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分子物理 课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高分子物理 课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073高分子物理 课程期中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6分)
1. 取向
取向是指非晶高聚物的分子链段或整个高分子链,结晶高聚物的晶带、晶片、晶粒等,在外力作用下,沿外力作用的方向进行有序排列的现象。

2. 柔顺性
高分子链能够改变其构象的性质称为柔顺性。

3. 链段
由于分子内旋受阻而在高分子链中能够自由旋转的单元长度。

是描述柔性的尺度。

4. 内聚能密度
把1mol 的液体或固体分子移到其分子引力范围之外所需要的能量为内聚能。

单位体积的内聚能称为内聚能密度,一般用CED 表示。

5. 溶解度参数
内聚能密度的平方根称为溶解度参数,一般用δ表示。

6. 等规度
等规度是高聚物中含有全同立构和间同立构总的百分数。

7. 结晶度
结晶度即高聚物试样中结晶部分所占的质量分数(质量结晶度)或者体积分数(体积结晶度)。

8. 液晶
在熔融状态下或溶液状态下,仍然部分保持着晶态物质分子的有序排列,且物理性质呈现各向异性,成为一种具有和晶体性质相似的液体,这种固液之间的中间态称为液态晶体,简称为液晶。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 测量重均分子量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D
A .粘度法
B .端基滴定法
C .渗透压法
D .光散射法
2. 下列那种方法可以降低熔点: B 、 D 。

A. 主链上引入芳环;
B. 降低结晶度;
C. 提高分子量;
D. 加入增塑剂。

3. 多分散高聚物下列平均分子量中最小的是 A
A 、n M
B 、w M
C 、z M
D 、M
4. 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 C 构象。

A .锯齿形
B .螺旋形
C .无规线团
D .梯形
5. 一般来说,那种材料需要较高程度的取向 B 。

A .塑料
B .纤维
C .橡胶
D .粘合剂
6. 测量数均分子量,不可以选择以下哪种方法: B 。

A .气相渗透法
B .光散射法
C .渗透压法
D .端基滴定法
7. 在聚合物结晶的过程中,有体积 B 的变化。

A 、膨胀
B 、收缩
C 、不变
D 、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8. 聚合物处于高弹态时,其分子运动的主要单元是 B 。

A 、键长
B 、链段
C 、键角
D 、整个分子
三、填空(每小空1分,共18分)
1. 高聚物链段开始运动的温度对应的是该高聚物的 玻璃化 温度。

2. 写出判定聚合物溶解能力的原则中的2个原则: 极性相似原则 、 溶剂化原则(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 。

3. 凝胶色谱法(GPC )分离不同分子量的样品时,最先流出的是分子量 大 的部分,是依据 体积排除 机理进行分离的。

4. 一般情况下,高聚物的结晶温度区域为 Tg-Tm ,在此区间较高温度下结晶可使高聚物的Tm 较高 ,熔限 较窄 。

5. 已知某高分子的分子量的多分散系数为1,那么其n M 、w M 、z M 、M η的大小关系为z M =w M =M η=n M 。

6. 液晶的晶型可以分为 近晶型 、 向列型 和 胆甾型 。

7. 高聚物的单晶一般只能在 极稀的溶液中 生成,而在熔体或浓溶液中外力较小时形成__球晶 ___它在偏光显微镜下具有 黑十字消光图像 现象。

8. 单向外力能够促使⎽链段运动 ⎽,从而使T g ⎽偏低 ⎽⎽;而提高升温速率会使T g 偏高 。

四、排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比较下列聚合物的柔顺性:
聚乙烯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碳酸酯
聚二甲基硅氧烷>聚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碳酸酯
2.比较结晶难易程度:
PE 、PP 、PVC 、PS
PE>PP>PVC>PS
3、比较下列聚合物的玻璃化温度:
聚乙烯 聚二甲基硅氧烷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聚碳酸酯
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聚二甲基硅氧烷
4.比较结晶难易程度: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己二酸乙二酯
聚己二酸乙二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聚间苯二甲酸乙二酯
5. 列出下列单体所组成的高聚物熔点顺序。

CH 3—CH =CH 2; CH 3—CH 2—CH =CH 2; CH 2=CH 2
CH 3CH 2CH 2CH=CH 2; CH 3CH 2CH 2CH 2CH 2CH=CH 2
聚丙烯>聚乙烯>聚丁烯-1>聚戊烯-1>聚庚烯-1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 (1)由丙烯得到的全同立构聚丙烯有无旋光性?
(2)假若聚丙烯的等规度不高,能不能用改变构象的办法提高等规度?
解:(1) 高分子链虽然含有许多不对称碳原子,但由于内消旋或外消旋作用,即使空间规整性很好的高聚物,也没有旋光性。

(2)不能。

提高聚丙烯的等规度须改变构型,而改变构型与改变构象的方法根本不同。

构象是围绕单键内旋转所引起的排列变化,改变构象只需克服单键内旋转位垒即可实现;而改变构型必须经过化学键的断裂才能实现。

2. 为什么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从熔体淬火时得到透明体?为什么等规PMMA 是不透明的?
解: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结晶速度很慢,快速冷却时来不及结晶,所以透明。

等规PMMA 结晶能力大,结晶快,所以它的试样是不透明的。

3. 解释为什么PE 和聚四氟乙烯的内聚能相差不多,而熔点相差很大。

解:PE 与PTFE 都是非极性高分子,分子间作用力差不多,即ΔH 差不多。

但由于氟原子电负性很强,氟原子间的斥力很大,分子链的内旋转很困难,分子刚性很大,从而ΔS 很小,Tm 很高。

4. 指出下列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温度范围,非晶态热塑性塑料,晶态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硫化橡胶,涂料。

解:非晶态热塑性塑料:Tb ~Tg
晶态热塑性塑料:Tb ~Tm
热固性塑料:Tb ~Td
硫化橡胶:Tg ~Td
涂料:<Tg
5. 假如从实验得到如下一些高聚物的热-机械曲线,如图,试问它们各主要适合作什么材料(如塑料、橡胶、纤维等)?为什么?
(a ) (b ) T ε 20 60 100 140 180 A T
ε -60 0 40 B
(a ) (b )
图 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
解:A 、塑料,由于其室温为玻璃态,Tg 远高于室温。

B 、橡胶,由于室温为高弹态,而且高弹区很宽。

C 、纤维,由于是结晶高分子,熔点在210℃左右。

(当然大多数用作纤维的高分子也可作为塑料)
D 、塑料,但经过增塑后可用作橡胶或人造皮革,例如PVC 。

这是由于室温下为玻璃态,但Tg 比室温高不多,可通过加入增塑剂降低Tg 使之进入高弹态。

6. 解释为什么尼龙6在室温下可溶解在某些溶剂中,而线性的聚乙烯在室温下却不能?
解:首先说明尼龙和聚乙烯都是结晶性的聚合物,其溶解首先要使晶区熔融才能溶解。

而尼龙是极性的聚合物,如果置于极性溶剂之中,和极性的溶剂作用会放出热量从而使晶区熔融,继而溶解。

聚乙烯是非极性的聚合物,要使其晶区熔融只能升温至其熔点附近,然后溶于适当的溶剂中才能溶解。

所以聚乙烯在常温下不能溶解在溶剂之中。

20 210 T ε C 80 100
T
ε D。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