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模拟题

逻辑学模拟题

《普通逻辑》模拟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8分)
1、任何一种逻辑形式都是由和两部分构成的。

2、从概念的外延关系看,“教师”与“劳动模范”具有关系;“陈述句”与“疑问句”具有关系。

3、反证法是先论证与原论题相矛盾的论断为假,然后根据确定原命题为真。

4、若一类比推理的前提均为真,则其结论的真假情况是。

5、“有些工人是共青团员,而所有的共青团员都不是老年人,所以,有些工人不是老年人”这个三段论属于第格。

6、当SAP取值为假而SIP取值为真时,概念S与概念P的外延关系或者是关系,或者是关系。

7、若p∨q取值为真,则q∨p的取值为。

8、设-p→q与-q均取值为真,则-p取值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8分。

在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1、“联言命题”可以概括为()
(1)联言推理(2)复合命题(3)选言命题(4)负命题
2、“参加这次会议的不都是学生会干部”与“参加这次会议的没有一个是学生会干部”这两个命题()(1)可同真可同假(2)可同真不可同假(3)不可同真可同假(4)不可同真不可同假
3、“并非(p,当且仅当q)等值于()
(1)(p或者q)并且(非p或者非q) (2)(q并且q)或者(非p并且q)
(3)(p并且非q)或者(非p并且q)(4)(p并且q)或者(非p并且非q)
4、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1)既对称又传递关系(2)对称但非传递关系
(3)非对称但传递关系(4)既非对称又非传递关系
5、“这个推理不是间接推理,而是三段论”这一议论()
(1)只违反矛盾律(2)只违反排中律
(3)违反矛盾律又违反排中律(4)不违反逻辑基本规律
6、如一有效三段论的小提前是否定命题,则其大前提只能是()
(1)PAM (2)MOP (3)PEM (4)MAP
7、以“-p∨-q∨-r”与“p”为前提进行推理,其结论应为()
(1)q∨r (2)q∧r (3)-q∨-r (4)-q∧-r
8、已知概念A与概念B在外延上不相容,又已知“有B是C”为真,则命题()为真
(1)有C是A (2)有C不是A (3)有A不是C (4)所有A不是C
三、双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正确的答案,并把它们的标号写在括号内。

正确的答案没有选全或选错,该题无分)
1、当S类与P类具有()关系或()关系时,SEP为假,但SOP为真。

(1)全同(2)S真包含P (3)S真包含于P (4)交叉(5)全异
2、当“所有A 是B ”为假“有B 不是B ”为真时,A 与B 的外延关系或是( )关系或是( )关系。

(1)全同 (2)S 真包含P (3)S 真包含于P (4)交叉 (5)全异
3、已知“如果甲值班,那么乙或丙也值班”为真,则( )与( )必然为真。

(1)只有甲值班,乙或丙才值班 (2)如果乙和丙值班,那么甲也值班
(3)如果甲不值班,那么乙和丙均不值班 (4)如果乙和丙不值班,那么甲也不值班
(5)只有乙或丙值班,甲才值班
4、有效三段论的结论是假的,则其大小前提不可能是( )与( )。

(1)都真 (2)都假 (3)不都真 (4)都不假 (5)一真一假
5、下列式子中,正确表达对当关系中I 与O 的关系是( )与( )。

(1)-I →O (2)-I ∨-O (3)I ∨O (4)I →-O (5)-I ○
∨-O 6、由“工人都是劳动者”推出“有的非工人不是劳动者”,其间( )、( )。

(1)只需用换质法 (2)只需用换位法 (3)既要用换质法又要用换位法
(4)先用换质法 (5)先要用换位法
7、已知“要么小王不去北京,要么小李不去北京”与“如果小王不去北京,那么小李也不去北京”同时为真,则( )与( )为假。

(1)如果小王去北京,那么小李也去北京 (2)只有小王去北京,小李才去北京
(3)小王与小李均去北京 (4)小王或小李去北京 (5)小王不去北京或小李不去北京
8、以“p ○∨q ○∨r ”为前提,再加上前提( )或( ),可必然推出结论-r 。

(1)p ∧-q (2)-p (3)q (4)-p ∧-q (5)p ∨-q
9、以“不可能p “为前提,根据模态逻辑方阵,可必然推出的结论是( )与( )。

(1)必然不是p (2)必然p (3)不可能不是p
(4)可能p (5)并非必然p
10、下列命题中,可用完全归纳推理推得的是( )与( )。

(1)天下乌鸦一般黑 (2)事物都可以认识 (3)恒星都是自身发光的天体
(4)地球上的大洲都有丰富的矿藏 (5)中国所有直辖市的人口都超过600万
四、多项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在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是正确的,请将其标号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1、由前提“p →(q ∧r )”再加上前提( )或( )或( )或( )或( )可必然推出结论-p 。

(1)q ∨r (2)q ∧r (3)q ∧-r (4)-q ∧r (5)-q ∧-r
2、下列式子中,与“p ←-q ”具有矛盾关系的有( )( )( )( )( )。

(1)-p ∧-q (2)p ∧q (3)-(p ∨q )
(4)-(-q →p) (5)-(-p →q)
3、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为( )( )( )( )( )
(1)
P SO SIP → (2)P SA SEP → (3)SAP P SE → (4)P SE P SA → (5)P SE SIP →
4、以SAM 与MAP 为前提进行三段论推理,将所得结论作前提,再进行换质位法推理,能必然推得的结论是( )( )( )( )( )。

(1)S A P (2)ES P (3)P I S (4)OS P (5)P SA
五、图表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请用欧拉图表示“农民、技术工人、老干部、党员、大力士”这些概念间的关系。

3、设下列A 、B 、C 三句话中一句为真、两句为假,请判断:甲是不是工人,乙是不是营业员。

A :如果甲是工人,那么乙是营业员
B :如果乙是营业员,那么甲是工人
C :乙不是营业员
六、分析题(每题4分,共24分)
1、下述甲、乙、丙、丁的言论是否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如有违反,是谁违反了?违反了什么规律的要求?为什么?
甲:小王这篇文章有见解。

乙:我反对甲的看法。

丙:甲和乙的看法,我都赞成。

丁:我认为甲和乙的看法都不对。

2、“有的商品没有价值,所有劳动产品都是商品,所以,所有劳动产品都有价值”这一三段论的形式是什么?是否正确?为什么?
3、写出下列推理的形式结构,并分析其是否正确。

“如果经济上犯罪,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政治上犯罪,也要受到法律制裁,某人或经济上没犯罪或政治上没犯罪,所以,某人不会受到法律制裁。


4、设公式A为“p→q”,公式B为“p←q”,试回答:(1)A与B可否同假,为什么?(2)A的负命题与B的负命题可否同假,为什么?
5、以“所有A不是B”与“有C是A”为前提,能否必然推出“有B不是C”?能否必然推出“有C不是B”?为什么?
6、写出下述论证所运用的推理形式,并说明这一推理形式是否正确,为什么?
“我们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因为如果不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不能保证我国的国民经济持久发展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


七、证明题(8分)
以o命题为小前提,构造一个三段论,并写出简要推导过程。

八、综合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一天夜里,某商店被盗。

经警察反复侦查,掌握了如下事实:
(1)盗贼可能是A,也可能是B,不可能是别人。

(2)如果A的证词可靠,则作案时间必在零点以前。

(3)只有零点时商店灯光未灭,A的证词才不可靠。

(4)如果B是盗贼,作案时间必在零点以后。

(5)零点时商店灯光已灭,B此时尚未回家。

问:A、B两人中究竟谁是盗贼?简要说明推理过程。

2、甲、乙、丙、丁争夺一名围棋冠军,已知下列A、B、C、三种说法中,有且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问:谁夺得冠军?请写出推导过程。

A:冠军或是甲或是乙
B:如果冠军不是丙,那么冠军也不是丁
C:冠军不是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