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工程设计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变更要求,本工程砌体做法如下:1.1地库以上部分外墙采用200厚MU7.5烧结粘土空心砖(容重=1400kg/M3),内墙采用MU5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容重=1400kg/M3),建议内墙陶粒混凝空心砌块改为使用粘土空心砖,(确保抹灰后的墙面不裂缝)用M5混合砂浆砌筑,隔墙均砌至梁底或板底。

1.2所有管道井、楼梯间、空调机房、配电室的墙(除钢筋混凝土墙外)均用100或200厚陶粒砼砌块砌筑。

1.3砌块墙体的防裂措施(1)砌块采用筋肋铺灰法;(2)第一皮砌块坐浆砌筑,并用C15混凝土填实,梁底斜砖砌筑;(3)砌块墙体内2φ6拉结筋通长配筋,与柱拉结牢固;(4)窗口上、下均为钢筋混凝土实心体,窗侧口的空心砌块应用C15混凝土填实;(5)支撑、吊挂重物处,空心砌块应先用C15混凝土填实,打孔后封闭,不许事后打洞;(6)窗外侧窗框与外墙之间作宽7深5宽的凹缝,嵌填高弹性密封胶;(7)凡不同材料墙体交接处加铺一层耐碱纤维网布,以保证粉刷质量。

1.4在室内地坪以下50MM处做墙身防潮20厚1:2.5水泥砂浆掺5%防水粉。

1.5所有内墙阳角均做1:2.5水泥砂浆护角1800高,两侧宽150。

1.6构造柱配筋纵筋4ф12,箍筋φ6@200,纵筋应锚入混凝土梁或板内400。

过梁采用93G322图集A型截面1级荷载,支撑长度250MM梁宽度同墙宽,过梁设计要求全部现浇,我公司建议跨度小于1.2M的预制,其余的现浇,施工中参见该图集(由项目部复印下发)。

1.7幼儿园所有墙角,窗台,窗口竖边等棱角部位必须做成小圆角。

1.8墙高超过4M的填充墙砌体隔在门洞上设置一道方形钢筋混凝土腰带,带高100MM,沿墙通长设置4ф12,φ6@200。

1.9外墙及内隔墙、洞口两侧(两侧无混凝土墙或柱)以及沿墙长每隔3M设置方形小构造柱,内设纵向钢筋4φ8,φ6@250,截面为200⨯墙厚。

2.作业条件目前主体施工进入8层标准层结构施工,5层以下模板已拆除,需及时插入砌筑工程。

在砌体工程进行前,必须完善以下工作:2.1对楼层砼梁、板、墙等构件进行自检评定,办理隐蔽验收手续。

2.2做好砂浆配合比技术交底及配料计量准备。

2.3砌块砌筑前一天浇水充分湿润,要求渗水在表面以下不小于15mm,不宜采用即时浇水淋砖,即时使用。

2.4用油漆标示统一标高控制线(0.500M线)。

弹好建筑物轴线及砌体砌筑控制线(包括墙边线、轴线、门窗洞口平面位置线)。

经项目部测量员复线,检查合格后方可施工。

2.5再次检查外脚手架及砌墙脚手架,要求符合安全及使用要求。

2.6设置皮数杆,根据设计要求,砖块规格、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根据皮数杆最下一层的标高,用水准仪抄平检查,若第一皮砖水平灰缝厚度超过20mm时,应先用细石砼找平,严禁砂浆找平或掺填碎砖,更不允许两边砌砖,中间填心找平的方法。

3.技术要求3.1严格按设计图纸、有关设计变更和技术交底施工,给每一操作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3.2室内厨房、卫生间隔墙底部周边均用素砼(标号C20)浇高200mm,门洞处断开。

3.3所有墙体中有线管的,先由安装公司安装线管。

砌墙时,要将线管埋入墙体内。

一处有二根及二根以上的线管集中处,要求墙体在线管处断开,两片墙之间用2φ6钢筋拉结,长度及竖向间距同墙体拉结筋;单独一根线管的,在线管位置留凹槽。

3.4放楼层墙线时,要求同时放出外墙窗洞中线或边线,以便确定铝合金窗框左右位置。

3.5窗台下应采用实心砖砌筑三皮丁砖;门窗洞口侧边500mm用实心砖砌筑。

3.6预留门窗洞口:窗洞宽度:按设计尺寸留设。

窗台高度:厨房卫生间窗台为H+950mm,其余砖砌窗台按设计施工图纸要求。

门的宽度:砌墙时,所留宽度为设计尺寸b+4mm,即抹灰完后净宽为设计尺寸。

门的高度:H+50mm以上的门洞高度(H为楼层结构标高)。

3.7砖墙模数不符时,采用配砖砌筑,严禁砍断空心砌块。

3.8砌筑至梁板底以下20cm左右后,停止砌筑,待墙体充分收水后(1-2天)再砌筑斜顶砖。

4.材料要求4.1混凝土空心砌块的主规格为390mm×190mm×190mm,墙厚等于砌块的宽度,其立面砌筑形式只有全顺一种,即各皮砌块为顺砌,上下皮竖缝相互错开1/2砌块长,上下及砌块孔洞相互对准。

4.2对于进场的砌块和粘土砖应有检验合格证,合格证上包括:生产厂名、砌块的品种、规格、强度等级和生产日期。

4.3粘土砖必须坚固、完整、煅烧良好、形状均匀一致,不含裂纹和其它问题,浸水24h 吸水率符合施工规范之规定。

4.4砂浆必须用设计要求的砂浆标号,并经试验配置而成,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5.施工工艺5.1拌制砂浆(1)按试验室提供砂浆配比配料称量,水泥配料精度±2%以内,其他材料±5%以内。

(2)砂浆机械拌合,先投砂、水泥,再加水。

(3)砂浆随拌随用,拌成后3~4小时用完。

(4)每一楼层的砌体留置一组砂浆试块。

(5)为了节约材料,增加砂浆和易性,我公司拟采用湖南省株州新城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创力”牌ZF-V型高效砂浆增塑剂,参量为水泥用量的(重量比)0.2%。

5.2墙体砌筑(1)砖墙砌筑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灰缝平直,砂浆饱满,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8mm≤d≤12mm)。

砖墙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

(2)填充墙顶面与上部梁板结构接触处用侧砖或立砖斜砌挤紧。

(3)干摆砖样:一般外墙第一皮砖摆底时,横墙排丁砖,前后纵墙排顺砖,根据已弹出的门窗洞口位置墨线,核对门窗间墙,附墙垛长度尺寸是否符合排砖模,若不合模数,仔细考虑砍砖及排放计划,所砍的砖及丁砖应排在窗口中间、墙垛及不明显部位,材料中已进190×90×53规格实心配砖,有计划排砖能有效节约材料。

(4)盘角:砌筑前先盘角,每次盘角砌筑的砖墙角度不超过五皮,及时吊靠,发现偏差及时修整。

盘角时仔细对照皮数杆砖层和标高,控制灰缝大小,水平灰缝均匀一致,每次盘角砌筑后应检查,平整和垂直完全符合要求后方挂线砌墙。

(5)挂线:长墙几人同砌共用一根通线,中间应设几个支线点,小线拉紧平面,每皮砖穿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6)砌砖:采用三一砌法,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并随手刮去挤出的砂浆。

操作时砖块放平、跟线,经常自检,纠偏(7)构造柱做法:按本方案第1.6条规定,当围护墙或间隔墙的水平长度大于5m而墙端无钢筋砼柱时,应在墙端及墙中设构造柱,柱顶、柱脚在主体结构中预埋4φ12竖筋。

若没有预埋遗漏,凿开楼面,加“L”筋焊接埋设。

砌筑时把构造柱的竖钢筋处理顺直,砖墙与构造柱联结处砌成马牙槎,马牙槎砌法自下而上先退后进,每一马牙槎沿高度方向的尺寸不宜超过300mm(即五皮砖)。

墙与构造柱拉接筋按设计规定施工。

沿柱高500埋2φ6钢筋,锚入柱内200,外伸1000,若墙垛不足1000,则伸入墙内等于墙垛长,末端弯直钩。

(8)门窗洞口顶部均按门窗表设砼过梁,按93G322图集。

请施工处统筹安排,每次浇砼余料及时制成过梁备用。

门窗洞口处两侧各500mm范围内均按空心砖模数配砌实心砖。

安装过梁时其标高、位置、型号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坐浆饱满,过梁伸入两端支撑长度应一致,过梁长度按洞口宽度加480mm或按两侧墙的实际宽度。

(9)外墙砌筑时,选择竖柱在砌墙的一面画好皮数及标高,作为砌筑操作时控制砌体皮数及砌筑高度的统一依据。

若没有预埋拉结筋,应打凿出柱筋,焊接埋设,要求埋设时注意伸出的拉结筋应埋设在水平缝内。

(10)砌筑时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在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应吊一皮,校一皮,皮皮拉麻线控制砌块标高和墙面平整度。

砌筑应做到横平竖直,砂浆饱满,接槎可靠,灌缝严密。

(11)砌筑工程应与其它工程如安装门窗、预埋钢固件、各种管道等仔细并巧妙地结合、协调。

(12)应坚固地将墙或隔墙互相连接并与砼墙、粱、柱相互连接,安全将锚固件埋入水泥砂浆中。

(13)应经常检查脚手架是否足够坚固,支撑是否牢靠,连接是否安全,不应在脚手架上放重物品。

5.3墙体的构造(1)砌体的用料及构造措施必须符合GB203-88及有关规范的要求。

(2)外墙过梁及内墙拉梁的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规范的规定。

(3)墙体在T、L型交点处,应根据规范要求设置拉接筋。

6.施工要点6.1砌块砌筑前,应根据砌块高度各灰缝厚度计算皮数,制作皮数杆,并将皮数杆竖立于墙的转角处和交接处。

皮数杆间距宜小于15m。

6.2砖块的生产龄期不应小于28d。

并清除砌块表面污物和芯柱所砌块孔洞的底部毛边。

6.3必须遵守“反砌”原则,每皮砌块应使其底面朝上砌筑。

6.4砌块应对孔错缝搭砌,个别情况下无法对孔砌筑时,允许错孔砌筑,但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mm。

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在砌块的水平灰缝内设置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

拉结钢筋可用2根直径6mm的Ⅰ级钢筋;钢筋网片可用直径4mm的钢筋焊接而成。

拉结钢筋或钢筋网片的长度不应小于700mm。

但竖向通缝不得超过两块砌块。

6.5水平灰缝应平直,接净面积计算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90%。

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

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应低于80%。

水平达缝厚度和竖向达缝宽度一般为10mm,最小不小于8mm,最大不大超过12mm。

6.6空心砌块墙的转角处,应隔皮纵、横墙砌块相互搭砌,即隔皮纵、横砌块端百露头。

6.7空心砌块墙的T字交接,应隔皮使横墙砌块端面露头。

当该处无芯柱时,应在纵墙上交接处砌两块一半的辅助规格砌块,隔皮砌在横墙露头砌块下,其半孔应位于中间。

当该处有芯柱时,应纵墙上交接处砌一块三孔大规格砌块,砌块的中间孔正对横墙露头砌块靠外的孔洞。

在T字交接处,纵墙如用主规格砌块,则会造成纵墙墙面上有连续三皮通缝,这是不允许的。

6.8空心砌块墙的十字交接处,当该处无芯柱时,在交接处应砌一孔半砌块,隔皮相互垂直相交,其半孔应在中间。

当该处有芯柱时,在交接处应砌三孔砌块,隔皮相互垂直相交,中间孔相互对正。

在十字交接处,如用主规格砌块,则会使纵横墙交接面出现连续三皮通缝,这出是不允许的。

6.9空心砌块墙的转角处的交接处应同时砌起,如不能同时砌起,则应留斜槎,斜样的长度应等于或大于斜槎高度。

6.10空心砌块墙表面不得预留或打凿水平沟槽,对设计规定的洞口、管道、沟槽各预埋件,应在砌筑墙体时预留和预埋。

6.11需要在墙上留脚手眼时,可用辅助规格的单孔砌块侧砌,利用其空洞作脚手眼,墙体完工后用不低于C15的混凝土填实。

相关主题