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实验讲义
的多肽都有双缩脲反应,但有双缩脲反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蛋白质或多肽。
2. 材料与试剂
① 尿素。
-8-
② 10%氢氧化钠溶液。 ③ 1%硫酸铜溶液。 ④ 2%卵清蛋白溶液。 3. 操作方法 ① 取少量尿素结晶,放在干燥试管中。用微火加热使尿素熔化。当熔化的 尿素开始硬化时,停止加热,这时尿素放出氨,形成双缩脲。将得到的物质放置 冷却后,加 10%氢氧化钠溶液约 1mL,振荡混匀,再加 1%硫酸铜溶液 1 滴,边振 荡边观察出现的粉红颜色。实验中避免添加过量硫酸铜,否则生成的蓝色氢氧化 铜溶液会掩盖粉红色的出现。 ② 向另一试管加卵清蛋白溶液约 1mL 和 10%氢氧化钠溶液约 2mL,摇匀后 加入 1%硫酸铜溶液 2 滴,边加边振荡并观察紫玫瑰色的出现。
1.使用方法
(1)将温度计插入插孔内(一般在箱顶放气调节器中部)。 (2)通电,打开电源开关,红色指示灯亮,开始加热。开启鼓风开关,促 使热空气对流。 (3)注意观察温度计。当温度计温度将要达到需要温度时,调节自动控温 旋钮,使绿色指示灯正好亮。10min 后再观察温度计和指示灯,如果温度计上所 指温度超过所需温度,而红色指示灯仍亮,则将自动控温旋钮略向反时针方向旋 转,直调到要需要的温度上,并且指示灯轮番显示红色和绿色为止。自动恒温器 旋钮在箱体正面左上方或右下方。它的刻度板不能作让温度标准指示,只能作为 调节的标记。
具体反应如下:
双缩脲反应不仅在含有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出现,在含有一个肽键和一个 -CS-NH2,-CH2-NH2-,-CRH-NH2-,-CH2-NH2-CHNH2-CH2OH 或-CHOHCH2NH2 等基团及含
有乙二酰二氨(
)等物质也有此反应。另外,NH3 能干扰此反应,
因为 NH3 与 Cu2+可生成暗蓝色的络离子 Cu(NH3)42+,因此,一切蛋白质或二肽以上
6. 讨论部分是对整个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的总结、分析。对得到的正常结果和 出现的异常现象以及教师提出的思考题的探讨、研究。
二、容量玻璃器皿的使用方法
吸管是生物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卸量容器。移取溶液时,如吸管不干燥,应预 先用所吸取的溶液将吸管润洗 2-3 次,以确保所吸取的操作溶液浓度不变。吸取 溶液时,一般用右手的大拇指和中指拿住管颈刻度线上方,把管尖插入溶液中, 左手拿吸耳球先把球内空气压出,然后把吸耳球尖端接在吸管口,慢慢松开左手 指,使溶液吸入管内。当液面升高至刻度以上时,移开吸耳球,立即用右手的食 指按住管口,大拇指和中指拿住吸管刻度线上方再使吸管离液的弯月面与刻度标 线相切时,立即用食指压紧管口,取出吸管,插入接受器中,管尖仍靠在接受器 内壁,此时吸管应垂直,接受器约呈现 15°夹角。松开食指让管内溶液自然地
一、 目的
① 了解蛋白质的基本组成成分及氨基酸间相互连接的主要方式。 ② 了解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的呈色反应原理。 ③ 学习集中常用的鉴定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方法。
二、 呈色反应
(一) 双缩脲反应
1. 原理 尿素加热至 180℃左右,生成双缩脲并放出一分子氨。双缩脲在碱性环境中
能与 Cu2+结合生成紫红色化合物,此反应称为双缩脲反应。蛋白质分子中有肽键, 其结构与双缩脲相似,也能发生此反应,因此可用此反应定性或定量测定蛋白质。
4. 操作方法
在 3 支试管中各加入杜氏试剂 1mL,再分别加入 1 滴 1%葡萄糖溶液,1%半乳
-6-
糖或 1%阿拉伯糖溶液,混匀。将各试管同时放入沸水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并记录颜色变化的时间。
5. 作业
1. 用什么方法鉴定糖? 2. 用什么方法鉴定酮糖?
-7-
实验二 蛋白质性质——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呈色反应
(2)吹出式:标有“吹”字的为吹出式,使用时最后应吹出管尖内遗留的液
(3)不完全流出式:有零刻度也有总量刻度的为不完全流出式。使用时全速 流出至相应的容量标刻线处。
(一)干燥箱和恒温箱使用说明
干燥箱用于物品的干燥和干热灭菌,恒温箱用于生物材料的培养。这两种仪 器的结构和使用方法相似,干燥箱的使用温度范围为 50-250℃,常用鼓风式电 热箱以加速升温。恒温箱的最高工作温度为 60℃。
一 生物化学实验记录及报告
由于生物化学实验的对象是生命体或是生物活性物质,在实验中很容易受外 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引起实验结果的差异。因此,在实验记录和写实验报告时, 需要实验者做到仔细、认真、实事求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实验结果。
在实验课前应认真预习,初步了解验目的、实验原理,对操作方法及步骤要 做到心中有数,最好写一个预习提纲,将实验步骤简要的写出来。
在同样工作条件下测定未知样品,用所得的数据从标准工作曲线中查出未知样品
的浓度。作图时,首先要在坐标纸上标出坐标轴,标明轴的名称和单位,然后在
横轴和纵轴上一一找出实验交叉点,用“×”或“·”标注上,再用直线或平滑
线将各点连接起来。图线不一定经过所有实验数据点,但要求线必须尽量通过或
靠近大多数数据点。个别偏离过大的点应舍弃,或重复试验进行校正。此外在图
-3-
(4)工作一定时间后,可开启顶部中央的放气调节器将潮气排除,也可以 开启鼓风机。
(5) 使用完毕,关闭开关。将电源插头拔下。
2. 注意事项
(1)检查电源,要有良好的地线。 (2)切勿将易燃易爆物品及挥发性物品放入箱内加热。箱体附近不可置易燃 物品。 (3)箱内应保持清洁,放物网不得有锈,否则影响玻璃皿洁净度。 (4)烘烤洗刷完的器具时,应尽量将水珠甩干再放入烘箱内。干燥后,应等 到温度降至 60℃以下方可取出物品。塑料、有机玻璃制品的加热能超过 60℃, 玻璃器皿的加热温度不能超过 180℃。 (5)鼓风机的电动机轴承应每半年加油一次。 (6)放物品时要避免碰撞感温器,否则温度不稳定。 (7)检修时应切断电源,防止带电操作。
-1-
5. 将实验中的现象、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生物化学实验 中最常用的多以图表法来表示实验结果,这样列分析测定,制作图表或绘制标准曲线等,为以 后待测样品的分析提供方便的条件。如通过实验值在图表中直接查出结果。现将
(1)列表法:通常将实验所得的出表格。通常在表格的第一行和第一列标出
2. 实验器材
① 棉花。 ② 滤纸。 ③ 吸管:1mL、2mL。 ④ 试管。
3. 材料与试剂
① 莫氏试剂:称取α -萘酚 5g,溶于 95%酒精中。此实际需新鲜配制,并 储存于棕色瓶中。
② 1%蔗糖:称取蔗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③ 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④ 1%淀粉溶液:将 1g 可溶性淀粉与少量蒸馏水混合成浆状物,然后缓缓 倾入沸蒸馏水中,边加边搅,最后以沸蒸馏水稀释至 100mL。
① 杜氏试剂:2%间苯三酚乙醇(95%)溶液 3mL,缓缓加入浓盐酸 15mL 及蒸 馏水 9mL。临用时配制。
② 1%阿拉伯糖溶液:称取阿拉伯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③ 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④ 1%半乳糖溶液:称取 1g 半乳糖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② 1%果糖溶液:称取果糖 1g,溶于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③ 1%葡萄糖溶液:称取葡萄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④ 1%蔗糖溶液:称取蔗糖 1g,溶于 100mL 蒸馏水。
4. 操作方法
在 3 支试管中分别加入 1%葡萄糖溶液,1%蔗糖溶液或 1%果糖溶液 0.5mL, 各加塞氏试剂 2.5mL,摇匀,同时置沸水浴内。比较各管颜色变化及红色出现的 先后次序。记录试验现象。
(2)将调温旋钮沿顺时针旋转到适当温度位置。 (3)打开电源开关,接通电源,红灯亮表示电炉丝通电开始加热。 (4)在加热过程中,当读数达到所需温度时,红灯熄灭,绿灯亮,表示恒 温控制发生作用。水浴锅将保持恒温。 (5)调温旋钮度盘的数字并不表示恒温水浴内的实际温度。随时记录调温 旋钮在度盘上的位置与恒温水浴内指示湿度的关系,记录两者差值,标定刻度盘 的温度。 (6)使用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拔下插头。 (7)若较长时间不使用,应将调温旋钮退回原位,并打开放水阀门,放尽 水浴槽内的全部存水。
二、实验报告
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整理和总结实验数据,写出实验报告。一份好的实验报 告包括以下内容。
1. 标题应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组号、实验者姓名、实验室条件(如 温度、湿度) 2. 3. 应简明扼要地阐述实验的理论指导,使未做过实验的人看后对该实验有一个
4. 要描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及方法,不能完全照抄实验指导书,可简明扼要地把 实验步骤一步步写出,也可用工艺流程图或表格形式按照先后顺序表示。实验步
(二)电热恒温水浴使用说明
电热恒温水浴(槽)用于加热及蒸发等。常用的有 2 孔、4 孔、6 孔和 8 孔, 单列式或双列式。工作温度从室温上以至 100℃,恒温波动±1℃-±5℃。
1.使用方法
(1)关闭水浴底部外侧放水阀门,将水浴内注入蒸馏水至适当的深度。加 蒸馏水是为了防止水浴槽体(铝板或铜板)被侵蚀。
-2-
沿器壁流下。遗留在吸管尖端的溶液及停留的时间要根据吸管的种类进行不同处
1.无分度吸管(单刻度吸管,移液管) 使用普通无分度吸管卸量时,管尖所遗留的少量溶液不要吹出,停留等待 3s 2.分度吸管(多刻度吸管、直管吸管)
(1)完全流出式:上有零刻度,下方无总量刻度的,或上有总量刻度,下无 零刻度的为完全流出式。这种吸管又分为慢流速、快流速两种。按其容量和精密 度不同,慢流速吸管又分为 A 级与 B 级,快流速吸管只有 B 级。使用时 A 级最 后 停留 15s,B 级停留 3s,同时转动吸管,尖端遗留液体不要吹出。但由于产品 质量不同,如按上述操作,每次停留 15s 或 3s 会造成卸量不同。出现误差(甚至 是很大的误差)。因此,因根据实验条件,采取全部吹出的方式。这样会减小平
三、 杜氏(Tollen)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