲律宾、俄罗斯、新加坡、中国台北、泰国、美国和越南。其中, 澳大利亚、文莱、加拿大、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西兰、菲 律宾、新加坡、泰国、美国等12个成员是于1989年11月APEC成立 时加入的;1991年11月,中国、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加入;1993年 11月,墨西哥、巴布亚新几内亚加入;1994年智利加入;1998年1 1月,秘鲁、俄罗斯、越南加入。
2002年第10次APEC在墨西哥举行。各领袖今年的服装是墨西哥东南 沿海地区印第安人爱穿的一种当地叫“瓜亚贝拉”的白衬衫。“瓜 亚贝拉”为小翻领,四个贴兜,胸前衣襟上绣有花纹,长袖,多为 浅色,是墨西哥炎热地区特别是墨西哥东南部的尤卡坦半岛男子爱 穿的服装。瓜亚贝拉既可在一般场合穿着,也可以作为参加重要活 动的正式服装。瓜亚贝拉在墨西哥的近邻古巴很盛行,被称为古巴 的“官服”。
2001年第9次APEC在上海举行,唐装理所当然成为了本届APEC会议 的领袖服装。江泽民选择了中式红色锦缎唐装,红色象征着热情好 客的中国人民。传统的中式唐装又浓缩了中华五千年历史的悠久文 化,而用金丝线绣成的中国名花牡丹围绕着圆形的“APEC”字样, 更是寄托了对APEC经济体大家庭团聚中国上海的美好祝愿
2008年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秘鲁 首都利马举行 服装:南美披风
2009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 正式会议在新加坡召开,兰、红、绿色亚麻衬衫 (男),刺绣和蕾丝花边红色绸“V”字领宽松短衫 (女 )
2010年11月APEC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日 本横滨闭幕,与会代表合影
2003年第11次APEC在泰国举行。 为各国首脑制作民族服装的面料为——泰丝。这种织入金 线的丝绸显示了泰国丝织行业最高超的技术,一直是皇室 的专属服装,直到二十世纪才允许平民穿着。
2004年第12次APEC在智利举行 智利推出的民族服装是传统的套头披肩“查曼多”。据说, 这种服装源自智利的“牛仔披风”,每件衣服需要巧妇连 续工作四个月时间才能做成。
中国坚持APEC以经济合作为主要方向,有所为 有所不为,扬长避短;
应在本地区多样性特征的基础上, 坚持独特的合作 方式,妥善处理成员之间的分歧,照顾彼此的关切, 寻求利益汇合点,以保持APEC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应坚持循序渐进的前进道路,稳步推进合作, 兑现承诺,切实为本地区人民带来好处; 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改革精神,适应亚太地区的 形势变化,根据实际需要和成员要求,稳步深 化合作内容。
1999年第7次APEC在奥克兰举行 领导人的“制服”是由新西兰享誉世界的优质羊毛制成,包括一件 帆船茄克、一件长袖马球衬衣及一条黑裤。蓝黑色夹克左胸前绣着 的白色羽毛是新西兰国树银蕨树叶的形状。
2000年第8次APEC在文莱举行。 各领导人穿的是一种叫“MIB”的衬衫,因为它最具文莱特色。这是 一种类似中国市场上到处可见的那种竖领衬衫,文莱人出席重要仪 式一般都穿着它。颜色一般是白、蓝等单一色。对等的女式衣服则 叫巴佳克郎,是套裙。裙子很长,要到脚面;上装则很宽大,像睡 袍。上下为同样花色。
2、全新诺代替法律协定
避免高度机制化和强 制性对各方形成约束, 从而平衡不同发展水 平的成员的权益和要 求,促进共同发展与 繁荣。
3、APEC的主要机构
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各 类委员会和秘书处。 1)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是亚太经合组织 最高级别的会议。会议就有关经济问 题发表见解,交换看法,会议形成的领导人宣言是指导 亚太经合组织各项工作的重要纲领性文件。每年召开一 次,在各成员间轮流举行,由各成员领导人出席(中国 台北只能派出主管经济事务的代表出席)。 1993年,美国作为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东道主,正式提 出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五届部长级会议之后召开一次首脑 会议。由于没有得到全体成员的赞同,美国建议召开的 首脑会议被定名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2)部长级会议 是亚太经合组织决策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每年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前举行。 部长级会议的主要任务包括:为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召开进行必要的前期准备;贯彻执行领导人会议通过 的各项指示,讨论区域内的重要经济问题,决定亚太 经合组织的合作方向和内容。 部长级会议由各成员的外交部长(中国香港和中国 台北除外)以及外贸部长或经济部长、商业部长等 (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派代表)出席。实际是“双部 长”会。
二、独特的APEC方式(合作方式)
1、所谓APEC方式独特之处(含义):
(1)承认多样性,强调灵活性、渐进性和 开放性; (2)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协商一致、 自主自愿的原则; (3)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
单边行动:是单个成员在自愿基础上制 定的实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和 开展经济合作的措施。 集体行动:是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所有 成员都参加的行动,反映了所有成员的 共同决心。
2005年第13次APEC会议在韩国釜山举行。 韩式大褂“图鲁马吉”是本届APEC会议的领袖服装。
2006年第14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在越南举行 领导人穿越南的“奥黛”亮相。
2007年9月8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十五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一 阶段会议开始前,各成员领导人身着澳大利亚特色服装在悉尼歌剧 院合影 .款融入了澳大利亚独特环境和独特文化的过膝衣服,已有 一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是水手穿的,布料有防水作用,此后内地的 人们逐渐在骑马时也开始穿着这款服装。
1、茂物目标:1994年的印尼茂物会议确定发达成员不 迟于2010年、发展中国家不迟于2020年要消除贸易和 投资障碍,目的是推进—— 贸易投资自由化 2、亚太经合组织采取很多行动,包括简化海关程序和 出入境手续,为亚太地区贸易及商务人员流动提供便利, 推进无纸贸易,营造快捷、便利、安全的电子商务环境。 目的是切实推进—— 贸易投资便利化 3、 2008年11月22日至23日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第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重点阐述了各成员就世 界经济金融形势、多哈回合谈判、粮食安全、能源安全、 区域经济一体化、企业社会责任、气候变化、防灾减灾 等问题达成的共识。这是APEC进行—— 经济技术合作
4)高官会议下设4个委员会和11个专业工作组
委员会分别是贸易投资委员会、经济委员会、预算和 行政管理委员会和经济技术合作分委会, 11个专业工作组是产业科技、人力资源开发、能源、 海洋资源保护、电信、交通、旅游、渔业和贸易促进、 农业技术合作和中小企业政策和将妇女融入APEC特 别工作小组。
5)秘书处 为APEC各层次的活动提供支持与服务。秘书处 最高职务为执行主任,任期一年,由每年亚太经 合组织会议东道主指派。
1、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宗旨和作用
(1)性质及地位:当今世界最大的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 是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经济合作、推动共同发展的主要机 构。 (2)宗旨 对象 本 地 区 人 民 成 员
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 目的 利益而保持经济的增 长与发展
途径
促进成员间经济 的相互依存
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 易和投资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