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概论》试卷A

《语言学概论》试卷A

《语言学概论》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寒暄的语言机制属于【 D 】
A、经济机制
B、多余机制
C、补偿机制
D、预设机制
2.句子对语言环境依赖最少,并且可以切分是因为它具有【 A 】
A、独立性和线条性
B、双向性和选择性
C、多重性和发散性
D、多向性和任意性
3.就表现形式来看,人类语言符号属于【 B 】
A.视觉符号B.听觉符号C.嗅觉符号D.触觉符号
4.一种语言不同音位之间的关系应当是【 A 】
A.对立的B.可替换的C.互补的D.相容的
5.语言学概论应属于【 B 】
A、个别语言学
B、一般语言学
C、应用语言学
D、汉语言学
6.以下四种语法手段中,不属于“形态”的一种是【 D 】
A.重叠B.异根C.屈折D.虚词
7.汉语中最为重要的语法手段是【 B 】
A.重叠B.语序C.屈折D.虚词
8.语言和思维是()的两个概念。

【 A 】
A、互相依存、互相区别
B、互相独立无关联
C、互相依靠完全一致
D、意思完全相反
9.某种意义是语法意义还是词汇意义,从根本上说取决于:【 B 】
A、该意义是否抽象
B、该意义是否通过语法形式体现出来
C、该意义是否通过语音形式体现出来
D、该意义是否通过词形变化体现出来
10.从外来词构成方式看,“来一份三明治”中的“三明治”属于【 A 】
A.音译方式B.意译方式C.音译加注方式D.音意兼译方式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2.“词根语、屈折语、粘着语、编插语”,和“SVO型语言、SOV型语言、VSO型语言”的分类分别是语言的类型和类型。

3、语素变体可以分为和。

4、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5、语法范畴有、、、、、。

6. 语言演变的两个特点是性和性。

7、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和。

8、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9.非音质音位包括位、位和位。

10.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个,即标准、标准、和标准。

11、现代语言学之父是,他的代表作是。

12、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13、舌位最高的舌面前元音是[]和[]。

14.音位是从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它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5.普通话“洪”字的元音是,“张”字的辅音是。

16.洋泾浜语有两个发展前途:一个是;一个是。

17.词的非理性意义主要表现在感情色彩、色彩和形象色彩三个方面。

18.根据一个词中包含的语素数目,可以把词分为词和词两类。

19. 是发音过程中肌肉紧张的最强阶段,肌肉紧张的最低点叫。

20.语言符号的形式是,语言符号的内容是。

21、辅音的发音特征是由和决定的,例如“[t]”是、、、塞音。

22、语法单位通常分成四级或四种,即、、—和。

23、“时”范畴是表示的一组特征,常见的有、和将来时。

24、词语的意义在词典中是以的形式记录下来的。

25、归纳音位的三大原则是、、。

三、名词解释
1.语言学:
2 . 时位
3.音位:
4.语素:
5.本义:
6. 聚合关系
7. 义素
8. 语法手段
9. 异根
10. 语流音变
11. 词义的模糊性
12. 语法规则的递归性
13. 语法范畴
14. 词类
15. 音节
16. 义项
四、判断题
1、几个不同的音素如果处于互补关系之中,那么它们可归并为一个音位。

2、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之间的分界处。

3、人类语言都是表达和思维的工具,因此各种语言词类的划分都是一样的。

4.“雄鸡”、“母鸡”、“女人”、“男人”也都表示性的意义,但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5.舌是口腔中最重要、最灵活的器官,它可分为舌尖、舌叶和舌面三部分。

6.发元音时,声带不一定振动,发辅音时,声带一定振动。

7.汉语普通话“豆腐”[toufu]快读成[touf]属于语流音变中的顺同化现象。

8.在有些方言中[n][l]不分,所以我们可以说在这些方言中[n][l]是同一音位的两个变体。

9.good/ better/ best这种形容词级的变化用的是屈折手段。

10.汉语中没有“格”的范畴。

11.就其实质而言,语法规则表现的就是组合关系或聚合关系。

12.“喀秋莎”属于意译词。

13、短语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14、语言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中,一个要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有关的其他要素的变化。

15.“蜜月、超市、足球、马力”都属于外来词。

16.组合关系的特点是有序的、在现场的、无限的。

17.元音发音时,声带一定振动,辅音发音时,声带不一定要振动。

18.“雄鸡”、“母鸡”、“女人”、“男人”也都表示性的意义,但汉语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19.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b]和[p]是两个音位。

20.轻声只跟音强的减弱有关。

21.词序和虚词是俄语最重要的语法手段。

22.语法手段中的“零形式”也表示语法意义。

23.汉语划分词类的主要依据是词的意义。

24.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英语。

25 、“铁路”不能说“钢路”也不能说“路铁”,必须用“铁”放在“路”的前面来限制“路”,这说明对这类词来说,语言符号任意性是不存在的。

26、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只适应于音义结合的符号,不能用于分析语音或语义。

27、汉语语音中,除音段音位外,还包括超音段音位。

28、汉语拼音“ i á ng ”中代表了三个音位。

29、语言在无阶级的社会没有阶级性,在有阶级的社会具有阶级性。

30、汉语普通话的“贵州省”三个音节都是开音节。

31、汉语普通话里“末”的读音中,有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o]。

32、根词本身是单纯词,是基本词汇中的核心。

33、词干不一定非得是词根加上词缀构成的。

34、语体色彩同感情色彩一样都是以理性意义为基础的,不能独立存在的。

35、词义是一定的语言社会对一定对象的概括反映,因此反映的对象一定是客观世界的,而不能是主观世界的。

36、所有的词都有感情色彩,要么具有褒义色彩,要么具有贬义色彩。

37、一个多义词有可能在不同的义项上与不同的词构成同义关系。

38 、语境不能使词义发生变化。

39、词形变化发生在词本身,但是它的功能却是为了组词成句。

40、发元音时声带振动,发辅音时声带不振动。

41、鹦鹉、八哥都会说话,有的甚至还会背古诗,可见,动物也有语言能力。

42、词一定比语素长,短语一定比词长。

43、英语和汉语都有/p/、/p h/这两个音位。

五、综合分析题
1.给“幸福的生活”这个短语注上宽式国际音标
2
3
4

六、问答题
1.举例说明词汇意义与语法意义的区别。

2.以汉英为例,试述语流音变的6种类型。

3、利用给出的“看”[k h an51]字,试证明[k]、[k h]、[n]、[l]、[f]音素在汉语普通话中是不同的音位。

4.什么是“词义”,它包括哪些特征?
5、举例说明派生词和复合词的区别。

6、什么是音位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和条件变体有什么不同?请举例说明。

7.用矩阵图对下列词进行义素分析:棉衣雨衣罩衫
8.用矩阵图对下列词进行义素分析:台灯吊灯路灯蜡烛
9.对下列各组词进行义素分析:
伯伯爷爷叔叔姑姑姨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